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脊梁——为乡土作家俞乃思勇于探索乐于奉献锲而不舍的追梦精神点赞
梦 的 脊 梁——为乡土作家俞乃思勇于探索乐于奉献锲而不舍的追梦精神点赞
炎黄子孙的中国梦,是一个气势恢宏伟大壮丽的梦,也是一个艰辛曲折绵延漫长的梦。她的支撑与实现,是需要一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脊梁的。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与希望,就在这脊梁之上。
如果说,经济的发展与富强是中国梦的筋骨与肉体的话,文化的繁荣与进步,便是中国梦的精神与灵魂。没有肉体的灵魂,永远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无着幽灵,没有灵魂的肉体,也只能是一具毫无灵性的行尸走肉。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经济工作,需要千千万万脊梁式的人物;文化工作,同样需要千千万万脊梁式的人物。
执着于文学梦,热爱家乡,对乡土文化孜孜不倦,探索传播三十余载的农民作家俞乃思,便是一个出生于“文革”动乱之中,磨砺于艰苦奋斗年代,拼搏于改革开放大潮浪头的有毅力敢担当的脊梁式人物。
永远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低调务实,厚积薄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平凡处见精神,是脊梁式人物显著特色和难能可贵之处。
我与乃思,是在今年金秋九月,青岛笔会上结识的。他中等个头,神韵恬淡清雅,衣着朴素端庄,为人热忱谦谨,书卷气与浓郁的乡土气息集于一身,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一个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形象。后来得知,他并非乡镇中学老师,而是党的基层文化宣传工作者,著述甚丰的草根作家。不过,老师也好,文化宣传工作者也好,作家也好,都是人的灵魂工程师,并且乃思皆当之无愧。
我虽然大半生漂泊在外,但我的故乡在农村,我的根在农村,我喜欢结交这样的乡村秀才。他们的谦恭内敛,往往蕴含着真正的大学问,他们从青禾绿野带来的乡音乡情和土色土味儿令人感到可亲可爱可敬。
尽管乃思出生之年我恰好高中毕业,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成为情趣相投,推心置腹的忘年交。并且对他了解愈深,愈感到惊讶,敬佩,以至于赞叹不已。万万没有想到,他文弱的肩膀,竟有着比泰山还要重的担当;他恬静的性格,却隐含着冲天的锐气;他不太高大强壮的身躯内,却深藏着如此强悍的追求探索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
他的职业,乡土文化的传播者。他的梦想,乡土文学家。原来是乡土文学家呀!是啊!从鲁迅沈从文,到莫言贾平凹,哪一位不是乡土文学家?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大树的根系。乃思人生的抉择,既传承了老祖宗的文脉,又顺应了先进文化前进的正确航道。因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情趣爱好和养家糊口问题。他选择的人生道路,是一条历史必然之路。
众所周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工作同经济工作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化的百花园中还有死角,文艺创作的烂漫春天里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乡土文化的发展和乡土文学的创作,与广大人民群众随着物质生活品位的提高,引发的对精神生活品位提高的需求,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家在乡村或根在乡村的人们,乡土情结极为浓郁。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对乡土精神产品,包括音像美术和文字等作品的需求,嗷嗷待哺,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健康的精神产品不能及时供应,一些“精神地沟油”便乘虚而入,哗众取宠,占领市场,致使垃圾卖了个好价钱。
面对着这些奇怪现象,一些有良知,有见识,有作为,敢担当的人们是不会坐视的。于是,那些勇于抵制“精神地沟油”,对精神文明阵地的顽强坚守者;那些埋头基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践行者;那些同最底层的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和草根作家,为明是非,辨美丑,分香臭,传递正能量,追求真善美,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地做了大量艰苦深细的工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众多的,为振兴和繁荣乡土文化埋头苦干,甚至拼命硬干的人群中,乃思当是佼佼者之一。
一九八三年,乃思年方十七岁,正值多梦的年华。他在当地的《繁昌文艺》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同床共乐》。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常有作品见诸报刊。这个出身贫寒,志趣高雅的农村青年,开始走进自己的文学梦和事业梦,踏上了勇敢追梦的漫漫征程。
如今三十二年过去了,当年血气方刚的小青年,如今成了一位年近半百,成熟稳健的中年人。回首既往,拼搏的道路是曲折的,艰辛的;看看眼前,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骄人的;展望未来,他的追梦精神,依然充满顽强奋斗的激情和自信。
三十二年来,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笔耕不辍,在各大媒体、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得文学比赛奖项,并出版了七部个人专集。由他主编的《行走孙村》,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山图书奖。与此同时,他还先后被芜湖市作家协会、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和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吸收为会员。由于他勤奋的工作精神和出众的写作才华,他当选为芜湖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被聘为《皖江晚报》特约记者、中山文学院编辑部特约编辑、《芜湖青年》编辑部主任和《孙村商界》执行主编。
除了七部专集,众多的奖项和一系列的头衔之外,标志着他的文学创作日臻成熟的是,其作品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他生长于农村,热爱农村,熟悉农村,更能品味农村生活的酸辣苦甜,喜怒哀乐。因此对于乡土题材,他总是能够信手拈来,涉笔成趣,自然成章。那一幅幅田园生活画卷,那一场场“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田园意境,无不洋溢着泥土味、五谷味、汗水味,无不展示出家乡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读后自然会牵动读者内心的情感涟漪,会自然勾起读者对往事的回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娴熟的笔触,深邃的思想,真挚的感情,浓郁的乡土气息,幽默生动的语言,充溢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因而动人,感人,抓人,颇有魅力。
他的作品往往以小及大,从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推及到对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前景与希望。从而,把自己的文学梦、事业梦,同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谓胸襟不俗,难能可贵。凡次种种,足以说明,乃思在圆自己的文学梦上,向前跨越了大大的一步。
他的文学梦和事业梦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事业梦为文学梦增砖添瓦,文学梦为事业梦铺路搭桥。三十余年来,他坚守在乡镇基层的文化宣传岗位上,立足孙村,放眼全国乃至世界,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摇旗呐喊,更为家乡的文化传承耕耘播种。可谓倾心倾情,竭尽全力。做了大量实事好事,有着深远意义惠及子孙的事。
他政治敏锐,胸襟开阔。深深感到,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固守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是行不通的。打铁须得自身硬,闹海理当水性强。为了增长见识,放开眼界,他毅然决定,自费赴京培训,为自己充电,并把目标锁定在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企业文化策划,亲耳聆听中国著名企划大师授课。经过清华“文化”洗礼,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思维,体会颇丰,受益匪浅。
他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本职的文化宣传工作外,还创建了农民工图书馆,创立了渔家傲文化传媒机构等。可以这样说,为了家乡孙村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了父老乡亲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了传承家乡孙村的乡土文化,为了向世人推介自己可爱的家乡,他已经到了不遗余力的地步。
在京培训期间,他扣开了清华大学团委的大门,向接待他的团委副书记赠送了两本家乡杂志《芜湖青年》和《孙村商界》,该副书记回赠他典藏书籍若干。他专程拜访了文化部著名翻译家赖育芳先生,这并非是他与赖老的初次见面。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苏州颁奖大会的领奖台上,他的“草根文化旅游丛书”《走进孙村》,赖老的东渡扶桑的文化苦旅《我的日本情节》同时荣获第二届中山图书奖。当时,乃思向赖先生赠送了《孙村商界》特刊,赖老则已自己十几本译作回赠。这可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啊!既推介了家乡,又结交了良师益友,同时丰富了自己图书馆的收藏。
推介家乡,是他念念不忘的事情。无论外出开会,还是友人聚餐,他都要叙说一番。在青岛笔会上,在大会上做的简短发言,他讲的主要内容是孙村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一次和朋友聚餐,他用土得掉渣的孙村乡音,向朋友热忱真诚地介绍孙村厚重的历史文化,发达的乡镇企业,醇浓的风俗人情。热爱家乡,推介家乡,宣传家乡,已经成为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习惯,已经形成了自然。
不仅推介宣传,而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不忘身体力行,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进一份绵薄之力。例如,从北京清华培训归来,他把学到的企划知识用于实践。以“赵老根:芜湖的刘老根”为切入点,为繁昌县五华山旅游公司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策划。一时间,国内很多投资商提出与该公司合作开发五华山旅游项目。
就拿他已经出版的《行走孙村》等七本专集来说,既是他三十余年来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也记载着他打拼事业的艰辛足记,同时也可以说,是真实记录家乡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变迁与发展的“史记”。当我们查找一个乡镇的历史,来验证一个地区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发展时,乃思立足孙村,放眼世界,由小见大,三十余载的艰辛努力,其意义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乃思既没有显赫的家庭环境和人脉背景,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学历文凭。他出身贫寒,几代务农,初中毕业之后,在家乡窑厂当了一名拓坯工。他,就是由一个拓坯工走进文学家的殿堂,并取得事业上的辉煌的。他的成长道路再一次证明,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中国真正的脊梁蕴藏在民众之中。
我们还是看看他自己对自己“三个十年”的总结吧,其中应有不少教益和启迪。他是针对自己的文学梦而言的,我们不妨举一反三。
他文学追梦的第一个十年,从八三年处女作《同床共乐》问世开始。他称之为“心怀发稿梦”的十年,这也是他为自己的文学梦奠定坚实基础的十年。“十年磨一剑”,这一老一代文学家的至理名言,在乃思身上得到了真切体现。著名文学家散文家梁长峨老师说得更深刻,他主张圆文学梦,要有“用一根针,去挖一口井”的精神。这种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的精神,在乃思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因为他有这种精益求精,矢志一恒的写作态度,他的一篇篇稿件才能频频成功见諸于报刊,并获得多种奖项。做一件事情,打基础就要用十年,这对那些急功近利,性情浮躁的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乃思却是一个求真务实的人。
他文学追梦的第二个十年,从九三年起始。他称之为“心怀出书梦”的十年,这也是他为自己的文学梦再上新台阶的十年。有了坚实的基层,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继续前进,有险阻也有辉煌。往后退缩,坚实的基础也会土崩瓦解,十年努力有可能毁于一旦。他犹豫过吗?犹豫过。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挺直腰杆继续前进。
在市场经济的冲刷下,文学道路曾经变得愈发崎岖坎坷,很多人中途改弦易辙,弃文从商。文学梦是一个清苦的梦,耐得住寂寞的梦。她可以和事业梦交融,却很难与发财梦联姻。他曾经彷徨,曾经有过迷茫的痛苦。是啊,凭他的才干和拼搏精神,在商界也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他的同乡伙伴,如今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的并不鲜见。
但是,人各有志啊!夜深人静,他在反复掂量。自己能丢掉对文学梦的一腔痴情吗?自己能改变自己的初衷吗?“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作家,我的生命,我的根就在孙村的沃野上。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里乡亲的一颦一笑,既是我须臾不可分离的创作源泉,也与我的人生心心相印,息息相关。我熟悉农村生活,关注农村发展,更能真切品味农民的喜怒哀乐。我的根必须深深扎在那里,我的文学梦才能枝叶繁茂,我的生命才能欣慰甘甜。”
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应当不顾风雨险阻,奋勇向前。文学梦不仅不能放弃,退缩,而且要有新的提高,新的发展。出书,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对前十年努力的成果进行盘点总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力争在坚实的基础上,文学追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有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七本专集陆续问世,并得到社会认可。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任玉玲称赞乃思“泥土文学”为记载地方人文历史、传播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毛主席生前的卫士田文玉、陈长江、王明富三位革命老人得到乃思赠送的《行走孙村》之后,欣然联名题词:“农民作家著华章,草根文化绽奇葩”。《光明日报》记者,画家郭红松为其绘制人物素描,以示鼓励。
他文学追梦的第三个十年,从O三年起始。他称之为“心怀深造梦”的十年。如果说第一个十年是打基础,第二个十年是再上新台阶,第三个十年是自身文学素养和内涵进一步提高和升华。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质,第一位的当然是实践中的历练。其次便是广泛的阅读。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中外文学、中西方哲学、世界历史,以及心理学、美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以及各种宗教图书等等,以此提高自己,来适应文学梦的要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他家藏纸质和电子书籍上万种。他的生活,除了置身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火热的农村生活之中,接受耳濡目染,便是埋在书堆里,广泛吸收各种精神营养。大有“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书”之慨。
俗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提高自身素养的第三个途径,就是接受专门的培训深造,广交雅士名流、良师益友。这些,前文已提及,不再赘述。
路漫漫其修远兮,三个十年的苦与甘!在乃思三十余年的追梦拼搏中,我感到蕴含其中的三股劲儿和一种精神,尤其值得赞叹。一是他的犟劲儿,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犟劲儿,他才在追梦中能他人之所难能;二是他的韧劲儿,正是他这种矢志一恒的韧劲儿,他才在追梦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是他的拼劲儿,正是他这种一往无前的拼劲儿,他在追梦中,才把一个个困难险阻踩到脚下,披荆斩棘,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散发着沃野清馨的,灿烂的乡土文学之路。一种精神,便是他热爱文学,热爱家乡,热爱父老乡亲,并乐于为之倾情奉献的孺子牛精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说一件小事吧!青岛笔会归来,他给我发了个短信:“郭老师,这次会议我收集到两大捆书。为了给图书馆节省二百元托运费,我硬是把它提回来了。手指都勒出了血。”
为了区区两百元让自己的手指出血,也许有人认为不值得。可是,在一个“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民眼里,二百元,包含着多少心血与汗水啊!在一个农民作家眼里,这不仅仅是两百元的问题,而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一分责任,一种感情。
近闻,受乃思的熏陶,他的读研究生的女儿,同样酷爱文学,大有父风,颇有造诣。父女同追文学梦,当传为佳话。
乃思既往的三个十年是辉煌的,感人的。但是,学海无涯,艺无止境。他尚在盛年,我们期待着他一个又一个更加辉煌的十年不断出现。
下面,我们用乃思的一段心灵独白来结束此文吧!让我们再回味和感悟一下,这位中国梦的脊梁式人物,这位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和农民作家的风貌和情怀吧:
我和孩子各自梦圆,昭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真理: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是我们新老两代人的幸运。时代的变革,为我们注入了拼搏向前的强大动力;国家的复兴,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大好机遇。在这个全体国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壮丽征程中,只要你拥有进取、豪壮、激情、拼搏的品质,就一定能够抓住每一个让人生出彩的机会,推动梦想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面对孙村的山水,孙村的父老乡亲,我总是充满激情,以致无法丢下笔来。经常是凌晨1点左右起床写至早晨上班,坚持不懈地用手中的笔,继续讴歌美好的生活。但愿:生命化作缪斯情,百倍奉献孙村镇。
2015年10月22日于西安融侨城
值得学习的余乃思老师,向两位老师致敬并问好! 热爱生活 发表于 2016-7-30 17:41
值得学习的余乃思老师,向两位老师致敬并问好!
谢谢,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