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旭日不阳光 发表于 2016-2-17 16:25:50

【薛旭日散文】洩湖赶集

                                       
    洩(ye)湖镇位于蓝田县西川地区,是白鹿原下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关中古镇,这里曾经是古长安东去出陕的必经之路,向东过蓝田县城走蓝关古道,即可入楚。    洩湖镇共有三条街道,主街道是随着过境路的迁移而变化,虽然街道都没有具体的名称,但是老洩湖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在哪儿,例如:水渠沿子、大铺子、老街道、银行门口、西头、公社门口、菜市场、牛市等等。    如果从功能上来划分,老街道基本是卖五金杂货、镶牙、家电修理等,老街道承载着整个镇子的历史变迁,从明清到八十年代,成排的合作社门市部、中药铺,现在已经搬迁或者关门。最东头原来有一个牛市,如今已经被规划为宅地基,牛市对面就是老戏楼,经过修缮如今还在沿用。    中间的街道是现在的主街道,最是红火,从东至西依次为菜市场、服装布匹鞋帽店、邮局、银行、小吃熟食摊、水果市场、镇政府、苗木农具市场。    随着过境路的南迁,沿省道两旁兴起很多商铺,主要经营饭店、家电、汽修、建材等,这是第三条街道,最年轻的的街道,布局新潮,路灯、绿化带装点一新,复古的汉白玉牌楼上篆刻着“洩湖”两个大字。    如果说老街道承载着古镇曾经的辉煌历史,见证着古镇的发展与变迁,那么新街道就是古镇新貌的代言者,向路过的人们展示着古镇焕发的新风尚。    在街道西头银行门口卖豆腐脑的老两口,大约七十岁左右,依然坚持出摊,他们最早是挑着担子游卖,一头挂着用棉被包裹的豆腐脑瓮,一头挑着木质的调料架子,后来随着年龄增大,只能用三轮车推着在街道固定出摊。打开豆腐脑瓮盖,豆香扑鼻,加上咸菜丁、香椿末,勾上一勺油泼辣子,最后浇上秘制老汤,等待的食客早已是垂涎欲滴。    大铺子对面的王记粽子,从祖辈手里传下来的手艺,粽子个大,糯米粘度高,分为红糖和大枣两个馅儿,夏天吃凉的,冬天吃热的。老板是一个瘦高个子的男人,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大褂,格外讲究,看着干净卫生,不时的吆喝着,招呼过往的行人,经营了至少有三五十个年头。    邮局的邮筒已经看不到了,邮局的主业已经转为储蓄。邮局附近铁匠铺时常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这里经过的孩子们都捂着耳朵。如今各种工业品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手艺,这里寂静了许多。    照相馆记录着岁月的变迁,镇上的两家照相馆包揽了镇子里所有的照相和摄像生意。记忆中的第一张照片是在老街道的一家照相馆照的,现在早已关门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街道也兴起很多新手艺人,一个热爱钻研的青年,从体校毕业后,转行学习了手机电脑维修,后来便在家门口开设了电子产品维修的铺子,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厚道的人品,深受街坊邻里的称赞。    平日街道里人并不多,只有集镇单位和街道里开店铺的,来买东西的也都是镇子附近的村民。每逢农历的三、六、九有集,一年中的大集有三次,分别是农历三月初九、四月初八、腊月一整月,尤其在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前一天达到顶峰。    三月初九会是洩湖街道的古庙会,农历的三月,关中地区还没有完全从冬天的寒冷中走出来,土地还未解冻,麦苗刚刚起身,还未到庄稼人忙碌的时候。恰逢这一天,镇子附近的乡亲们就会搀老扶幼,奔赴街道。让原本萧条的街道,变得格外热闹,大街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叫卖声、吆喝声、小孩的啼哭声、大人的训斥声,交织在一起,原本十分钟就能走完的街道,现在挤到头需要一个小时。    四月初八的会,也叫农忙会,以前附近的村民都来购买夏收所需的农具:扫帚、镰刀、木锨、锄头,这里应有尽有。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买卖农具的人都少了,这个时候,临近夏天,人们大多会选择的集上买凉席、竹门帘、风扇、空调等避暑物品。    压轴出场的要数这腊月天的会,是一年中人气最旺的会。每到年关,都是赶来买卖年货的人,到了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成了满天集。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是在洩湖进了腊月便是年。川下、岭上、塬上的人都会潮水般的涌向街道,总有买不完的东西,总会遇到很久不曾见到过的同学、朋友、熟人,不免要多寒暄几句,让原本拥挤的街道,变得更加缓慢了。    腊月的洩湖街道被延长了几倍,商贩们自发沿着道路两旁一字摆开,为了占据一个有利位置,会在很早的时候,用石灰或者油漆,写下一个大大的占字。    赶集的人,会在一大早从家里出发,去街道采买年货。到了中午时分,会在小吃摊上对付一顿,就着两个刚出锅的油糕吃一碗面皮,或者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冒饸饹。饭饱之后,接着逛街道,直到太阳落山后,才背着东西回家,隔日接着逛集,就这样一直重复到除夕。    在外奔波的人们也会在这时候赶回老家,放下行李就马不停蹄地赶赴街道。他们穿梭在街道中间,穿着鲜艳的服饰,留着时尚的发型,与乡里人全然不同,一眼就看得出来。在外辛苦挣钱,就是为了改善家境,到了年关出要更加手大方,为家里购置年货,为老人小孩添置衣物。    除夕这一天,是半天集,街道上以卖韭菜和卖鞭炮的为主,韭菜是过年包饺子的必需品,鞭炮更是新年不可缺少的东西,闻到了鞭炮味,就是闻到年的味道。我们知道在远古时期,先人们是为了用爆竹吓走了一个叫做“年”的猛兽,就这样过年的习俗慢慢流传了下来。    时光荏苒,新年将至,一年又一年,古老的洩湖街道又要喧闹起来了,归乡的游子已经踏上归途,时间的年轮压碎了传统的手艺,但却抹不去记忆的烙印。    冬日暖阳下,走在老街道,恬静安逸,悠然自得,看着残损的椽头,破败的门头,想象着曾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任你来来回回,或走,或停。    记忆中的吆喝声从远处传来,被有心之人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快板流传开来:洩湖街,人很多,有猪羊,有鸽波(鸽子),还有瓜子甜苹果,热粽子,凉饸饹,一吃一喝两块多,买油买米卖炭的,还有么事胡转的。                                        2016年1月19日(农历腊月初十)                                     薛旭日于蓝田

陶然国 发表于 2016-2-17 16:37:48

洩湖镇多年前去过,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小马过河 发表于 2016-2-17 17:32:27

向老乡问好!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6-2-17 19:14: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薛旭日散文】洩湖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