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那个年代

[复制链接]
查看872 | 回复7 | 2014-12-27 2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下李说 于 2014-12-27 20:56 编辑

             代        ------月下李说

      偶尔翻看莫言的散文,是关于电影《卖花姑娘》的记忆,竟勾起我对那个年代的电影的一种回忆。
      那是六十年代初,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五八年的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的决裂,国家的命运进入到一个非常时期,人民处在一种迷惘、饥饿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困难年月,不要说吃得好,只要能吃饱肚子,闻到一些荤腥的肉味,就算天堂生活了。粮食是定量供应,付食要凭票购买,肉要肉票,糖要糖票,油要油票,整天的瓜菜代填充着饥饿的肚腹,再饿了,就吃些豆饼,麸子饼。有人发明了小球藻可以有肉汤的味道,机关单位就全面推广,食堂门前就放了两个大瓦缸,储满着水,水上养着小球藻,绿茵茵的一片,煮了红白萝卜菜,就舀几勺小球藻,那绘菜吃到嘴里真就有那么一股肉汤的鲜味。
       那个时期更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东西,大不了听听广播,有条件的放一两张圆盘式的老唱片,用手摇着听一些旧歌子,一盘听不完,那歌声就变慢了,慢的失去了音调,颤抖的让人难受,又得去摇把,歌声才能恢复正常。所以那时人们唯一能够进入的公共娱乐场所就算电影院,一个月能看一两次电影就算享福的日子了。
      我的父母是在一个省级机关单位工作,叫做陕西省中苏友好协会,那些年月,中苏关系紧密,中国叫苏联为老大哥,什么都要学习苏联,各省都设立了中苏友协的机构,也算省上唯一与苏联有交流的外事单位,由于它的独特性,它便在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设立了一家中苏友协阅览室,除了大量的图书外,后面是一个不大的电影院,能坐几百人,由于有文化交流的渠道,电影院就经常放映苏联及国外的影片,这在当时的西安城是颇有影响的一家影院。由于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电影,特别是首映的新片子,我会兴奋的晚饭都顾不上吃,早早跑去占座位了,我们的座位是在影院的最后一排,那是留给机关内部人员使用的,都坐的是一些家属子女,去的晚了,经常就占不上座,你得站在椅子边上看,记得有几次,全场爆满,连内部座也卖了出去,我就只好爬上楼梯,进了放映室。那是一间不大的房子,留着三个放映孔,父亲也会放映电影,他经常帮着放映,我便爬在放映孔中看完片子。这里的电影是一连放两场的,所以六点多开始,结束就要到十一点了。我就喜欢看电影时的那种感觉,入场时拥拥挤挤地往里走,带着一种快乐和希望,说着笑着坐下来,灯光暗了,人就期待着那方块状的银幕上出现画面,慢慢地你就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让你喜怒哀乐,让你紧张、惊憟、兴奋、欢笑、甚至伤心落泪的艺术与现实的世界里。几百号人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为故事的主人翁担忧、高兴、快乐地拍手又洒下感动的眼泪,这便是艺术的魅力,尽管这些人群中有着饥饿的肚子,但他同样在感动,在兴奋呢,他在理想的世界里感受着现实中得不到的幸福和满足。我也是常常在夜间回家的路上,满脑子的电影世界里的人物,他们时时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那个时期我记得的影片都有:《列宁在1918》《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堡磨坊》《三剑客》《貨郎与小姐》《一仆二主》《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柳堡的故事》《火焰驹》《三滴血》《女附马》《窦娥冤》等等,这些片子几乎陪伴我走过了少年时期。也给那个年代的人们,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元素,尽管人们还吃不饱肚子,但对文化的追求还是很强烈的,这个影院几乎场场爆满,供不应求,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彻底破裂,影片的来源也就慢慢少了,最后不得不停止了演出。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对《桃花扇》和《海瑞罢官》的批判,中国迎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从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开始,由中央到地方,由省市到地区,由文化领域到全国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无不在批判走资派、当权派,而随着运动的深入,阶级斗争的弦越蹦越紧,阶级敌人越揪越多,开始人以群分了,有保皇派,就有造反派,有保皇派的死党,就有和死党对立的新保皇组织,造反派就更多元化了,各种组织不断成立,满街的红旗,满胳膊的红袖章,满世界的高音喇叭、宣传车,都说自己是革命的,是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是忠于毛主席的,就连居民老太太也要参加革命运动,每天都在街道里进行早请示、晚汇报活动,一群人就站在街边的小场地里,手拿红宝书,朗读毛主席语录,又跳忠字舞,手脚不便利,你也得跳,跳的好不好到也无所谓,但跳与不跳就是对革命的态度问题,对毛主席忠不忠的大问题。
      这白天跳了舞,夜里就去一条繁华的街道上,那里灯火通明,商店早就关了门,汽车都走不通,因为这里从下午六点就开始集聚起人群了,人是一堆一堆的,好像有个中心,都围绕着某个主题在辩论,气氛相当的热闹和激烈。这里有学生、有工人、有干部、有居民老太太,总有人提出当前的斗争形势的话题,就有人提出反驳的议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辩论声越来越高,语言也就变得尖利起来,刻薄起来,说急了,就有人动了手,一拳过去,大学生的眼镜就被打碎了,双方便撕打起来,这种场合里是没有人劝架的,都跟着情绪在发泄,被打的是失败者,已经鼻青脸肿了,没有人同情他,倒是那些居民老太太,将那大学生团团围住,呸呸呸!不停的吐着唾沫,恨不得把那唾沫变成石块,把这个该死的家伙砸死才好。这地方,正是这座城市的大辩论场地,天天如此,日日通宵达旦,人到了这里便精神抖擞,异常的兴奋,大脑就特别的活跃,阶级斗争的弦就绷的特别紧,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决心就特别大,一夜下来,兴奋的不得了,第二天见人就学那天的辩论多么得意,辩论的信息就传播开去,这信息的容量很大,能听到中央的小道消息、最高指示、最新的阶级斗争的动向。许多国家重大的消息还没有公布,这里就已经听到了。
      这时还能听到的,就是彻夜的枪声。这枪声就在城东,是一个厂矿企业的集中地,枪声响了一夜,人们都不敢出门,就连屋檐下都不能站,怕流弹飞来,死了都不知道为啥,这种案例也确实不少,好好的走在街上,突然的一颗子弹打中了,人死了,不知道谁打的,也没人去管,只有自家人悄悄的处理了,哭着死者的冤枉,可谁又能为你伸冤呢!那是流弹,死了白死。连着几夜的枪声,城里就有了大的传闻,什么工总司与工联火拼了,打死了不少人,没几日,街里就有了游行队伍,抬着死尸,为遇难者伸冤鸣屈,抬到政府机关的驻地,便静坐了一条街,不吃不喝进行示威,数万人围了几天,搞的一座城市都变得杀气腾腾,也不知最后达成什么协议,这群人就又散伙了,斗争又变了形式,转入另一个阶段。
      就是在这样的斗争环境里,电影好像就没有停过,八个京剧样板戏就轮翻的上演,都与阶级斗争有关,不是打日本就是打国军,要么就是革命队伍里出了叛徒,死了革命志士。几年里,这些电影深入人心,连小孩都能唱几段京腔,单位里组织文艺演出,重头节目就一定是京剧样板戏,这真是一个京剧的时代,谁不唱就不爱国,谁不学就不革命,要学必须照搬,改动了就会被打成反革命,定了反革命,就会死人的。多少年里这个样板戏、这个曲种就统治了全中国。人都知道,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花朵也是五颜六色的,可在这个时期这个有着几亿人的泱泱大国里,花只能是一种颜色,那便是红的颜色,红的歌曲,红的文化,红的思想,红的人类。
       世间任何事物,有生就有灭,有发生就有结束,革命也是如此,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高潮也就那么三四年,慢慢地人们也就烦腻了,人不能不吃饭不睡觉,国家不能不生产不发展,整天你斗我,我打你,几亿人今后吃啥喝啥,就有人要考虑这种大事,赶快的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秩序,工厂复工,学校复课,被耽误的几届学生下了乡,一场特大的政治地震就渐渐稳定下来,余震还是在不断发生,但大的趋势是在好转。也是在七十年代初,红一色的文化领域开始有了松动,有了新的花蕾,别于严酷的阶级斗争的冷峻情感,而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公演,就是这朵花蕾,尽管它也是在讲阶级压迫,但它柔情的多了,动人的多了让几亿中国人号啕大哭,哭的是卖花姑娘的悲惨命运,也哭的是在坐每一位观众自己的命运,哭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数年里人民的悲情、恩怨和压抑而发泄不出的情感,借着这部影片倾泻而出。紧接着就有了台湾歌星邓丽君的柔情似水的歌儿响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各种具有情感性的文化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记得陕西戏曲电影《三滴血》被解放出来,当时还是按内部公演进行的,是在省政府一个大的招待所礼堂上演的,票是赠券,我们早早吃了饭,随父母一同前去,走到礼堂里,座位已经满了,沿墙的走廊上都站着人,我们只能站在后面,眼巴巴地等着电影开演,谁知这片子还在外面跑着,要等哪里演毕,片子才能送过来,整整等了四十分钟,电影演了不到两个小时,礼堂里总是静静的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走动,那么多的人全聚精会神的注视着那块银幕,那个没有色彩的电影,真没想到,就在字幕上出现剧终的字样时,有人竟大声喊出:好、好、好!再演一遍呀!接着全场观众热烈地鼓起掌来,很快,喇叭里就响起工作人员的声音,说这片子还要跑别处,请观众谅解。人们只好散场了。
       这电影我在文革前就看过多次,因故事很普通,也没留下太多的印象,可这次看就大不同了,就特别的重视人物情感的细节,记忆的也特别牢固,尤其是那看电影的场面和气氛至今让人难忘。
      这个时期的电影就慢慢多了起来,影片一部一部的解放出来,《海瑞罢官》《桃花扇》又公演了,但是都做了审查剪辑,人们看了就觉得很奇怪,这些片子原本并没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就会因它而引起中国那么一场大地震呢!是群众的眼光不亮吗?政治觉悟不高吗?但它现在为什么又能演了,难道现在它就不反动了!这些问题老百姓是永远想不明白的,索兴不去想它,还是看你的电影吧。
再后来就有一些片子出来了,但还不是公演,号称内参片,日本电影《虎虎虎》《山本五十六》《啊!海军》《血战冲绳岛》《军阀》《日本最长的一天》以及《广岛之恋》这些属于二战时期的电影,又让人们大饱眼福,也知道了战争的惨苦,人民的灾难是哪般的深重,当人们走出影院时,脸上都是阴沉沉的,也就高兴不起来,一连几天,脑子里都有着电影的镜头。人民总是不喜欢战争的,中国人就更惧怕战争中的那种惨苦,那种撕人心肺的感情创伤,流过泪和血的心,是需要安慰和修复的,人民盼望幸福和安宁,盼望强盛和发达,盼望国富民强。
       随着国家的稳定和经济恢复、发展,科技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人们有了电视、有了录像、有了投影、有了电脑和网络,这个电影的世界就全部畅开了,那种一个院子里摆一台电视,全院人象看大戏一般的场面,就完全定格在历史的片段上了,甚至这种迅猛的发展搞得我们那个时代出生的人,都不知所措,守着电脑,不知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自己的心愿,甚至写就一篇文章都无法发到博客上去,成了现代文盲。那只好自己生自己的气,气自己怎么就出生那么早呢!但又一想,生的晚又怎么会有电影那个年代的回忆呢,自己就笑了,因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哪!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耀锋 | 2014-12-27 22:5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电影的视角写出了那个年代下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演进、欣赏老师佳作!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 2014-12-27 23: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电影一个时代的印记。特别是对《卖花姑娘》放映的时代意义和人们的感情思想分析的很到位!欣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难忘的记忆,只有经历过,才有真切的感悟!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李说 | 2014-12-29 10: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铃兰 发表于 2014-12-27 22:32
此文写出了和电影一起成长的那一代人的心声,也许,人生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电影!

说的好!谢谢铃兰的欣赏!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李说 | 2014-12-29 10: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耀锋 发表于 2014-12-27 22:53
以电影的视角写出了那个年代下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演进、欣赏老师佳作!

谢谢耀峰的欣赏!问好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李说 | 2014-12-29 10: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烟火 发表于 2014-12-27 23:58
一部电影一个时代的印记。特别是对《卖花姑娘》放映的时代意义和人们的感情思想分析的很到位!欣赏!~

谢谢人间烟火的欣赏!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李说 | 2014-12-29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鹿放歌 发表于 2014-12-28 18:29
难忘的记忆,只有经历过,才有真切的感悟!

谢谢白鹿朋友欣赏!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