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放歌随笔】 送花糕

[复制链接]
查看5544 | 回复30 | 2015-11-11 02: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鹿放歌 于 2015-11-11 02:04 编辑

                                                 b3f9c458jw1exnlew6lw4j20nq0hsmz7.jpg      

    农历九月可是个好月份。九九重阳节,九九登高,九月更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淡如菊,好不美哉。在我的记忆中,九月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娘家人给女儿家送花糕了。
    如今,走亲戚不是食品,就是礼品等,很少能见到提着礼馍的。买上礼行,只是花钱的事儿,简单而快捷,看得多了,见得惯了,总觉得少些什么。喜欢怀旧的我,总难免想起家里用大铁锅蒸的礼馍来,像家乡人常送的曲莲、花糕、耍鱼,还有女儿给娘家送的油塔馍、枣包子、肉包子等。我也是个即景生情的人,时下正值九月,我的心绪当然就会停留在故乡人九月送的花糕上的。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九月后半月,舅舅家总会送花糕到我家的。之前总是我的外公提着一个圆形的馍笼,里面装着两个大小一样的花糕,还有两个一样大小的耍鱼,上面总是少不了用印着花纹的白毛巾盖着,这是每个提着礼馍的人所不可缺的。农村人在什么时候行什么礼,那可是十分讲究的,那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就拿我的父亲跟叔父弟来说,爷爷和奶奶跟着叔父过,叔父家行的、接的就是主礼。逢到过年,姑姑家不光给叔父家行二十个礼馍,还要行一封点心之类的东西,而到我家来只有那份和叔父一样的点心之类的东西了。以这样的礼节,到了九月,父亲到姑姑家就不用送花糕了,只是两个耍鱼而已。这是农村人的规矩,虽然礼有轻重,可亲戚间的真情却是一样的。
    要说这花糕,那做起来可不是简单的。蒸花糕的面也是有要求的,面白那是第一要素。蒸花糕体的面也是很讲究的,体的面肯定不会软的。但就这花糕,一个地方跟一个地方还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只是在外形上和图案上有所区别,共同的地方是大同小异而已。我妗子蒸的花糕可漂亮了,那花糕底下是圆的,直径也就是二十多公分的样子,高有四层的样子,从底下往上,一层比一层小,花糕最底下那一层的边上是一圈凹凸有致的花纹,其实就是菊花的象征;一层跟一层之间就像上台阶一样,一层比一层高,每层当然还是圆的;每层上都是用生面绣的图案,期间也少不了一些点缀,像红辣子角,甚至红枣之类也就派上了用场。还有那耍鱼,妗子也做的惟妙惟肖,那鱼身上的鱼鳞、那鱼头上的眼睛,简直都跟真的一样。那鱼身上的鱼鳞,用干净的木塑就能点出来,那鱼头上的眼睛,可是用两粒黑豆来点缀的。这花糕,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把生的面团做成花糕和耍鱼,可要做到蒸出来还是原来的样子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呢。以我自己的看法,那和的面要恰到好处,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做到恰到好处,蒸出来的才能保持原来的样子,不歪斜才算蒸的好。
    妗子做的花糕,不光漂亮,而且吃起来也特别有滋味,麦面的香味总是扑鼻而来。自家产的麦子,磨出的面自然放心。吃起来的麦香是现在城里买来的馒头所不能比的。那花糕可是自然的白,不像城里卖的馒头傻白傻白的,吃到嘴里都没啥味道,后味就只剩下苦的滋味了。再说了,那耍鱼可有意思了,鱼的象征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九月送花糕,那是千年的民俗;九月送花糕,那是亲戚间联系的纽带;九月送花糕,那是亲情的体现······。我心里恋着九月,我心里恋着花糕,那是我心中忘不了的结。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洛沙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陶然国 | 2015-11-11 06:4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晨第一悦,闻到花馍香,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陶然国 | 2015-11-11 06:4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历九月可是个好月份。九九重阳节,九九登高,九月更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淡如菊,好不美哉。在我的记忆中,九月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娘家人给女儿家送花糕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那些手艺现在快失传了,真可惜。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鹿放歌个人认证 | 2015-11-11 12:2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陶然国 发表于 2015-11-11 06:41
清晨第一悦,闻到花馍香,问好。

现在农村还有送花糕的,只是越来越少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少个人认证 | 2015-11-11 15: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杂志)第474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004116zdoc3eomtumkup3i.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洛沙个人认证 | 2015-11-11 19: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若邻 | 2015-11-11 2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精致的馍馍,是不是该申遗了呢!跟着老师的美文了解关中风情。记得我同学媳妇好象在微信群里晒过他们华县女儿出嫁蒸的花馍,有各式各样的动物,花同,真是吧为观止!问候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雪儿 | 2015-11-11 23: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妮子个人认证 | 2015-11-12 08: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老师的作品,对花糕的习孰有了了解。以前还真不懂,不过很少见以前那漂亮的花糕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泉东风 | 2015-11-12 08: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问好“九月送花糕,那是千年的民俗;九月送花糕,那是亲戚间联系的纽带;九月送花糕,那是亲情的体现······。我心里恋着九月,我心里恋着花糕,那是我心中忘不了的结。”
问好,早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酒文化传播大使 | 2015-11-12 1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很有传统文化味的佳作,欣赏传播。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冬腊梅 | 2015-11-12 12: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还一直在继承着老家的习俗,送花糕! 拜读佳作,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鹿放歌个人认证 | 2015-11-12 12:5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海蓝 发表于 2015-11-11 08:46
那些手艺现在快失传了,真可惜。

亲戚之间互送礼馍的确实不多见了,就如这花糕,各地的样式也不相同,但是亲情都是一样的。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11-13 21: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文友!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轻舞飞扬 | 2015-11-16 14: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这种花糕随着农村城市化越来越少了!
打赏鼓励一下!
轻舞霓裳习诗韵,飞歌扬眉诵斜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少 发表于 2015-11-11 15:32
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杂志)第474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感谢龙少版主支持!问好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谢谢!问好!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轻舞飞扬 发表于 2015-11-16 14:07
现在这种花糕随着农村城市化越来越少了!

是的,让人遗憾啊!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若邻 发表于 2015-11-11 20:10
这么精致的馍馍,是不是该申遗了呢!跟着老师的美文了解关中风情。记得我同学媳妇好象在微信群里晒过他们华 ...

是啊!这是一种文化,值得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