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林随笔】戏子暮年
本帖最后由 洛沙 于 2014-12-7 13:51 编辑戏子暮年
贺晓林
那年,我再看到她,纯属意外。
一把年岁的她正跟着一帮年轻的吹鼓手们做着丧事,偏僻山沟沟,唢呐声声,寒风把亲戚们带来的花圈吹得七扭八裂,只见她正站在人群中央声情并茂地重复着当年的经典。有了年岁,身体却臃肿了几分,本来就不高的身材越显的矮小了,发灰蓬松,仰着那一道道被风霜撕裂的褶子脸,和着冷风她努力地演唱,调还是当年的调儿,可嗓音已经远不如从前,尽管她悲戚戚地努力了大半天,但只顾热闹的看客却并不买她唱的老传统,人群中有人竟吆喝出了:“停、停、停,换一个人唱,换一个跳舞的娃娃……”
她的演唱被无趣的阻止了,满脸愧色下得台来,只见她是口鼻并用紧促地呼吸着,是一种力不从心的疲惫,替补她上台的是一对活力四射的激情美女在舞蹈。此刻,我没敢走上去搭讪,被撵下台的她,我也真不知道如何去问侯还是安慰她,此刻只有静静的回避她,是为了让她挽回身为戏子那一点点的尊严。
在一大圈的看客中,也可能只有我最了解她的更多,她,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祝英台”,要是时光能回倒退四十年,她绝对算得上一个超级的“腕”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还没有空气昏昏的录像厅和人挤人脚的电影院,那时候,县城里数她最红。据说她“爱”戏如命,“恨”戏且入骨,只要上了舞台,她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又是谁。她擅长唱冤仇戏,唱的动情时,竟惹得心软的观众也为她递上了拭泪的帕儿,就因为她的“祝英台”,两个自由恋爱的年轻人竟然为自己的爱情和家人激烈的抗争被传为佳话。
“祝英台”火了,当然也就火了她自己。村里要演戏,人们都争着、抢着想看看她的容颜,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小伙们,据说演《梁祝》时,剧团的幕布得配上专门的人看管,只为看她,竟有村里的小伙子把幕布撕烂一条又一条。有的庄稼人更是要命的喜欢她,纷纷争着、抢着请她去家里吃顿饭,也觉得是非常荣幸和很有面子的事情。那时候我曾见过她,个头不高,说话热情,热情的似乎有点疯癫,奶油色的时尚风衣,从巷道一阵风走过,引得多少爷们眼馋,姑娘们嫉妒。
后来我也进入戏园学艺,却不见了她的身影,有人说是等等的其它变数下,带着遗憾离开了戏园,耗了十几年的青春,她离开时还仍然是个农民身份。也曾看见过她到剧团来转转身子小坐,在当年的同事们再三挽留和要求下,才有幸听得到她唱一段曾经的经典之曲:
“我的战马呀!
你命在我我在天,
二命同入鬼门关。
……
扑下河我观见银光闪闪
见战马不住叫声声撒欢
……
过河来,我才把心儿放宽
一个人一计马两口宝剑
把先行和众将丢在了后边
一霎时只觉得人困马倦
……”
浓浓的线猴腔,从紧急激烈的带板,续接紧奏连绵的二八板,然后又转入悲戚婉转的慢板,那声韵,那行腔,地地道道,她唱的得双目垂泪也唱得人满腹心寒。
我知道了她自成了班社,又在农村活跃了,也曾扎根到西安某旅游区,最红火是把戏唱到国外去了,但这些似乎都是近乎十年前的事情了。
前些日子,朋友在网上搜索到一段音频资料,着实地唱软了他的耳朵,可他不懂戏的出处,向我讨教。从第一腔,我就听出了是当年的《楼台会》,省电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珍贵的录音,这是一出经典的男女对唱戏:
“一路奔波只为卿,那料落个一场空
你我遭遇多不幸,无限怨恨赴东风
……
哎!我想你懒把书卷整
哎!我想你云窗懒用功
哎!我想你心神多不定
哎!我想你坐卧难安宁
……”
一段梁山伯和祝英台悲戚戚的生死离别,让朋友听得十分感动,追寻多年的原生态线戏,竟然在这浓浓音频的一板一眼中渗透而出。我告诉朋友,此旦角就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祝英台”,我讲述着她的故事,却偏偏来了朋友的儿子,他正哼着李玉刚的《贵妃醉酒》,听了我的言语,竟然满脸不屑:“你们就吹吧,就凭这戏?就凭着她?能比周杰伦更红火?”
我向他点点头,告诉他,这的确是真的。
接下来好久,我再没见到已是暮年的她。有人说她穿上了佛子的青衫,伴着孤灯和经书;有人说,她的戏班子再也搭不起来了,她只能跟着吹鼓手在混着日子;更有人似乎很了解她,对我也说,如今的她生活很辛苦,没想到红火了一辈子,人到暮年竟然缺少了养老糊口的钱。
http://ctc.qzs.qq.com/ac/b.gif
戏台上都是演绎着别人的悲欢离合,台下才是自己的真实人生。那个年代的艺人,晚年都很凄凉。令人唏嘘。
欣赏,问好。 朋友 发表于 2014-12-7 12:44
戏台上都是演绎着别人的悲欢离合,台下才是自己的真实人生。那个年代的艺人,晚年都很凄凉。令人唏嘘。
欣 ...
谢谢老师点评! 【晓林随笔】戏子暮年已经推至西部文学网首页。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145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http://v2.freep.cn/3tb_1411301047577162512293.gif 谢谢老师们抬爱,晓林再努力! 对前面老师的戏台记忆犹新,今天再读戏子暮年!
在文中再次学习到了老师很有关中农村特色的文字,描写很有力道,真是言简意深。
也让人感悟了一番人生的哲理
问好老师:) 好文章!好记忆!让人动情。 为当年的“祝英台”致敬,为现在的她惋惜,更为我们的社会对这样的人才的晚年的淡漠而深感遗憾! 夜雪 发表于 2014-12-7 22:20
对前面老师的戏台记忆犹新,今天再读戏子暮年!
在文中再次学习到了老师很有关中农村特色的文字,描写很有 ...
是因为我有过演戏的经历,我也深知他们的疾苦,我只能说请关注那些民间的艺人们。问好您朋友! 人间烟火 发表于 2014-12-8 11:39
为当年的“祝英台”致敬,为现在的她惋惜,更为我们的社会对这样的人才的晚年的淡漠而深感遗憾!
确实遗憾呀,民间确实有高人,关注他们吧,冬安! 行文凝练流畅、体察深入、向您学习!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