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现代戏
本帖最后由 山色葱茏 于 2016-6-20 13:27 编辑时代呼唤现代戏 赵春晓 沈洪一怒出院去, 约同鸨儿卖奴身, 赠媒的银子三百两, 鸨儿得了一斗银, 王八鸨儿定巧计, 一封假书骗奴身…… 这是秦腔《玉堂春》中苏三的唱词“打发公子出院门” 里的的几句。电台、电视台播放率相当高的。演员唱的好,乐队伴奏也很有气氛,但我常想,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样的戏是否很合适? 还有: 我周仁并非是忘恩义, 为救兄我献他妻, 这话儿向兄也说得去, 我哥哥他必不怪我的…… 这是秦腔《周人回府》《悔路》一折周仁的唱词。 还有: 贤爷莫把亏欠表, 难道说我杨家无有功劳, 我杨家投宋来不要人保, 白龙马银战枪自挣功劳…… 这是《杨门女将》中杨延景的唱词。 还有: 怨气腾腾三千丈, 屈死的冤魂怒满腔, 可怜我青春把命丧, 咬牙切齿恨平章, 阴魂不散心惆怅, 口口声声念裴郎…… 这是秦腔《游西湖》中《鬼怨》一折的李慧娘唱词。 这些唱词或凄楚哀怨、余音绕梁,或荡气回肠、气冲牛斗,三秦父老耳熟能详。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本戏、清唱,大概离不了这些。不少人认为这些好像就是国粹,但我总觉着除了这,还是这,未免有些单调,有些陈旧,周仁、李慧娘、苏三们还能引起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年的共鸣? 我这话其实是当代戏剧史上的一个老话题。“文革”中,传统戏受到极左路线的严重冲击,被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的罪名而批判。此后,一律停演,继而兴起的是“样板戏”,然而样板戏剧目并不多,1977年传统戏恢复上演,由于人们久违了传统戏,特别是好多50后60后没看过传统戏,传统戏红极一时,但很快就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主要指本戏上座率不高)。据说秦腔传统戏有两千多个剧本,但能满足现代人口味的有多少?近年常常出现观众没有演员多的情形。后来的现代戏《祝福》、《洪湖赤卫队》、《于无声处》、《西安事变》等唱段也叫人心潮澎湃、百听不厌,只恐这些本戏现在拿出来演,上座率也不会太高——熟悉之处无景色嘛!几年前网上观看了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毛泽民在新疆》,叫我至今回味无穷,该剧以倒叙和闪回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毛泽民在新疆的革命岁月,尽管主演姚治华我从来都没听说过。我有时骑摩托或走路时还哼其中的调子。 以“帝王将相”论、“才子佳人”论扼杀传统戏,大力推广“样板戏”,严重破坏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性,严重违背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戏剧的发展的方向应当是有继承的发展,创作出更多反映现代生活的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作品。 鲁迅先生在《门外文谈》中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是文学家,是‘杭育派。’” 谁现在还喜欢“杭育”?《门外文谈》中鲁迅还说了如果周朝没有《关雎》,现代如果有人写出《关雎》,“我看十分之九是要被编辑者塞进字纸篓去的”。 这些年来,我们的戏剧演的传统戏太多了,动不动就《玉堂春》、《周仁回府》,并宣称多么经典,我们拿明清几个才子的“杭育”来品味,我们也太“杭育”了吧? 礼泉县这几年在小戏创作演出方面做的就很不错。最突出的人物是蔺志顺老师,2013年,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编辑的陕西戏剧文化作品集《蔺志顺剧本专辑》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辑选其剧本28部。其中《范紫东》、《饿死牛》、《二十五孝》、《梁秋燕改嫁》》、《田寡妇开店》、《老村官》、《还账》、《生死状》、《赌棍杀娃》等剧目脍炙人口,为人称道。 去年礼泉县喜获文化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戏之乡”殊荣,这也是陕西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区。 该县上世纪70年代即被省文化厅上授予“小戏之乡”称号。近年来,该县小戏创作方兴未艾,去年创作小戏剧本50多个。近期活跃在舞台的有现代秦腔小戏《迟来的爱》、《飞凤家喜事》、《慈母心》、《婆婆妈妈》,现代眉户小戏《春艳》、《夕阳情》、《老大背母》,弦板腔小戏《送羊》等,获得中省市多项大奖。今年春天,县文化局2016年送文化下乡小戏专场演出在我村举行,演出现代小戏《飞凤家喜事》、《春艳》、《迟来的爱》等,充满现代人生活气息的剧情,演员清脆的嗓音,精湛的表演,在现代化的新式永久舞台,现代化的灯光音响配合下,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群众说:“这些戏都切近咱们的生活,真能教育人。” 不过,礼泉县现代大戏创作相对滞后,我们期待智能之士的出现,当然,包括全市、全省、全国范围内。http://bbs.cnwest.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3/07/114842bldj8ah8x5elw5sh.jpg.thumb.jpg
补充内容 (2016-6-23 09:24):
作者简介:
赵春晓,男,生于1959年9月,礼泉县昭陵社区赵家村人,昭陵初中语文教师,副高级教师职称。曾在陕西《支部生活》、《共产党人》、《法制周报》、《咸阳日报▪古渡副刊》、《陕西农村报》、礼泉... 本帖最后由 山色葱茏 于 2016-6-23 09:28 编辑
作者简介:
赵春晓,男,生于1959年9月,礼泉县昭陵社区赵家村人,昭陵初中语文教师,副高级教师职称。曾在陕西《支部生活》、《共产党人》、《法制周报》、《咸阳日报▪古渡副刊》、《陕西农村报》、礼泉《西张堡人》、发表过小说、散文、小品文等。又在一些文学网站发表过作品。
家中有九亩地,节假日、放学后要侍弄,写作时间有限,常有作品“烂尾”在日记本中。然总有那么一些发表欲望。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昭陵社区赵家村
我周仁并非是忘恩义,
为救兄我献他妻,
这话儿向兄也说得去,
我哥哥他必不怪我的……
感谢朋友点评,问好夏安。 契易英 发表于 2017-1-2 18:02
支持~~顶顶~~~
感谢朋友支持,遥祝冬安。 欢迎赵春晓老师
一点时间不能上网,迟复见谅 文字配上照片——一幅一人独坐堂席的照片,竟使“时代呼唤现代戏”颇有了独具的深意
欣赏了
问好 杨力溪 发表于 2017-1-5 23:00
欢迎赵春晓老师
一点时间不能上网,迟复见谅
感谢杨老师,遥祝冬安。 杨力溪 发表于 2017-1-5 23:08
文字配上照片——一幅一人独坐堂席的照片,竟使“时代呼唤现代戏”颇有了独具的深意
欣赏了
问好
一人独坐也是巧合,谢杨老师。 近来发现有朋友点评,却没有回复窗口。 敢闯国 发表于 2017-1-10 17:31
好帖还是要收藏,请继续
感谢朋友,遥祝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