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何老三民间传说】宝剑传奇
前不久,参观了一个古代兵器博物馆,里面最让我外孙感兴趣的,就是宝剑。因为我曾经给他买过所谓的宝剑——几十块钱,假的宝剑。他却爱不释手。参观完毕,我又给他讲了几个关于宝剑的故事,才算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我先是给他朗诵了唐朝诗人崔融的诗《咏宝剑》:
宝剑出昆吾,龟龙夹采珠。
五精初献术,千户竞沦都。
匣气冲牛斗,山形转辘轳。
欲知天下贵,持此问风胡。
然后我就开始给他讲起了故事。
我说:这首诗是诗人根据古书中有关宝剑的记载,以及与宝剑相关的历史传说,融汇贯通,生动而形象地描写了宝剑的来源、威力和无法计算的宝贵价值。
有关宝剑的名称、来历,古籍上的说法各不相同,我选择了和这首诗关系比较密切、记载又比较详细的《拾遗记·昆吾山》和《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的有关故事给外孙做了讲解。
“宝剑出昆吾”,昆吾就是昆吾山,《山海经·中山经》有“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十洲记》也说:“流洲在西海中,多积石,名为昆吾,治其石为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晶状,割玉物如泥。”晋朝的王晋《拾遗记·昆吾山》记的就好玩儿了:
昆吾山,山中蕴藏着丰富的红色金属矿石,石头的颜色像火一样。传说,黄帝讨伐蚩尤,曾经在昆吾山驻兵。他们在山脚下挖了一个一百丈的深坑,还看不见有地下水,只见坑底火光闪烁,如同天上的明星。地下埋藏着许多丹石,用这种矿石可以炼铜,炼出来的铜,颜色发青,很尖利。这里的泉水也是红色的,山里的花草树木也都长得很茁壮坚实。在春秋吴越争霸时,越王勾践曾派工人到这里来,拿白马白牛做牺牲去祭祀昆吾山神,然后开采矿石,铸造利剑,终于铸成八把精良宝剑:第一把叫掩日,用这把剑指向太阳,太阳顿时就会黯然无光。这是因为金属是阴性的,阴盛则阳气自然衰减;第二把名叫断水,用这把剑砍水,水被切开就不能再合在一起;第三把叫转魄,用这把剑指向月亮,月宫中的玉兔就会转弯儿;第四把叫悬剪,鸟雀从空中飞过时,如果触到了宝剑的光芒,就会被斩为两截;第五把叫惊鲵,带上这把剑到海上去玩儿,鲵鲸就会吓得潜入海底躲藏起来;第六把叫灭魂,拿着这把剑晚上出门,可以使鬼魅藏起来不敢露面;第七把叫却邪,遇上妖魔,宝剑一举,妖魔就乖乖降服;第八把叫真刚,用这把剑切金属,就像削木头砍土一样。这八把宝剑是应合八方的灵气铸成的,所以才有这么大的威力。
昆吾山还有一种野兽,像兔子一样大,毛的颜色是金黄的。这种野兽吃地下的红石头为食物,住在很深的洞穴中,有时也吃铜铁,胆和肾都跟铁一样坚硬。这种野兽母的皮毛像白银一样白。传说在吴国的武器库中,兵器、铁器几乎都被吃光了,只有门上的封条还贴在那里。吴王命令检查武器库中的洞穴,结果逮住了两只兔子,一只是白色的,一只是黄色的。破开兔子的肚子,发现胆和肾都是铁的,这才知道兵器是被这两只兔子吃掉了。吴王于是召来铸剑工匠,让他们用兔子的胆和肾铸造宝剑,最后铸成一雄一雌两把宝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这两把剑锋利无比,可以切玉石断犀牛角。吴王极其珍爱这两把剑,用它终于称霸天下。后来把这两把剑装入石匣,埋藏在地下。
到了晋代中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人们看到紫气直冲北斗、牵牛二星。这以后,西晋的一个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官员的张华,派了一个名叫雷焕的人担任丰城县令。雷焕挖地三尺得到了“干将”“莫邪”这两把宝剑,张华和雷焕各自保存一把宝剑。这两把宝剑,用华阴县的土来擦拭,就会变得更加光彩照人。张华遇害后,不知他那把剑流落到哪里去了,雷焕的那把剑传给了儿子佩戴。他儿子路过一个叫做延平津地方的一个水潭时,那把宝剑突然长鸣一声飞入潭中。等他跳进水中寻找时,只见两条蛟龙盘踞在深潭潭底,目光如电,守卫在宝剑旁边,他只能吓得跑了。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的记载,又是另一种说法,也是另一个挺好听的故事。
吴王阖闾请干将铸造名剑,干将铸成了宝剑两把,一把叫“干将”,一把叫“莫邪”。这两把宝剑的名字其实就是铸剑者和他夫人的名字。干将,是吴国人,与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同拜一个师傅,都能铸造利剑。莫邪,是干将的妻子,一个非常好的女人。
干将铸造这两把剑的时候,需要采五山的铁精,六合的金英,还要选良辰吉地,等到日月同辉的好日子才能铸造。干将铸剑时,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但是金铁就是不化,他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莫邪对干将说:“你因为善于铸剑才被吴王委派做剑,三个月没有做出来,这里面必定有原因。”干将说:“我也没有整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莫邪说:“凡是制造神奇的东西,必须跟人结合才能成功。今天你做剑,没有人来结合能成功吗?”干将想了想,说:“对呀!过去我的师傅曾冶炼金铁没有融化,他们夫妻二人一起跳进了冶炼炉中,然后才炼成了宝剑。今天我没有造成宝剑,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吧!”莫邪说:“师傅为了铸造宝剑而舍身,我们难道不能这么做吗?”说着,莫邪剪断了头发,剪掉了指甲,纵身一跳,投入了冶炼炉中。干将一边哭,一边让三百个童男童女装足木炭,鼓足风箱,金熔铁化,终于铸成了双剑,阳剑叫“干将”,阴剑叫“莫邪”。“干将”剑身为龟纹,“莫邪”剑身为漫理纹。干将把阳剑藏起来,把阴剑“莫邪”献给了吴王阖闾。吴王得到了宝剑,非常器重。
我看到孙子听得津津有味,就又给他讲了“莫邪宝剑后传”——当然,故事的名字是我编纂的。
话说吴王得到了莫邪剑之后,高兴得不行,还觉得不过瘾,就又下令让老百姓做一种类似宝剑样的兵器——金钩,可能是为了和“莫邪”剑配套吧。吴王还悬赏:“凡是能够做出好金钩的人,重赏百金!”当时吴国做金钩的人很多,其中有一个人贪图吴王的重赏,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用儿子的血来祭金,铸成了两个金钩,准备献给吴王。他用力敲开了城门,见到了吴王阖闾,随后就叩头请赏。吴王问:“吴国做金钩的人很多,而你独自前来要求奖赏,你做的金钩与众人有什么不同呢?”做钩的人回答:“我为了得到奖金,特意杀了两个儿子,我的钩是经过血祭才做出来的。”吴王拿出很多金钩给他看,问道:“哪个是你的?”做钩的人一看,许多金钩形状都差不多,自己献的那副金钩不知是哪一副。他急中生智,大喊自己儿子的名字:“吴鸿、扈稽,你们老父我在此,吴王不认识哪个是你们。”话音刚落,两个金钩一同飞落在父亲的胸前。吴王大喜,说:“哎呀,寡人的确是有负于你。”于是赏了他一百金。以后,吴王随身佩带金钩,从不离身。
我看到孙子已经打哈欠了,跟他商量:“再讲最后一个故事,你就睡觉去!”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已经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欲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铺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回答:“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了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孩子你看,利剑是古代人们自卫和进击的得力武器,古人往往随身佩带,不仅以防不测,而且仪容威武,所以从士卒到王侯都非常重视它。宝剑是佩戴者命运、机遇、地位、荣誉、力量和希望的象征,人们对宝剑的企望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的企望,人们对宝剑的歌颂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理想的歌颂。因此,各代都有歌颂宝剑的诗篇。我再给你背诵一首南朝梁吴筠的《咏宝剑》诗:
我有一宝剑,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锷边霜凛凛,匣上风凄凄。
寄语张公子,何当来见携。
“孩子,好了,我也该睡觉了。”
好一个宝剑传奇。多个故事自然而然地串在一起,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请何老师多赐稿! 李永春 发表于 2015-9-18 08:09
好一个宝剑传奇。多个故事自然而然地串在一起,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请何老师多赐稿!
永春斑斑抬爱了!谢谢你的鼓励和支持。 宝剑是佩戴者命运、机遇、地位、荣誉、力量和希望的象征,人们对宝剑的企望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的企望,人们对宝剑的歌颂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理想的歌颂。
品格的象征,靓丽的歌颂,点赞,祝何老师健康愉快! 何老师故事多而精,多来一些!辛苦! 李永春 发表于 2015-9-18 08:09
好一个宝剑传奇。多个故事自然而然地串在一起,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请何老师多赐稿!
欣赏何老佳作! 可惜,以后再也听不到这么好的故事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