本帖最后由 清泉东风 于 2015-8-15 18:18 编辑
在我们家,一直以来有个好习惯:一家三口都爱看书,书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爱人爱看专业和烹饪方面,儿子喜欢历史人物和传记,我呢喜欢短文唯美文章。因此无论什么书,看后总感觉还会再看,就不愿意扔掉,整的屋里到处都是书。一直以来,总感觉看书学习是个正经事,慢慢的我将别人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都用在品书。品读一本书,就好像与一个“灵魂”做一次交流。我们阅读不同的作家的作品要以不同的心态去读。品书,要品好的书。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品读不同的书籍,由于经历,以前多以《毛选》和励志的书,也从不同的书中得到不同的知识,最早的励志书也是自己最喜欢看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闪闪》、《高尔基》等,从中,我品味到了书中不同英雄人物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后来随着时光变换,读的书很乱、很杂,但对自己也是一种充实。品读书,是一种乐趣。我品读书不很精细,听学习好的人说:好书要一遍一遍的读,才能品出书中的味道,那时经常躲进自己的房子,畅游书海当中,品味这其中的语言、道理。 看过几十年的书了,总感觉没有什么进步,但细细想来总还是有点感受:人生如书,读不尽。人生如景,看不完……人有一双眼睛,生来可以看世界,读别人。而要看自己也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一面,这一面也是朦胧而不真实的。在解读自己时,常常有不少人总是戴着“放大镜”无限放大自己的优点;对于缺点,更喜欢用戴一付墨镜模糊而抹杀之,这个时候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自欺欺人”,首先不愿意自己剖析自己的人,永远也读不懂自己……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事:经常读不懂自己,喜欢把自己装在美丽的泡沫中,即便这种泡沫根本无法遮挡什么。因为,不敢读自己的人,首先是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读不懂自己的人,往往会导致自怨自艾,由偏激导致懒惰,由冲动转向消沉,把一切不如意都归罪与客观事物上。用的是自己的躯体和名字来镶嵌人生风景,但是风景里多了一片悲凉和叹息…… 也有这样的人:只读别人不读自己的人,命中注定成功与自己有些遥远。即便是偶尔读自己,也未必准确。那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你,躲在成功与失败的背后,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触摸碰撞!要读懂自己,就要让自己多学习,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事实上,要读懂自己很难,但是只要我们能经常静下心来品读书籍,对塑造自己的修养有好处,往往我们对塑造自己更难。在我心中,读懂自己就是要用纯洁的心去塑造自己。读懂自己,就是要不断地学习,经常与自己谈心,并且要与自己过意不去,在成功的时候总结失败时的教训,在失败的时候查找成功时的经验。让自己无时无刻都要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才可以更加理性而全面的读天下。 读书是我明白:只有能读懂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读懂人生这本大书,因为这部书的作者是自己,读者也是自己。人常说:只有自己才是书写自己人生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