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香颖 发表于 2017-5-7 12:01:47

回家再过原味年


   回家再过原味年

                  宝鸡市陈仓区郑香颖
久居城中好多习俗早已忘却,今年腊月二十八我们全家一起回到了老家县功过年,再次感受了原味年,回味了我们地方过年的习俗。
其实过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就开始了,叫过小年。这一天,烙灶干粮,灶干粮其实就是我们长说的烧饼,只是这一天的烙饼要先献给灶神爷,送前一年正月初一早上接来的灶神回娘家,希望她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到了晚上才能吃,烙饼时比平时讲究些,里面要加多种调味品,如盐、五香粉、核桃、芝麻等,烙时先擀好饼,还要在上面拓上各种花纹,样子好看,吃起来香脆无比,是孩子们喜欢的口味,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
三十除夕,辞旧迎新,结束这一年的生活。上午贴新对联、放鞭炮宣告过年开始,下午上坟烧纸钱,祭告先祖,我也跟着去了,但是送了一束鲜花,晚上全家人聚在大炕上吃着年夜饭,饭后婆婆要领几个孙子去抱春树,说是连抱三年能长高,一直听说但没眼见,我也跟着去看,婆婆认真地教孩子们嘴里念叨着“春树春树摇摇,你长三年盖楼房,我长三年变婆娘”把孩子们惹得大笑,儿子还打趣地问道我长三年变什么,我说变小伙啊。他们就像做游戏一样随和着奶奶、嬉笑着、打闹着;我在笑这种长高方式的同时也想着乡民们最原始、最质朴的愿望。然后一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包饺子,包好饺子一般放到大年初一早上吃。对了该发年钱了,年钱就是压岁钱,孩子们将各自的年钱随意塞在兜里各忙各的,我们小时候叫垂腰钱用来垂腰压岁,期望长大,睡觉时大人一再叮嘱要放在枕头下来压岁,这是我们那个时代对年钱的渴望和在意,他们才不在乎呢,诡秘地笑着看电视去了,剩下我们大人了,兄弟俩陪老爷子掀牛九牌,我陪婆婆聊天听她讲村里奇奇怪怪的故事。
正月初一穿新衣走新路、跳柏朵火、走访本家叔伯、进庙烧香叩头。正月初一一定要穿新衣服,小时候,我们期盼过年,期盼穿新衣服,早上一起来穿上大人们事先准备好的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新衣服、新鞋袜那种惬意与舒心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现在的孩子才不稀罕新衣服呢,但是 这一天必须穿件新的衣服或鞋袜,开始新的一天和新的一年,先在柏朵火上跳过以辟邪除祸;然后看香请灶神娘娘从天宫回来,再敬土地神,放鞭炮然后才能吃早饭。其实公公和婆婆凌晨就出门了,原来是去北宫庙烧头炷香去了。北宫庙是唐时为长孙皇后回娘家修建的一个驿馆,长孙皇后的娘家就在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驿馆现在一举多用,成了当地著名的佛道合一的所在,听婆婆说抢到头炷香就能就能抢到头等福,大多是祈愿祈福,这个一般要凌晨三四点就要去,且越早越好。我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初二到初十走亲戚。一般,初二要去舅家或娘家磕头拜年。婚后有孩子的是外甥给姥爷姥姥舅舅磕头拜年,没孩子的或新娘都要回娘家给父母磕头拜年,现在只剩小小孩还磕头,其他人都略了这点只有拜年这个程序了。到了初三初四开始走访姨亲、朋亲、姑亲和一些老亲戚,拜年大多拿糕点一类,一般四色礼(即四样东西);到了初五六以后才开始回亲也叫送灯笼。一般是舅舅给外甥送,但是大多凡是来磕头的亲戚都要回亲或送灯笼过去,一般拿麻花提灯笼。我们初二、初三招待亲戚,因为有老人,所以老外甥小外甥过堂一样从早到晚一拨接一拨,天黑时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初四去外甥家给小外孙送灯笼,初五逃也似地匆匆赶回城里晚走我娘家亲戚。
还有初五要炸穷土、塞穷眼。这一天早上要 打搅团,还要打很多,除了吃还要用来塞穷夫棱即有眼或缝隙的地方都要抹上搅团塞住那个眼即塞穷眼,希望不再贫穷,还要把从大年三十扫的土类垃圾集中起来放在十字路口,中间点上大炮来炸,希望炸飞穷土,过上富裕日子。
过了初十不再走亲戚了,就等着过十五、耍社火、闹花灯、过元宵节了。过去村上有秋千、锣鼓可以自娱自乐,或是组织高跷、扭秧歌、耍黑社火(一般在晚上表演)或看电影来乐呵,现在电视、电脑、游戏进入人们的生活,社火这些只是孩子们看热闹的一部分。可在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里却是那一代人生活的全部也是唯一啊!今天提倡发展地方文化,还有很多民俗值得开掘。
正月十五晚上孩子们将游过的灯笼烧了,大人还要给先人坟上挂上红红火火的叫火罐的红灯笼。正月十六游百平寓意百事平安。这时,年基本过年完了,这一天大人孩子插上柏朵(柏树枝谐音百平),出门游转,去集市、赶庙会等取意祛除百病,百事平安,求得百福百平,过了十六以后才能出远门。
年完全过完要到正月二十三补完天地,也叫补天补地。据说过一年天地就要亏损一次,所以人们用滩煎饼的形式来补天补地,各家各户烙好多煎饼互相赠送来补天地,这是远古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更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年是游子心中的团聚,是老人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吃着年夜饭,是小孩的压岁钱,是失去亲人的人流不尽的泪和永远的痛。
时代在变,人们对年的认识和过法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原汁年味亦变得面目全非。到了不惑之年的我经历了从一毛两毛钱的压岁钱到今天五十、一百还拿不出手的时代,从点着蜡烛游玩父母糊制的纸灯笼用手捂住生怕风吹灭,到看到今天街道上卖的各式各样的玩具电池灯笼可随意摇转随按随亮、方便快捷,既羡慕又嫉妒啊,感慨时代发展快!好好活着!再看经历十年三十年是什么样子!
    借用母亲的一句话,年好过,日难熬。过年就那么几天,可是日子得一天一天过啊。珍惜今天,珍惜所拥有的。过好年!过好月!过好每一天!

邓仲祥 发表于 2017-5-8 08:31:52

欣赏佳作!遥祝问好!祝写作愉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家再过原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