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山谷 于 2016-1-12 19:57 编辑
总公司今年的的海外高峰会在奥地利举行。 这种海外高峰会已经连着举办四次了,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总公司的海外高峰会。 (一) 2006年7月23日,我们经由德国的慕尼黑到达奥地利,晚上入住奥地利中西部城市——巴德格斯坦(Badgastein)的CordialSanotel酒店。 从十三世纪起,巴德格斯坦就以放射性热泉著名,附近有十多处水温在26——50度之间的温泉,位于加施泰茵纳河(Gasteiner),萨尔察赫河(Salzach)的支流加施泰茵河,在这里形成近百米落差的两个瀑布。据导游介绍说,这里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氡气温泉(其实不对,闽浙交界的平阳县,也有氡气温泉,只是开发晚,去的人少,名气不大)。这些含有丰富氡气的温泉,可以治疗关节炎、气管炎、荷尔蒙异常和运动伤害等许多慢性病。 我们入住的酒店,地下三层就有氡气温泉游泳池,我和同行的几位伙伴有幸在那里享受了一次氡气温泉浴。说是地下三层,因为街市几近建在山颠,酒店又是面山而建,我们透过游泳池的大玻璃窗,依然可以从后面看见穿过街市泻入山谷的大瀑布,可以听见瀑布落入山谷回响在山坳里的咚咚泉声。半躺在舒适的温泉水里,欣赏那水花四溅的飞瀑,聆听那不息的涛声,我真不知道莫扎特和约翰.施特劳斯的小夜曲、圆舞曲和协奏曲,所有这些美妙的音乐华章,是否从这边山上叮咚的泉水和轰隆隆吼叫的瀑布中吸取了最初的创作灵感。 泡过温泉回到房间,虽然门窗紧闭,躺在床上仍然依稀可以听见楼下瀑布的涛声,抑或是因为时差的缘故,也可能有点兴奋,怎么也睡不着,于是起身抓起酒店为客人准备的小便签纸,乘着灵感写了几句顺口溜:巴市欲与天比高,教堂钟楼白云飘,青山合力星拱月,长空莫氏音缭绕。飞瀑流泉穿街过,四海游人听惊涛,虽是夏日却无暑,森林胜似大空调。 由于奥地利是一个内陆国家,阿尔卑斯山几乎贯穿全境,森林覆盖率很高,也由于纬度偏高,这里的夏天气候也相当凉爽,无论是在巴德格斯坦还是在萨尔斯堡,甚至在维也纳,这里的居民大多都不需要使用空调。据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奥地利的气候更好,现在因为全球温室效应的原因,天气变得比过去热了许多,到了夏天,电风扇变得热销起来。我们在维也纳参观游览的最后一天,气温居然达到摄氏38度,导游告诉我们说,这几乎是维也纳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天气了。因为热,他的一个朋友上街去买电扇,结果,居然电扇已经脱销。不过,维也纳气候的自适应自调节能力很强,刚热了一天,当我们离开那里时,天就阴了下来,并且下起了雨,天气又凉爽宜人了。 今年是莫扎特诞生250周年,奥地利各地都有许多的纪念活动,我们所到的几个城市都有纪念音乐会,有些音乐会就在城市的小广场露天举行,我们住在巴德格斯坦市的第二天,就有一场不小的露天音乐会,可惜的是我们那天的行程很满,来不及赶回来欣赏。不过,那天晚上,总公司为我们在萨尔兹堡的硕大的Stiegl餐厅(餐厅带有表演的舞台),举行了两个半小时的《音乐之声晚餐》,大家一边品尝着萨尔兹堡的优质啤酒,一边饶有兴趣地欣赏了奥地利的著名演员们(他们曾经到过北京、上海和桂林访问演出)在晚餐会上表演的音乐歌舞,这当中有从电影《音乐之家》里大家所熟悉了的优美旋律。 奥地利真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国度,想来许多人恐怕都有着良好的音乐素质和修养,在庆功宴上,应邀参加我们晚宴的一位议员,兴趣一来,走上台去,自告奋勇地就当起了司鼓,参与乐队演奏了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看他那娴熟的手法和自得的神情,真不亚于一个专业的鼓手。他的亲自上台演奏,自然博得了台下热烈无比的掌声。 (二) 因为总裁的光临,使27日晚上的庆功宴,成为总公司这次海外表彰活动的高潮。庆功宴是在一个叫做圣莱奥哈特的小镇上召开的。这个小镇离维也纳有八十多公里的路程,小镇上有近3000人口,这里原是个天主教的圣地,每年夏天,都会有不少人到这里来游览朝圣。据说茜茜公主的丈夫佛朗茨.约瑟夫皇帝,也很喜欢这个地方,到了夏天,他都要到这里来消夏度假。选择这样一个有名的小镇来开庆功宴,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不是总公司的表彰会,我们这些人怎么可能深入到异国他乡的一个小镇上,去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去接触那里的普通居民。 人民总是友好的。我们到达小镇时,镇上的管乐队奏起了他们的迎宾曲,我们受到了小镇上居民的热烈欢迎,许多老人、孩子们都出来了,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像欢庆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一样来欢迎由远方到来的中国公司的客人。他们中有打扮成音乐大师施特劳斯拉小提琴形象的,有打扮成《音乐之声》中音乐之家的一家人形象的,也有其它一些我还没有弄明白的一些装束打扮,他们摆出各种的造型和姿势,供客人们照相留影,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热情友好的态度,着实令中国客人感动。 我们去了几百人,不要说对于这个小镇,即便对于整个奥地利来说,一次就来了如此多的中国客人,都是一件带有轰动效应的事情,难怪维也纳的报纸对此都做了报道。一个奥地利小镇,一次就接待这么多中国客人,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也许,经历过这次接待中国客人的这个小镇上的孩子们,在他们成为白发老人的时候,还会对他们的孙子孙女们,讲起2006年7月里的这一天的难忘经历。当我们同行的伙伴回答司机有这么多的人今晚在这个叫做圣莱奥哈特的小镇上聚会的时候,幽默的司机开玩笑说“你们来了这么多的人,可以把我们这个小镇占领了”。 奥地利人不明白,一家公司的精英和领导骨干就有这么多的人,这家中国公司该有多大,当他们得知这家中国公司有几十万名员工时,他吃惊了,“啊,啊!一个庞大的帝国。” 为了迎接中国公司的客人们,据说小镇进行了几个月的准备。从我们进入小镇所看到的干净的环境,各家窗台上栽种的美丽的鲜花,从晚宴上摆放的各种当地产的红、白葡萄酒、啤酒和果汁,从奥方服务人员微笑的脸上,和她们不断地端上来的丰盛的食物中,从晚会上奥地利人演出的各式精彩节目中,从迎送我们时小镇上的管乐队所演奏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和人们所展现出来的热情中,看得出来奥地利方面为我们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所给予的重视和精心。 晚宴的现场是在圣莱奥哈特镇上的一块有着不少参天古树的场地上进行的,它向我们宣示了这个小镇的古老历史,小镇居民脸上洋溢着的喜气和微笑,告诉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周到和自信。不是嘛,从临时搭建的可供六、七百人同时就餐的“宴会大厅”,从外面调来的流动男女卫生间,从在一旁悄悄待命、备而不用的消防车,从冰琪琳、巧克力、瓦豪生产的红、白葡萄酒以及中、英文图书的销售摊点,所有的服务都井然有序,训练有素,他们还有什么应该想到做到却没有想到做到的呢。 (三) 都说德国的日尔曼人做事很认真,也很刻板。其实奥地利的日尔曼人也一样。认真做事是好事,在原则问题上刻板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正因为他们做事认真细致,才把许多事情做到极至,才有驰名全球的施华洛士奇水晶世界,才有梅尔克修道院这样令人惊叹的巴洛克式的精美漂亮而又恢弘的建筑。 奥地利的日尔曼人做事刻板,我是亲见的。一天中午,我们在一家中餐馆吃完饭后,一些人又抓紧时间购物,个别人购物乐而忘返了,大家都坐在大巴车上等着,夏日午后的维也纳还是挺热的,车在太阳底下晒着,30多号人在大巴车里头蹲着,如同享受着桑拿干蒸,车里闷热难耐。导游多次请求司机打开空调,让大家能凉爽一些。可司机怎么也不干,说是政府有规定,停着的车子不能打开空调,否则,会遭到警察的干预和处罚的。难道不会变通一下,开着车兜个小圈子,打开空调让大家凉快凉快嘛。司机说不可以这样做,断然拒绝接受我们的善意提醒,大家只能在车上集体桑拿。奥地利的司机就是如此刻板地执行着这些规定,虽然他自己也热得不行,可就是不开空调。 住在维也纳希尔顿酒店的时候,有一天凌晨三点钟,接完国内打来的一个电话后,就怎么也睡不着了。我干脆起身走到窗前,想透过玻璃窗看看维也纳的美丽的夜景。我住的房间临街,当我眼睛朝街上看时,我看到空荡荡的大街上有一辆车子,老老实实地在等红灯,我心里想,日尔曼人做事真的够刻板的了。这半夜三更的,街上没有别的车辆在行驶,还管它什么红灯绿灯呢。这么守规矩,应该是个别的例子吧,日尔曼人都能这样吗?这辆车能这样,别的车也能这样吗?车能够这样,行人也是这样吗?我学着日尔曼人的认真劲,在窗前整整站了50分钟,看到无论是东西向还是南北向的汽车、摩托车以及行人,都无一例外地规规矩矩地自觉等着红灯。我服了,我也明白了,这就是日尔曼人的认真精神和对制度的刻板态度。不过,我倒是觉得,在做事认真的精神和对原则对规章的“刻板”态度上,我们不妨向人家学一点也好。 虽然“刻板”,但不乏创新,丝毫也不影响他们创造性劳动的发挥。 去过奥地利和瑞士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山景很漂亮,风光也很美。美在哪里呢?我以为美在森林植被好,树木和草场相间,加上红色屋顶的小别墅点缀期间,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欧陆风情的山水画卷了。别小看了森林和草场相间的做法,它既美化了环境,又改善了气候,而且还具有森林防火的奇妙功能,更加宝贵的是它让出了土地来建设奥地利人喜爱的那些能风格别致、样式各异的漂亮的尖顶小红楼。 萨尔斯堡是奥地利著名的宗教和文化圣地,城内有许多中世纪以来的巴洛克式的美丽建筑。萨尔斯堡也是一个重要的产盐区,这里的哈雷恩盐矿(Hallein)生产的岩盐,几百年来曾经销往欧洲的许多地方。这座由一个大主教统治的城邦,正是用从盐里获得的丰厚利润,建设了这座中世纪的美丽城市。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这个哈雷盐矿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就已经渐渐停止生产了,但他们没有简单地关闭盐矿,经过一番策划改造,他们把这个本该废弃的古老矿井,和这个城市中世纪的巴洛克建筑一样,拿来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旅游。你如果参观过哈雷盐矿,坐小火车进到过矿内,滑过它那有惊无险的长长的木梯,坐船渡过了它那地下深处的“死海”,看过了在“死海”两岸岩壁上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古时候矿工采盐的艰苦的劳动场景,你就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奇思妙想,不得不惊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劳动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就因为这个破旧盐矿改造的旅游项目,就足以让每一个到萨尔斯堡旅行的外国客人在那里多呆上半天,而一个外国客人多呆半天的费用少说也得1000元的人民币,萨尔斯堡每年有上百万的游客,算一算吧,这是多大的一笔收入啊。在经营和效益的问题上,谁能说这些奥地利的日尔曼人是刻板的呢。我怎么也看不出他们在原则和制度以外有任何刻板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