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哥 发表于 2015-2-1 14:34:34

[哈哥散文]纳千层底的村姑

本帖最后由 哈哥 于 2015-2-1 14:37 编辑

纳千层底的村姑                                     ○陈哈林
    早年的时候,我记得我们汪洋庄这个地方的人喜赤脚,那时候唯一能充当鞋保温防冻的是给脚裹棕。至于热天,一律赤着脚的。冬雪季节在雪地以棕裹脚走路是你可能不知道的一种过冬在雪地走路的办法。    在室内是烤火,在火塘边架着大火烤,时常前头烤糊哒,后头又冻木哒。真没办法,我们这个地方虽处江南却有些奇怪的,它海拔1800多米,冬季除了火以外,就是玉米棒子亲,火取暖而玉米棒子则可裹腹。    那样的时刻的火塘边,村嫂,村姑们所干的事就多些,那就是纳千层底为男人或相亲的人做布鞋,还有订情物鞋垫,我听我嫂子说,纳千层底有好多工序的,一要有棕榀树上的粽,以浆糊弄成硬梆梆的壳子;二是用破旧布以浆糊弄成硬梆梆的壳子。而后取一个人的脚码比子,就剪样子,再依样子贴加好多种碎布片,这样有好多好多层,因要贴很多就称千层底。做完这缝上几大针,千层底的第一道工序就算结束,紧接着就随身带着这初样,以麻线或索子,一针一线地纳,手脚快的一天能扎800多针,慢的仅300多针,在中指上还要戴一象戒指一般的顶针,否则,一天下来,手不流血就脱皮,这是一件极为细致的活计,象江南的女红,这是女人一生必须修炼的功课,在咱们老家有一种说法叫做:男儿的田边,女儿的鞋边,男人和女人打一出生之后就摆着这两项必修课,如果修练不到家,男的娶不上媳妇,女的嫁不到人家,因而我们老家挺看重这事儿的。    我们小时候,挺受村婶村姑喜欢的,我奶奶和我一起出门,遇上年轻的婶、姑、姐的,总要被人量脚的长短,再过上一两个月,就有一双千层底鞋上门,我记得那鞋梆子统统是黑布做成的,我们小时候穿鞋全靠村里的婶、姑、姐们提供,因为她们把我们小孩当成了练兵场,最后给她们自己的情郎做鞋垫是经过给我们这些不省事的小朋友们做鞋的苦练之后才成的。那些绣着花朵的东西,从不给我们,我们就穿她们做的鞋,经常把脚弊得疼,生疼生疼的。    一次在我的幺兄弟高中毕业后,我和我的二兄弟、幺兄弟相约去了鸡公岩的一姑妈家,她好高兴,说我的侄子们有出息来看姑妈了,她迅即杀鸡、宰兔的弄给侄儿子我们吃,晚上在我们熟睡后悄悄儿给我们三兄弟量了鞋样子,春节时,姑妈给我们捎来了她给侄儿子们的礼物:三双千层底鞋。    我于是在想,在纳鞋底时,她肯定好多次扎穿手指的,我们的姑姑在用心血爱着侄儿们呢。    近日回家,又遇见了姑妈,她已有80多岁,眼睛看不见了,耳朵不好使了,见了我们流着泪说:儿们呀,姑妈老了,再也纳不好千层底了。    听了姑妈的话,我就沿着村子里的老路走了一圈,老人们说,姑娘们现今都不守家了,千层底失传了。

红米饭 发表于 2015-2-1 14:39:36

最爱说的话是中国话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soso_e100:}

哈哥 发表于 2015-2-1 14:50:55

红米饭 发表于 2015-2-1 14:39
最爱说的话是中国话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祖国和妈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份情!

夜雪 发表于 2015-2-1 16:01:35

简洁的文字,
一双布鞋传承着太多的东西,老师是不写的急了
美丽感人的文字还是有些模糊
问好哈哥:)

蓝风 发表于 2015-2-1 17:28:50

千层底失传了,一份爱在逐渐消失,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也在消失。。

哈哥 发表于 2015-2-1 18:50:00

蓝风 发表于 2015-2-1 17:28
千层底失传了,一份爱在逐渐消失,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也在消失。。

嗯,是的!

哈哥 发表于 2015-2-1 18:50:33

夜雪 发表于 2015-2-1 16:01
简洁的文字,
一双布鞋传承着太多的东西,老师是不写的急了
美丽感人的文字还是有些模糊


这个稿子是有些急的!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5-2-1 19:56:47

俺还是很怀念滴 欣赏

星月夜 发表于 2015-2-1 20:03:39

载着浓情厚意的传统手艺远去在岁月深处......留下的只有感动与惋惜!散文贵在一个“情”字,有“情”品着就有味。问好朋友!

哈哥 发表于 2015-2-1 23:45:23

星月夜 发表于 2015-2-1 20:03
载着浓情厚意的传统手艺远去在岁月深处......留下的只有感动与惋惜!散文贵在一个“情”字,有“情”品着就 ...

这篇文文写时动了真情的!谢谢评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哥散文]纳千层底的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