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清风 发表于 2014-11-28 12:18:44

《南腊河畔的青春》十

   志刚看着眼前的各种山货水果家禽肉蛋,高兴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 排长,想不到县城集市上有这么多好的东西,在上海根本买不到,有的连看也没看到过。今天我们想多买点回去,好让大家打打牙祭。"
      "这里不叫集市叫甘(赶)甘(街)。" 振安用云南话像模像样地纠正了志刚的话。不过振安的云南话虽然讲得不错,但终究来云南时间不长,而且又是在上海人成堆的连队生活,会讲的云南话不多,说多了就难免会出洋相。所以当振安来到摊上开口买东西,即使嘴、手同用,边说边比划,老乡听了还是直摇头,连连说 " 不糊不糊 (傣语,即不懂不懂) "。而老乡回答振安他们的傣族话更是像现代人看甲骨文,一懂也不懂。语言不通,一圈逛下来,振安他们还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买到。
    志刚有点失望,说:" 排长,我们听不懂傣族话,那能办?(上海话译音,怎么办)"
    " 你们是上海郊区来的知青吧?"
    志刚的话音刚落,背后一句熟悉的家乡话飘入耳中,听起来十分亲切。
    振安定睛一看,是位年纪比自己略大三四岁的、知青打扮的男青年。一听口音便知他是来自上海市区的 "老三届" (是指 66、67、68 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 ) ,按年龄和时间来推算,他应该是在这儿插队落户的知青,比水利兵团的知青要早来版纳一年多时间。因为来县城前有指导员的叮嘱,所以振安他们不敢多和他搭讪。
    那 "老三届" 似乎看出了振安他们内心的顾忌,善意地笑了笑说," 现在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们这样小心谨慎是对的。我听你们刚才说话的口音,猜想你们应该是从水利兵团来的吧,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你们的老家好像应该在浦东高桥、金桥、洋泾这一带。"
    " 你怎么知道?"王志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 同是天涯伦落人呀! ""老三届" 仔细打量着王志刚,显得有些神秘地说," 我再猜猜你,你的家应该住在高桥,你的名字是叫王志刚。"
    " 老三届 " 的话让王志刚听得如同身在云里雾里,振安他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非这人学过看相、算命不成。
    " 志刚,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杨浦区你二阿姨家的周志强啊。"" 老三届 " 看到振安他们奇怪的神态,笑着对志刚说。
    " 啊!你是志强阿哥!" 志刚打量着 "老三届" 片刻,猛的一拍脑袋," 喔唷。我想起来了,是东长治路二阿姨家的志强阿哥。"
    " 五、六年不看见,志刚你也长高了。" " 老三届 " 拍拍志刚的肩," 我早就认出是你,你虽然长高了,但脸一点都没变,还是老样子,两边脸上就一对小酒窝。我原想早点相认,可天下人像人的不在少数,怕万一认错人了尴尬。"
    " 你今天也来县城在赶街?" 志刚问。
    " 不是来赶街。我现在就在县城边上的勐腊公社曼井寨子插队落户。半年前家里来信说你也来云南勐腊了,在大树脚水利兵团,让我有空关心关心你。所以,这半年来,基本上我每个礼拜天赶街,就到这儿来转转,盼望着哪一天能碰到你。功夫不负有心人,盼星星盼月亮,今天我可终于把你小子该逮着了,对高桥阿姨,我也好能有个交代了。"
    " 嗯。志强阿哥,我给你介绍介绍,我们都是大树脚二连的,这是我们的排长振安,这是我的班长周杰,还有两位是我的战友国林和阿平。排长,这是我杨浦区东长治路姨妈家的表哥周志强。"
    大家一一握手,既高兴又亲热。
    有了"老三届" 这位傣族通,赶街就方便多了。王志刚更是问这问那。当看到稻草扎着的一串比乒乓球稍大一点的东西时,志刚十分好奇地问," 哥,这是什么?"
    " 这串着的是鸡蛋、鸭蛋。"
    " 这一串串的是鸡蛋、鸭蛋?" 志刚奇怪地问。
   "对呀,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就是鸡蛋鸭蛋串着卖,这样用稻草串扎着卖有二个好处,一是鸡蛋不容易碰烂,二是方便携带。" " 老三届 "笑着回答。
    " 啊!云南还有那么多的怪呀!" 在水利兵团连队里,上海人成堆,根本没有听说过。国林平时喜欢写写弄弄,对这些传说和素材特别感兴趣,说: " 表哥能给我们介绍介绍这云南的十八怪吗?"
    " 行啊!要说这十八怪呀,不单单是指西双版纳,它可是包括了云南全省各地的风土人情。我给你们边说边解释吧。要说云南第一怪,大的叫池小称海,这说大的是昆明滇池,几百里滇池风光,可是只叫它滇池,而小的是大理苍山脚下洱海,几十里的山光水色,可它就被称为洱海。第二怪是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几年前,国内的铁路还没有通到云南,进入云南只能从贵州、广西、四川等坐汽车才能到达。而在云南和越南相邻的地方,当年法国人为了掠夺云南的财富,修了一条米轨,小火车从云南直接通到越南,这就是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马车快,就是说这条线上小火车的铁路,一边是山沟,一边是悬崖,因为地势险要,铁路象盘山公路似的,所以火车开得特别慢,还不如马车的速度快。老太爬树比猴快,指有点年纪的女人爱嚼槟榔,喜欢上树去采槟榔,这是形容她们爬槟榔树的速度。还有草帽当锅盖,芭蕉叶子当被盖,糍粑叫饵块,四个竹鼠一麻袋,手抓饭团不用筷,三个蚊子一盘菜,竹筒当烟袋,小和尚可以谈恋爱,田里蚂蟥当裤带,十八岁姑娘叫老太,鸡蛋鸭蛋串着卖,花生数着卖,抱着娃娃谈恋爱……"
   "老三届" 说到这儿,用手指着不远处一个十四、五岁摆摊的、背上背着个小娃娃的傣族女孩,说:" 你们看那小女孩。"
    顺着 "老三届" 的指的方向看去," 这有啥好看的?不就是姐姐背着弟弟或者妹妹吗?" 志刚不明白表哥的意思。
    " 你们再看看。" 振安、周杰他们再抬头望去,只看见女孩听见背上的小娃哭的声音,忙把小孩挪到胸前解开了衣襟给小娃喂奶。
    " 啊?这么小的女娃,已经当妈啦?"
    看得振安周杰他们个个目瞪口呆。
    " 时间不早了,你们想买些啥东西?我来帮你们还还价,我会讲傣族话,买东西相对会便宜些,如果不会说傣族话,买东西价钱就会贵许多,有句上海话说,勿欺熟人欺陌生,全国各地都一样。这里的傣族老乡也会欺陌生。如果你会讲傣族话,说明你尊重他们少数民族。他们就是把头砍下来给你当夜壶也愿意。以后你们要在西双版纳住下去,不会傣族话是不行的。如果有机会,说什么你们也要学会讲傣族话。这里有句俗话说,学会傣族话,走遍东南亚。吃饭会用手,干啥都不愁。"
    在 "老三届" 的带领下,振安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鸡蛋鸭蛋,菌菇木耳,香蕉什么的,买了一大堆。价钱也便宜,鸡蛋七分一个,鸭蛋九分一个,香蕉一分一个,菠萝八分一斤,鸡鸭六、七毛一斤,花生当然是数着粒买的……
    每买一样东西,都是"老三届"和老乡交谈,说些什么谁也没听明白,从双方的表情一看,就知道在讨价还价,这些东西买下来,"老三届"的确为振安周杰他们省下了不少钱。
    临分手,志刚想留点东西给表哥," 老三届 " 连连摇头,说: " 你们从大树脚来趟县城赶街也是挺不容易的,来回要近四十公里的路。这些东西还是你们都带回去让大家尝尝。再说我们在寨子里和老百姓相处得融洽,想要吃点东西也方便,老乡们待我们好着呢。以后你们几位来县城,就到勐腊公社的曼井寨子找我,你们只要一提周志强的名字,寨子里的老百姓,就是四五岁的娃儿谁都知道。"
    志刚后来才知道,表哥在寨子里插队,房东家待他象儿子一样,房东女儿玉香也和他谈上了恋爱。几年后他们结了婚并生了一儿一女。七八年年底七九年年初,知青大返城时他没回,留在了勐腊。后来表哥调到勐腊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后又调到勐腊的一所中学当了副校长兼语文老师,一家人在西南边陲的县城里安享着天伦之乐。
    由于买的东西太多,志刚他们实在不大好拿,"老三届" 替他们向傣族老乡要了两个旧的竹背篓……
    看看志刚的表,时针已过二点。于是振安周杰志刚他们恋恋不舍的告别了 "老三届" 。他们把买好的东西放在背篓里,由国林、阿平背着 ,日用品的挎包和两只旅行袋由振安周杰负责,王志刚伤刚愈合,不能负重,就让他空身跟着大家走。
    " 志刚,想不到今天会在县城里碰到你 '老三届' 的表哥。他的傣族话说得真好。"周杰说。
    " 是啊,我也没想到在这儿能碰到表哥。" 志刚说,"说起来我们也有三年多没有见面了"。
    " 这个就叫无巧不成书,用上海话说,是芝麻落在针眼里——巧透、巧透。"国林说。" 今天要不是碰到志刚的表哥,这些东西还不知道怎么样买呢?也说不定还要多花不少钞票呢。"
   
   
      


洛沙 发表于 2014-11-28 15:24:01


以后再发表作品时,分楼层发。

海上清风 发表于 2014-11-28 15:33:25

洛沙 发表于 2014-11-28 15:24
以后再发表作品时,分楼层发。

洛沙老师,是不是先发一段后再点左下角的"发帖"继续?我今天这样发怎么还是分开的呢?是不是操作上还存在错误

海上清风 发表于 2014-11-28 15:55:51

洛沙 发表于 2014-11-28 15:24
以后再发表作品时,分楼层发。

老师,我试了一下,还是不行

洛沙 发表于 2014-11-28 23:26:53

海上清风 发表于 2014-11-28 15:33
洛沙老师,是不是先发一段后再点左下角的"发帖"继续?我今天这样发怎么还是分开的呢?是不是操作上还存在 ...

在下边的回复栏继续发就行。

海上清风 发表于 2014-11-29 08:06:16

洛沙 发表于 2014-11-28 23:26
在下边的回复栏继续发就行。

哦,我真笨,几次都按了下边的发帖,总是分开。现在明白了。谢谢洛沙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腊河畔的青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