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琴的相识、相知,缘于粽子。
记得刚上高中一年级,那是一个雨后看彩虹的傍晚,我和一个要好的朋友正坐在教室窗户边观赏。“好漂亮的七色桥!”突然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响在我们身后,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巧而秀气的女孩,她叫琴,然后她大方地坐下和我们聊了起来。虽然一个班,但大家来自全县各地,相处也不久,彼此并不相熟,只知道她的名字。最后聊着聊着,我们聊到了节气,琴忽然叫道:“啊,今天就是端午节呀,我给钱,你们去给我买粽子好吗?”我说:“你看,天黑了,刚下过大雨,街上连个鬼影都找不到,哪还有卖粽子的!”看了她那一副失望的样子,我又不忍再说下去,“明年,明年好吗?明年我请你们吃粽子!”我安慰她,象安慰自己的小妹妹。
到了高二,晚自习课间休息,我们几个好朋友,在走廊里或靠或扶着栏杆聊天,一个朋友突然说:“明天是端午节呀!”我们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莘莘学子,除了天天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外,什么节日啊全给抛到脑后了。
“不,我要吃粽子。”突然一个女孩插进来对我喊到,“明天给我买粽子!你说过的。”说话的语气,活象一个娇蛮的小妹妹在向自己的哥哥撒娇。哦,原来是琴,这馋丫头,一年了还没有忘呢!“好好好,明天我给你买去啊!”不过,她的活泼我倒是第一次见识,还真让人“受宠若惊”,大概因为我在班里最高,而且憨厚的象一个大哥哥吧!其余的几个朋友都跟着起哄,“不行,还有我们呢!”“行!我包圆,不过希望大家一定嘴下留情,我可是囊中羞涩啊!”我招架不住,连连告饶。
第二天,刚下早自习,琴就跑过来催我了, “快去,快去,馋死我了都!”这馋丫头!我真不忍看她那一副馋相。后来,我们几个一道,来到校门口的一个卖粽子的摊位。他们毫不客气,一顿饕餮。牙齿飞动处,如风卷残云,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我后半个月只能吃咸菜疙瘩了。
琴和我一样爱好文学,我的每一篇文章,她都是第一个读者。我们一起畅想未来,探讨人生。她在我心目中,始终扮演着两种角色:一会儿是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她的思想不乏深刻,而且文笔很好,完全象一个成熟而又稳重的芊芊少女;一会儿却又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小妹妹,我得处处让着她、哄着她,借来的书总得让她先看。我没有妹妹,我也愿意有这样一个妹妹让我宠着。当然,她也很照顾我,我生日的时候,她会专门回家给我带好吃的,作为回报,我必须给她买龙虾糖!
到了高三,又是一个晚上。我在座位上看书,她悄悄跑过来,神秘兮兮地扒在我耳边说:
“明天是什么日子?”
我心中一楞,不仅反问,“什么日子?”
“明天是端午节呀!”她小声说。
“啊,你这个馋丫头,恐怕夜夜做梦都在吃粽子吧!”
她颇有深意地笑着不说话,赞许地点着头。当然,下文不用说也明白:明天我得去给她买粽子!看着她把我买回的粽子,剥去笋叶,把香甜的粽子,放进一个雪白的小瓷钵里,然后撒上白糖,用勺子拌开了,津津有味地吃着,她那种满足与惬意,我心里也顿时感到了一种慰藉。
高中的时光,总是紧张而又令人难忘的。你可以让青春的激情飞扬,也可以让生活在汗水中闪光,当然也可以放任自流,信马由缰。无论怎样,高考毕竟是一个残酷的战场,当我们走进考场的那一刻,也意味着告别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告别了那终将逝去的青春岁月,心底虽有万分的不舍,可那个黑色的七月过后,我们还是分别了。琴考上大学走了,我高考落榜漂流到了外地。我们再见面的时间就变得渺茫无期,但曾经共度的那段经历,终将成为我们心底最美好的一份记忆。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虽身居两地,书信却从未间断过。有烦恼的时候,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倾诉对象便是对方,彼此激励着前进。高中时,好多同学都满怀好奇地打量我们,仿佛我们之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秘密。其实,他们怎能理解我们的亲密和默契,也根本不会相信,我们的交往只单纯是一种友谊。我们不屑于辩解什么,只有我们自己明白,我们是怎样坦荡地把这份友谊保持得纯洁如玉。
后来,我们分居两地,各自成了家。琴成了一名公务员,在地方政府做事。造化弄人啊!不喜欢政治的她,竟然被分到了一个政府单位,而我一个文科生,却为生活所迫,放弃了文学梦,从事了建筑行业。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无奈和忧伤,但我们还是会经常鼓励对方,要努力去适应这种生活,因为社会不会去适应我们。 至今,一个习惯我们依然保持着,那就是每年的端午节,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要叮嘱对方一定吃粽子,因为粽子已成为我们友谊的见证。这不,又到端午节了,琴打来一个电话。“吃粽子里吗?”电话那端传来琴的第一声问候。“正吃呢,这不还给你留了一份呢,要不要我给你发过去?”我打趣她。“算了吧,我还是吃新鲜的,你替我消灭它!哈哈哈——”千里之外的琴笑声还是那么爽朗和纯真,让你绝对听不出,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