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老土散文】擀面
今年中央电视台九频道播出了一个纪录片,片名字就叫做“面条之路”,该片详尽地描述了面条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发展之路,只是发源地之争还没有准确的定论,可能面条还是舶来品呢。 小时候举国贫穷,家境就更不用说了,白面做的面条是奢侈品,高粱面、棒子面、混合面是主食的中坚力量,所以提起“擀面”,那可是件欢喜的事情呢,因为只有用白面(可不是鸦片)做面条才能称为擀面。 也许是穷人(那个年代都是穷人啊)的孩子早当家,不是吹牛,十三岁便学会了擀面。什么宽面、细面、旗花面,什么燃面、汤面、糊涂面,那可是样样精通。 记得五六十年代,西大街上有家面馆叫“苗老二”,以油泼面而著名于古城西头,与对面的“大麻子”馄饨馆相映生辉,是那个年代人人向往的去处。只是可惜没有机会去“苗老二”吃上一碗油泼面,就发生了自然而来的“灾害”,从此与白面无缘。 日后下得乡去,又见识了几样面食的精华,却是城里人看不到也吃不到的。第一样是用包谷面(玉米面)做的面条,号称煮条子,做法很简单,用开水烫面合成团,放凉后用小擀杖擀成一指厚的面饼,用刀切成一指宽的条子,大铁锅水烧开,将条子下锅大火煮开即熟捞出,热吃就浇上酸辣汤,凉吃就拌上醋、盐、油泼辣子,条件好的人家可拌入点豆芽口感更佳;第二样是用白面(小麦面)和面,用床板大的案板揉面,用两米多长的擀杖擀面,用菜刀犁面,面条细如韭菜叶长如丝带,大铁锅煮面开锅捞出,放在地上的一个大瓦盆里,用两尺长的筷子挑起,人也随面条慢慢地站起来,面条一直挑高过头顶但下端还在瓦盆中,初次看到真有些震撼呢。听说这是当地新媳妇进门的第一道试题,可见白面条在当年是多么的风光啊。 日后招工进厂,至今还对一种面条念念不忘。那时的每月粮食定量里差不多有40%都是粗粮,那个年头吃粗粮只是为了充饥,不似现今人们把吃粗粮看作是健康食谱。于是,工厂大食堂里便出现了一种叫做“钢丝面”的面条,大概是用包谷面混合上不知什么添加剂(那时没有食品安全法也不知那种添加剂有无副作用),用压面机压成圆圆细细长长的面条,因为有些硬度便称为“钢丝面”。一大碗钢丝面浇上一勺酸辣汤,连嚼带咬藕断丝连地咽下去,再喝口酸辣汤,还真是挺香!只是这种面条不好消化,放到现在这个年龄可能吃一碗就得肠根阻了。 日后改革开放,白面(听说吃毒品的也多了起来)慢慢多了起来,各种各样的面条都有了品尝的机会。除了不愿意吃什么意大利面条外,全国各地的面条差不多都吃过了,要说色香味俱全者还是首推晋陕,至于江南的所谓浇头面实实地不敢恭维,偶尔在鱼米之乡吃上两回或许是一点情趣。 山西的刀削面、一根面、猫耳朵,陕西的哨子面、油泼面、旗花面、嘛食,做法朴实简单,口味举世无双,不是南方那些花哨好听的面食能够比肩的。 近年来东洋面食大举入国,以方便、营养、鲜美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可是要比起传统的中国面条来,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陕西吃面首推西府,再推省城,岐山臊子面、扶风臊子面、西安臊子面,有辣有酸有鲜堪称一绝,过了渭南面条就都是酱油汤无特色了。 今年在家里给老母亲做寿,咱做酒席那可不是吹的,长大了烹调手艺渐佳,已经不是普通的厨师能够比的上了。只见左手刀右手铲,鸡鸭鱼肉煎炒蒸煮,不一会便做出二十几道菜来,最为得意之作当然就是手擀面了,细如丝、长如帘、白如玉、意绵绵,终于有机会为老母亲擀上一碗长寿面,以尽孝心。 当然,我也趁机吃了一碗。其他人都吃米饭!可见擀面的礼貌规格是多么的高档。2012-2-5于西安
洛沙 发表于 2017-1-9 23:43
谢谢洛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