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仙 于 2015-10-25 08:35 编辑
画 意 诗 情 总 相 宜
—— 简析影像画面与诗性启蒙
◎ 云仙
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后,传入中国。中西方的艺术传统和美学追求不同,艺术作品体现其审美理想的形式及表现艺术方面也不尽相同,其古典艺术理论中最经典的是“摹仿说”,是吸收科学成就来塑造酷似真实的艺术形象,特别是人体摄影有其艺术传统。如:在典型与意境方面,西方摄影主要内容是拍摄人,是对肖像、人体、纪实进行刻意体现,强调再现、求真。
而中国自古以来表现艺术形式则较发达,即:诗言志,词缘情,历有绘画推崇‘橡外之意”。故,中国的诗人、画家从大自然的审美观照中即有触景生情,用“诗情”表现“画意”之说。中国古代的“十二节气图配诗”,如:《诗经》中的《蒹葭》配“白露”图,《匏有苦叶》配“立秋”图;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配“雨水图”、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配“大暑图”等等,演变到摄影图配诗以来,即成为以风景、艺术、纪实等尤为突出的影像配诗,尤其是在飞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在表现摄影与诗歌的风格上,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网络化、时尚化的流行趋势。
一、人体摄影艺术的风格和流派的更迭、流变,在西方摄影的表现形式中常盛不衰。西方摄影画面中以人为表现主题,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摹仿、摹拟、仿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谈到“摹仿说”,认为事物是按照它们应当有的样子描写的。摹仿说后来发展成典型的理论。达盖尔银版照片就有人体题材,被誉为‘吃术摄影之父”的奥斯卡·雷兰德,其《人生的两条道路》堪称人体摄影领域的先驱,恩格斯则有关于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关系的重要论述。西方摄影家运用这一古典艺术理论的传统,拍摄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如卡什的《愤怒的丘吉尔》、哈尔斯曼的《原子的达利》等等。 二、中国古代的画配诗启蒙。意境中的情与景、意与象之相互交融统一,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范畴。从《诗经》开始即有意象交融的特点及基础。如:在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图配诗“立秋”图的配诗《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这首诗所歌咏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对情人的又喜悦、又焦躁的等候。这等候发生在济水渡口。匏瓜的叶儿已枯,是正当秋令嫁娶之时。女子等候在渡口焦急地等候心上人,却因水深难涉,只能在心中催促说:水浅则提衣过来,水深就垂衣来会,你不必犹豫了。天已渐渐大亮,通红的旭日升起在济水之上,空中已有雁行掠过,那“雝雝”鸣叫显得有多欢快。但对于等候中的女主人公来说,心中的焦躁非但未被化解,似乎更还深了几分。当济水结冰的时候,按古代的规矩便得停办嫁娶之事了。
“白露”图配诗《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句中,首先以蒹葭即兴写来,在一幅农忙秋景图中,特意点及白露为意象背景,触景生情,抒写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这样一个简短、幽怨的缠绵的愁伤画面场景进行烘托和渲染。由此来表现自己的爱情愁绪,此诗表达了主人公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接下来诗句,则进一步展示诗的清淅意象,“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而另有难诉阻隔不畅之意,表达出诗人内心矛盾的复杂困境。通篇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运用了叠词,使全文声情兼备,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志。由此,反复咏唱、咏叹,倾诉出一种心中对爱情的渴望而难及的细腻、丰富的复杂忧虑情感。
在唐代,王昌龄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而近代的王国维大力标举意境,成为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它是艺术家高尚人格襟抱的体现,也是抒情类艺术作品审美的最高境界。意境同样存在于中国优秀摄影作品之中。如:“小满”图的配诗:《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其诗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就可以说是一幅田园画。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在诗中表现出明快的色调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好似述说着一个动态的画面——夕阳西下、夜幕将临之际,夕阳的余辉映照着虚烟缭绕的村落,牧归的牛羊涌进村巷。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孩孙,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啊!吟着 “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表明了他归隐田园的悠然情趣。 图景配诗音画的意境美还表现在意念中的韵律美,如: [唐王昌龄 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此诗将荷塘景色与美丽的采莲少女巧妙地融为一体,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视为一色,仿佛是一幅绝妙无比的图画——少女嵌在荷叶中央,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却不见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来到。令人心驰神往的池景,在诗人笔下更显出悠悠难尽之意。 三、现当代诗歌摄影影像与配诗。意境理论对于当今摄影家有着重要意义。摄影家李元说:“比如唁境是指心意里面的环境,它建立在联想上,也可以被认为是心灵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解脱。正因为意境是一种解脱,而脱离现实的束缚多半只能求之于野外,这就使得意境的追求在风光摄影里更为重要,也使得中国文化传统下的风光摄影更有了深度。”于云天谈自己创作的一组风光作品《九歌》时说:“作品的内涵创作思想,在画面中追求的是意境,境由山造,意在高远” 。更多的摄影家在作品中将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交融互渗,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如向叙事化、民族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摄影艺术在中国文化的诗蕴里生长,逐渐被许多摄影家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形成民族风格和东方神韵的形式。相对于西方摄影而言,中国摄影家与西方摄影家的艺术创作时的方式上是相同的,但由于中国与西方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因而中国与西方摄影艺术的审美意识、艺术理论产生了差异性。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理论对中国摄影家的审美意识、摄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美学理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具有异域风情特点的摄影作品现代诗配图作品,如:《边城暮色》等。 边城暮色 (配诗 杨瑞福 摄影 李康年) 感谢此刻的夕阳 把心情领进了 异国的风景 即使,遥远的满洲里 在我的生命相册中 只是一度的浮光掠影 如:具有民族风情特点的摄影图画配现代诗作品,如:《北疆牧场》等。
北疆牧场 (配诗 叶谦 摄影 孙立斌) 山稠觉树稀 地野显牛逸 风深日浅 天高草低 放牧人生 修养是主题 率性行旅 历练无边际
四、影像配诗在网络时代的运用及其特征。摄影原本就具有基本的形式美,是固定的,尤其,在不同的时空有着不同的意义。博客,特别是在摄影博客提供了我们一个个体叙事的平台,它的个人化特质极其明显,为此,摄影部落客提供了重要的个人观点的再现,建构了个人化叙事的完整模式,透过摄影博客再一次找到了自己,充分表达置身于这个世界的人的主体性,因而被称作新漫游者,也就是发达网络时代的影像抒情诗人。从2000年成形的摄影博客网站开始,通常大多数摄影博客内容都只有纯影像,然而,近年也有图文并置的型态出现。如:美国女摄影家南﹒戈尔丁对于自己的摄影影像日记,曾经有这样的论述:“我总是在想,如果我有计划的时常去拍摄某些人,我就永远不会失去他们。摄影部落客所再现的是,这些影像中的文字也勾起了观者内心深处的记忆、刺点与知面,而两者就这样在博客上触发起了回应……”又如:环球网综合报道,波兰摄影师Pawel Kucharski拍摄下地球的美好,日暮或者黎明甚至暴雨将至,都是阳光对地球的赞美,虽然它赐予地球一切已不屑于吟诗,用时间将它伸展,成为婴儿的唇佛陀的静默。 摄影部落客所追逐的或许是类似后现代性的概念,他们试图构建出在虚拟空间中的自我主体性。我们可以称呼这些摄影博客的创作者是新一代的漫游者,他们是发达网络时代的影像抒情人。如:《袁毅平摄影白话》、黄翔的《黄山雨后》、陈复礼的《搏斗》、简庆福的《心有千千结》、袁廉民的《蒸蒸日上》、陈长芬的《日月》等等。这些作品给读者和观赏者以美的通思和心灵体验。在数字化、信息化读图时代的摄影博客是以张贴自己所拍摄照片为主要内容的,符合博客定义的网络影像日志,也就是以摄影影像作为博客网站的主要内容。创作者可以自由的编排叙事的方式,诗歌配影像却显得更直观,更具有虚幻性和抒情性。博客摄影中散文诗表达趋势——蕴积情愫,纵泻千里。 由此,我们认为,以影像图像为基调,用诗语言勾勒表述法应该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趋势,它基于摄影影像画面的深层艺术的拓展表述,运用摄影本体诗语来捕捉瞬间,记录生活,叙述事件,抒发心灵,在传承中国摄影文化之中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同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摄影文化的优良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出当代的优秀作品,从而,使中国摄影文化走向辉煌。
补充内容 (2015-10-27 19:34):
文中的图请编辑老师再缩小一些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