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龙随笔】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玲子打来电话,说想和我见面聊聊。到了约好的咖啡馆,她独自坐在靠窗的位子,显得些许落寞。我坐到她对面,满脸憔悴,双眼红且肿,玲子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和他过不下去了”说着哭起来,我不知所措,为她递上纸巾,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弄清原委。中秋节那天,玲子的公婆、小姑子都到家里。挺高兴的事,两口子却因琐事拌嘴,老公最后对她大打出手,甚至拽着她头发往墙上撞,玲子拼命挣脱,慌忙出门躲避,她走在街上,看别人家都是热闹团圆,自己却如此,心中委屈。本以为丈夫会下楼找她,等夜深也不见他身影,也没来个电话。玲子又冷又饿又困,只好到宾馆凑合一晚。玲子说着掀开衣领和撸起袖子,脖子上的掐痕,胳膊上的淤青触目惊心。第二天他打来电话,不是道歉,而是威胁。她接着说,其实这次只是决定离开他的导火索,丈夫打她不止一次,每次都下狠手,她为了孩子都忍了。可恨的是他不仅家暴,还好吃懒做。玲子创办了个工作室,拉广告、做策划。丈夫也办了个家政公司,却把业务交给玲子打理,这样她既要忙自己的工作,还得管家政,他只负责接送女儿上下学。晚上各忙各的,压根没有交流。她陪孩子睡觉,丈夫则玩网络游戏到深夜,起初她劝过几次,却都不管用,甚至挨打。
我问玲子当初为何跟他,她苦笑:“那时身边闺蜜都结了婚,自己也老大不小。他对我殷勤,挺会疼人的,脑子一热,不到半年就结了,中间只见过三四次,了解并不多。”看着玲子此刻的模样,令人心疼。
就在我还为玲子揪心,没两天另一位朋友小草又在QQ上询问我离婚手续怎么办理。我心又一紧,忙问她过的好好地为什么离?她说跟老公没有感情可言,也没有共同话题,生活目标也不一致。老公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要求对他唯命是从,能共苦,不要同甘。她则不肯逆来顺受,不想坐享其成,而是同甘共苦,等到安静下来的时候可以和对方分享彼此的劳动成果,有条件有时间还可以结伴出游。她说老公还没生活情趣,既无兴趣爱好,也没朋友。她想回娘家或者见闺蜜却受老公束缚,她想和老公聊天,可说不了几句他就会爆粗口,不欢而散。
我问了她和玲子同样的问题,小草回答说:“家人给的压力,其实结婚两年过的不幸福”小草的婚姻同样令我唏嘘,我却帮不上她,只有安慰。
半个月后,接到玲子电话,她已协议离婚。电话那头玲子语气明显轻松,说她通过这个事悟出了些东西:“中国人婚姻自古都讲究门当户对,我曾经以为那不靠谱。直到今天,才觉得有道理。两个人要过得久,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就像钱钟书和杨绛,梁思成和林徽因。但这样的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不过至少夫妻的生活目标和想法一致或相近,有共同语言。否则,都痛苦。”接着善意提醒我“不要因为年纪不小,或者家人给的压力,就一时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双方多了解再说,慎重对待婚姻”挂了手机,玲子话萦绕耳边。她的感悟我深以为然,也替她高兴,但愿小草也能尽快从不幸的婚姻中解脱出来。
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有一定道理。婚姻是个永恒的话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