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草 发表于 2017-8-21 17:18:42

【一棵小草散文】逝去的岁月


                     前两天整理文档时,意外发现此题目文档,打开一看,哦,是去年冬至前的一篇未写完的“烂尾”文。记性差了,就这样忘却了.......现在我又拾起遥远的记忆,继续完成—题记。         快冬至了。   早上醒来,老伴忽然问道:“几号冬至?是不是快了!”我答道:“是啊,日历都看过了,今年是21号。”“哦,还有三天了!”老伴接话着。“咱们还有点肉馅,荠菜,包点大馄饨就可以了,你包的那馄饨就和饺子差不多大。”我又接过话说。拉家常中,我却不由地想起以前吃肉,吃饺子的几件事来,不禁感慨万千,心绪难平,于是给老伴来了个枕边絮叨。   自打小时候记事起,到后来回到江南老家,记忆中,家里没包过饺子,但却跟随外婆、母亲,在外面饮食店里吃过“锅贴”饺子。院子里所住人家,都是江浙一带人士,好像也没听说谁家吃饺子。   1965年夏天,我跟随母亲迁居到秦岭以南,父亲工作的山区生活。虽然岁月中多了很多无情,但一切都得面对。来到山区,最大的变化,便是饮食生活的诸多不便。首先每日的三顿饭变为两顿饭,且吃什么都得自己做,没有小摊、小店卖饮食品的。其次,做饭没有了蜂窝煤炉,每顿饭都要费事生柴火煮食。在老家,那是大城市,早餐多是在巷口小店买着就上学去了,解馋想吃“小笼包子”“烧麦”“馄饨”等面点,都是出去买着吃。母亲在没有我和我幼儿时期,也穿梭与两地之间,对北方山区的生活状况是知道的,因此在有了小弟身孕后,母亲为了全家能得以团圆,无奈离开外婆与亲人,拉着身孕带着我,千里迢迢与父亲团聚。母亲在尽快地适应中,我也在适应中。   那时都是计划经济年代,什么都得凭票证供应。那时的大肉供应量,忘了是每人一月半斤,还是一斤?所以想美美吃顿肉是不可能的。但记得母亲每次买肉,总是买半斤瘦肉。还得耐心等待着,到她认为理想的猪部位时,才送票进去。这样想来,计划量应该是半斤,因为不可能一斤票,割半斤,那时是没票找零的。一般割肉都是要猪屁股的第二刀或第三刀,因为第一刀皮多,再往上有骨头,这是母亲带我在窗口“实习”的记忆,后来我就经常帮家里买肉。    在当地,一般家庭人口较多,即使凭票,一次也是买几斤。要吃,就吃个过瘾。那时我们家的小院,也就在食品站街对面的后院子里居住。像我母亲那样一次只买半斤瘦肉的,在当地很少,所以时间一长,卖肉的师傅也就把母亲认下了。买那点瘦肉,多是用来吃米饭时炒菜用的。那时的大米供应也是有计划量的,因此对于在北方居住的江南人家来说,吃米饭就如同过节一样,所以得买点肉。平时想吃包子,饺子,只能买点大肉、板油炼的“油渣”,那是不要票的。每当母亲买回半斤油渣,就会让我先把油渣仔细清理一遍,因为偶尔会有黑猪毛等杂质夹杂在里面,然后教我在小菜板上剁。母亲一再叮咛,起刀低,轻点,否则会蹦掉。要先把块状油渣剁小了,然后,一刀挨一刀地、翻着翻着剁,一直剁成细细的、茸茸的备用。吃白萝卜饺子,会把母亲提前擦好、焯好的萝卜丝剁碎,用专用布包住捏干水分,等母亲回来拌馅。或者是大白菜梆子,也是那样程序。如果是吃包子,还会再放一点“胡萝卜”砕,泡点粉条渣,那也是不要票的。买的粉条渣子,都是两三公分长点的,里面杂质很多,泡前得一点点的仔细拣,等收拾干净了,再用热水泡发、控净水分,再轻轻地剁碎,所以那时是没有肉馅饺子吃的。   还记得有一次,母亲买来半斤瘦肉,用小竹篾编的那种小家什扣在案上后,就上班去了。等到她下班回来一看,哇,半斤肉不翼而飞,里面就剩下指头大一点肉渣。母亲大呼:一定是野猫进来拖走了!可惜,可惜咯!!!那时住的民房,都是竹子编织而成的架子,糊上报纸的顶棚,上面一个院子的房梁全是相通的,所以我们家,就卧室有顶棚,其他地方都是可以看见房梁的。所以野猫钻进来叼走肉是一猜就准的。当时母亲气的只跺脚,埋怨自己粗心大意,把辛苦买的肉没了,在那个计划年代里,可想而知,丢掉的那可是“肉”啊!所以母亲为此事,不知念叨了多少日子,想起来就唠叨!所以打那以后,我们家里每次买下肉就会用面盘扣起来,上面还要压个重点的东西。   有次吃饺子,是我印象最深的。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父亲好像还在基层工作。我们娘三个挤在卧室里,在一个木板简易柜子上,放上小案板擀皮子用。那之前我还不会擀皮子,母亲就给我做示范。其实母亲也不会一只手旋转着擀,是两只手擀几下,挪一下,再擀,因此我那时就学成那水平。由于才学,所以擀的很慢,供不上母亲包的速度。大家都饿了,于是包几个,就在煤炉子上下几个,当时感觉那顿饺子好香、好香。在那个年代,不管是啥馅,说是“饺子”那就是好饭,因此吃起来都是悄悄地吃。好在是冬天,大家都关着房门,因为那时都不兴白天栓门的,会被邻居猜忌误会。因此娘几个,在家里不敢大声说话,虽然吃的是一般馅饺子,但却充满着无限的温馨。    以后家里下乡了,记忆中,好像没咋吃过饺子。当地村民把饺子叫“煮角”(发jue音),一般日常不会吃肉饺子,即使是过年杀猪也不包。只有在核桃成熟的时间,会把核桃仁剁碎了,再放点线辣椒碎一起包。他们不会一个个地擀皮子,都是如同擀面一样,用个小碗一个个的挨着刻下来,那时我看到感觉非常的新鲜。母亲一看,那样就可以吃到饺子,事后放点蔬菜也做了一次,吃起来感觉也很香,但记忆中,也就吃过那么一次。以后母亲病逝了,在乡下我没有再包过核桃饺子。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年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得以改善提高,吃肉,吃饺子的机会也多了起来。现在都是倡导少吃肉的年代了,因此大肉和饺子,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很普通的饭食与菜肴了!写下这点记忆,让后辈了解长辈的过去,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写于2017.7.29日。   陕西 肖吉萍备注:本作为首创,并于2017.8.4日在“微文美刊”公众号总第180242期发表。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7-8-21 21:26:59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问好!

一棵小草 发表于 2017-8-21 22:06:09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7-8-21 21:26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问好!

感谢老师及时关注,感动老师抬爱加精鼓励!

风儿 发表于 2017-8-22 11:22:57

让后辈了解长辈的过去,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欣赏老师精彩的文笔,点赞问好!!






一棵小草 发表于 2017-8-22 16:34:25

风儿 发表于 2017-8-22 11:22
让后辈了解长辈的过去,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欣赏老师精彩的文笔,点赞问好!!


感谢老师关注,感动老师理解与鼓励!

白云飘飘 发表于 2017-8-22 20:02:49

逝去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用不褪色的记忆!感谢老师把我们带回到几十年前的记忆里……为老师的文笔喝彩!

长风 发表于 2017-8-22 20:15:11

时过境迁,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年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得以改善提高,吃肉,吃饺子的机会也多了起来。现在都是倡导少吃肉的年代了,因此大肉和饺子,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很普通的饭食与菜肴了!写下这点记忆,让后辈了解长辈的过去,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忆苦思甜,代代流传,拜读欣赏老师佳作,向老师问好。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棵小草散文】逝去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