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 发表于 2017-5-30 09:09:43

【房东随笔】文学依然神圣吗?

本帖最后由 房东 于 2017-5-30 09:17 编辑

                                                             文学依然神圣吗?        目睹当代文学现状,既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也存在“广而不精,繁而不荣,乱象丛生”的怪现象。在物欲横流的万丈红尘中,文学的种种腐败就像“精神雾霾”一样,充斥着本来纯净而神圣的文学殿堂。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更是人学,是美学,是世界的学问。作家就应该肩负文学殉道者的重任,把文学创作当成伟大神圣的工作,当成最崇高的事业去完成,这样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因为,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一个伟大的作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本身应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价值,即生活态度和生活内涵,它是建立在生命基石上的精神大厦。史载,汉武帝为了选拔更好的人才,专门特设一个科目叫“贤良文学”。所谓“贤良文学”,其实就是指能写文章且饱读经书、品德端正、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故人倘能如此,而我们现代人却忽略了它内在的精神价值,而一味追求它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呜呼,这实在是文学的悲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文学似乎很火爆,只要认识字会敲键盘的都能成为“作家”。而纸媒也不示弱,打着暴涨稿费的大旗,吸引作者去投稿。更有甚者,为了提高某地方的知名度,不惜重金和刊物合办“某某征文大赛”,最高奖金超过十万,有的甚至号称一百万。我记得汉《黄石公三略》上有这样一句话:“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士”。倘若这些“香饵”“重赏”都是真的,那么,会花落谁家呢?这“悬鱼”“死士”又会是谁呢?一些文学大奖也存在水分,实在不可思议,有些人为了获得某奖项,不择手段,拉拢腐蚀评委,甚至犯罪,把获奖搞成一种交易。这种奖项炒得再火也是徒有虚名,它不具备公信力,是自欺欺人。还有学术造假,作品抄袭等等枚不胜举。在名利和荣誉面前有几人能守住道德底线,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又有几人能昂起高傲的头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只要你留意就会有大量的征文信息,所有的信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等,然后是聘请某某知名作家,某某大学教授之类的,再就是高额的奖金诱惑等。其实,有些作家教授根本就没名气,有的互联网上都查不到,有的作家更本就不去只是挂个名而已。只要你真正投了稿,你就会发现多半是石沉大海,别说等三个月就是半年也不会用你的稿子。曾经有一个声势浩大的诗歌征文大赛参赛人数众多,轰动全国,颁奖仪式之后许多人才发现,其实是为那几个作家定制的,其他人都是陪衬的。而现在一些杂志报刊只要你掏钱,再臭的文章都给你登。出版社更糟,过去出书是有严格要求的,而今出书不管什么人只要给钱都出,这样的作品有含金量吗?现在的一些杂志报刊,包括网络上的文学圈子等也都任人唯亲,只要是亲朋好友或自己圈子的内部人士,不管文章多烂都会刊载,甚至还有恬不知耻吹捧加精。只要是陌生人的文章,不论好坏一概不理不睬。这实际就是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山头主义。曹丕在《典论》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据说,李斯玩政治手腕迫害致死韩非,起因是李斯的学识才智不如韩非,怕秦王重用韩非而冷落自己,才起杀心。众所周知,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特别是文学大家出了不少,鲁迅就是其中之一。当鲁迅弃医从文把笔当作武器开始写杂文时,人们对他的攻击就像飞机扔炸弹一样狂轰滥炸,抨击他的豆腐块文章根本不是文章。然而鲁迅并没有退却,而是不断前进走自己的路,终成一代大家。其实,文人相轻弊大于利。对坚强的作者来说是好事,对懦弱的作者来说只会削减他的创作热情。现代社会不但有文人相轻还有互相吹捧。我写文章吹嘘你,你写文章吹嘘我,然后搞一个局部的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会之类的,共同吹嘘,结束之后便在宴会上举杯共饮,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正如杜甫《饮中八仙歌》所描述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不同的是李白醉酒能写更好的诗,而这帮人醉酒认不出东南西北。真是一种偌大的讽刺。       文学创作阵地同样也不例外,仿佛非洲大草原上野生动物大迁徙一样,杂乱无章,怪相丛生。动物迁徙是为了生存,而一窝蜂地不择手段搞创作,过把作家瘾,不外乎赚点资本获名获利,满足自己的私欲,其结果背叛了文学的宗旨,毁坏了文学的价值。观文学创作现状,首先文学愈来愈脱离生活,许多作品几乎是闭门造车,胡乱杜撰,无病呻吟。局限于个人的情感,个人的得失,个人的荣辱,把文学狭隘化私有化功利化。其次,颠覆社会伦理,混淆是非,使文学变得凶神恶煞,把文学变成文字的堆砌,堆砌的文字散发出来的都是负能量。再次,文学的功利色彩愈来愈明显,把庸俗当通俗,把装腔作势当高雅,把耍丑当幽默,目的是吸睛和吸金。篡改了文学的基本功能,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其一是:文学具有引导、示范、教化、熏陶、吸引作用。它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丰富人们的思想感情。其二文学还具有美悦功能。作家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增强人的艺术感觉能力,和想象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文学应关注社会、民生和人心,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远离人民,丢弃自己的责任。否则,文学的前途是灰暗的,是没有意义的。记得二十年前我曾在《女友》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千字文,当时的稿费差不多是我半个月的工资,我非常激动,不停地翻开杂志看自己的文章,陶醉在发表的喜悦中。当时的《女友》是“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是“读者最喜爱的杂志”,被列为“世界期刊五百强第一类第十六名”,曾荣膺“中国期刊方阵最高层次双高期刊”,还获得“国家期刊奖”等等,这样一个“高大上”的杂志竟然能刊载我的文章,让我彻夜难眠,兴奋不已。只觉得那时的文学天空是纯净的湛蓝的,文学殿堂是高雅的是神圣的。那时的作品选择都是公正无私的,编辑都是伯乐,都在替人做嫁衣。杂志报刊是令人向往的受追捧的,编辑是令人尊重的,文学是神圣的。就像土地生产的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粮食,而文学生产的是精神食粮。如果文学这块土地变成盐碱地,只能长出一些稀疏的荒草,生产不出粮食,那么,精神将变得饥饿、虚无、甚至颓废或死亡。这座神圣的殿堂就会在凄风苦雨中飘摇坍塌。面对当下的文学现状,我那种视文学为生命的情怀早已更改,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和激情早已荡然无存。      文学,我挚爱的文学,真的已不是从前。本来,神圣的文学殿堂的大门向文学爱好者是敞开的,敞开的大门偶尔飞进一两个苍蝇也是正常的。而现在不是一两个苍蝇的问题,而是殿堂里窝藏一个巨大的包含铜臭的粪坑,创作者进不去,所有的空间被苍蝇沾满。提起文学,我的心灵世界早已下雪。冰冷得确实让我无法再多爱一天。我又不忍心离去,我只想站在高高的白鹿原上,在苍天和红尘之间大声斥问——文学依然神圣吗?      但我相信,乌云终究遮不住太阳,风雨之后再见彩虹。心若在,文学梦就在。

邓仲祥 发表于 2017-5-30 09:14:29

欣赏佳作!遥祝问好!祝节日快乐、创作愉快!

房东 发表于 2017-5-30 09:26:00

邓仲祥 发表于 2017-5-30 09:14
欣赏佳作!遥祝问好!祝节日快乐、创作愉快!

谢谢问好!祝你端午节快乐!: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房东随笔】文学依然神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