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九嵕山上羊粪的来历
九嵕山上羊粪的来历
九嵕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之地,凡是到过此地的人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发现这里漫山遍野的有许多羊粪。相传北宋时期,有人想要测看羊粪层的实际厚度,就从一天早晨太阳初升之时开始刨挖,直到日落西山之时才发现土层。如此大量的羊粪是怎么来的呢?各方观点一直是众说纷纭,难以定论。但是,其中一种说法却是和昭陵的修建有关,且仔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
贞观十一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颁令“九嵕山卜陵诏”,开始了历时十三年之久的昭陵营建工程。为了保证工期,负责建设的官员便四处征调民夫,集结劳务。
在征调的民夫中,有一个名叫周英的青年人,他一面要和上百名工友背负大量的砖瓦从山下运至山顶,还要照顾家中双目失明、生活难以自理的老母亲,同时还得放牧家中仅有的十多只山羊,经常是顾此失彼,难以周全。无奈中他请求工头允许他不用集体排队搬运,把分给他的任务交由他自选路线运到目的地。工头也比较同情周英,考虑周英家就住在附近,不会耽误工作,就同意了周英的请求。
周英得此照顾后,每天出行前给母亲作好饭,然后赶着羊群,边放羊边运送砖瓦。一天,周英望着眼前的羊群,突然灵机一动,找来布袋装上工料,然后给每只羊都驮上一条布袋,自己赶着羊群边运送工料边放牧羊群,这样一次下来,便很快完成了二、三天的任务,便也落了个轻松。
有了这个发现后,工头很是高兴,破例解除周英的劳役,允许他回家照顾母亲的生活。同时,工头报请工程督办,调集成千上万只山羊来运送工料,不但节省了人力,还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此后的十余年中,九嵕山上上下下成了羊的世界,羊群成了昭陵建设中的一支重要运输力量。
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昭陵营建工程完工,十多年内这里积淀了大量的羊粪。每到雨季,羊粪随着雨水冲到陵山以南的农家田地,直到现在,不但九嵕山上的羊粪随时随地可见,而且附近乡村群众中间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唐王陵上的羊粪,肥了南坡下的赵镇。
亲爱的朋友,累了的时候,不妨走近文字,走进自己或别人心灵的花园,释放自己,去享受那份惬意和感动。相信,你会收获一份满满的友情和笑对生活风雨的淡然。 好一个宣扬孝道的传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