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叶刚随笔】一封来自明朝皇宫的家书----闲评戴原礼《慰答宗望书》
《仙岩楼氏宗谱》有一封家书《慰答宗望书》,来自明朝深宫。写信人是大明朝御医戴原礼,朱丹溪最得意的弟子。这封信共一百三十八个字,写得非常简洁,简得有点古怪。戴原礼与楼英的交情,用戴原礼的原话说:“不肖与先大夫道谊之交,姻亲之好。”“道谊之交”,即两人在道术和技艺上是互相切磋的好朋友。戴原礼此信中的第一个古怪,就是没有写两人交往中的雅趣之事。交情深厚的朋友,在吊唁信中,总有几件追忆亡友的往事。或许是戴原礼刚收到楼宗望的书信,听闻楼英逝去的消息,处于大悲痛中。人在大悲痛中,总会无语,甚至到“大悲无泪”的地步。戴原礼痛未定,则写寥寥数语,就转交于千里送信的楼宗望。 这种解释,似乎天衣无缝,没有破绽。毕竟戴原礼在《慰答宗望书》中曾说“惊怛不能自已”“岂胜伤哉”等语,此年戴原礼六十七岁,听到老亲家楼英七十岁去世,自是老泪纵横。但在古代,七十岁算是高寿。戴原礼要如此悲痛,似乎与大医的那份绝世冷静,有点不相符。大医对于生死,总是达观对待。如果没有这份心境,是难以到达大医的境界。不论外界有何等大风云变化,内心一片大寂静,这才大者的心境。大医朱丹溪离世,坐在一把太师椅上,望着南方,平静地闭上双眼。朱丹溪的师傅,大医罗知悌,也是如此,望着朱丹溪远去的背影,平静地闭上双眼。这份大寂静,戴原礼又何尝不懂。此次,楼宗望送家书至皇宫,不会单纯报丧,其中必有大事要做。这件大事,又是什么大事。戴原礼在回信中,何以又回得如此语焉不详,又回得如此神秘兮兮。 两人有何事,要弄得如此小心谨慎。楼宗望给戴原礼的信,送进皇宫后,大概戴原礼看完后,就用烛火烧尽。明朝皇宫中有东厂西厂、锦衣卫两大特务机构,弄不好戴原礼的回信,要拆开来查一查才能送至仙岩楼氏族人手中。明朝锦衣卫之可怕,明史相载,有三个好友夜间在密室闲聊,其中一人非议朝政。第二日,锦衣卫抓捕三人,当众剥掉非议朝政者的人皮,另两人得赏银而放走。那两人并非因泄密而得赏,只是因为未参与非议,才有此重赏。两人携银归家,回想剥人皮一幕,看着手边的银子,都惊恐而死。旧时,剥活人人皮之法,即在人头顶,割破一皮,从伤口处灌注水银,水银灌至脚底,人皮自然脱离人体。明朝皇宫监视百官和百姓,从开国君主朱元璋定都金陵至末代国君崇祯上吊煤山,从未中绝。 史载,大医戴原礼在皇宫中,常亲眼见朱元璋怒杀庸医,所以他也惶恐不安。朱元璋对戴元礼曾说:“你是名医,不杀的。”朱元璋说是这么说,那些朱元璋嘴中的庸医,哪个不是名医。名医在皇宫中也会看走眼的,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朱元璋会把正常的事当作不正常事的处理,这就是帝王的特权,别人是没法奈何的。大概怕有文字狱,所以戴原礼信件,不写具体细节之事。尤其开头几语,最是难懂,可有多解。在点校中,只断成“适瞿时,忆至,得台翰”来阅读。“瞿”字,上有双目,有“惊视之神情”。戴原礼拆开来信时,在不安之时。因何事不安,是朝中事,还是家中事,是不清楚的。此处戴原礼不语何事,大概与其为人谨慎有关。大医久居宫中而不死,非纯有医技,谨言慎行,也是生存之道。大概他在回忆旧事时,突然收到楼宗望的来信。“台翰”,对人来函的敬称。 戴原礼信中的第二处古怪,是他那把眼泪。他说:“惟有东望流涕而已。”“涕”,不是“鼻涕”,而是“眼泪”。“鼻涕”在古代,写成“泗”字。老年人双眼易枯,不易落泪,老泪纵横,也不是没有可能。每次读到戴公此语,总是怪怪的,似乎有违反生理现象之嫌。此泪,似乎明在泣知交仙逝,暗在泣官场羁滞之悲苦。一明一暗之伤悲事,弄得戴公“岂胜伤哉”,似乎这样最符合戴公当时心境。自然,此中悲,惟有尝过之人才深知。所以戴公用“惟有”“而已”两词,似乎已经尽道出缘由,“非路远未能走慰仙岩楼氏亲人”,实乃“官居”不能私自脱身宫中。朱元璋对官吏监督之严,不近人情,非今人可理解的。朱元璋杀其女婿欧阳伦,此事发生在戴原礼写此信后七年,但后事也可做一佐证。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附马,安庆公主是马皇后的亲生女儿。朱元璋照样怒杀不误,原因是欧阳伦擅自派人闯关,私贩茶叶。大概朱元璋想控用“茶马交易”,控制西南少数民族。谁坏他好事,他就杀谁。欧阳伦就因几片茶叶,掉了脑袋。皇亲尚且如此,何况小小御医。戴原礼此时自非知道后世之事,但也有前世之事,他从未忘怀的。昔年,楼英辞去御医一职,告老还乡,也是多次请辞。朱元璋也多次盛情挽留,但这种挽留,明为挽留,实为不放大才出宫。如果不是戴原礼留在宫中,楼英也很难出宫。戴原礼似乎有点做人质的味道。 戴原礼此信中,第三处古怪,就是戴原礼称楼英为“先大夫”,称自己为“不肖”。“先大夫”,有三种人可称,一是过世的士大夫,二是过世的医官,三是先父。称人用“先”字,大凡人已过世。如《红楼梦》中称宝玉为宝二爷,书中没有出现过“宝大爷”。实际上是有宝大爷的,就是“贾先珠”。因为“贾珠”死掉了,所以称呼他“先珠”。墓碑上,常写着“先考”“先妣”。“先考”,墓主人是男的,是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先妣”,墓主人是女的,称已经死去的母亲。“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戴原礼称呼称呼楼英是“先父”,是不对的。但戴原礼称呼自己“不肖”,又似乎和“先父”有关。“不肖”大致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是品行不好,没有出息,多用于子孙,如不肖子孙;第二种,是谦辞,有“不才、不贤” 之意。这两个词语用在此处,似乎隐藏着一段重要往事。先看信的题目中有“慰答”两字。这两字隐藏着两件事:一是家事,即吊唁楼英;二是国事,或许是楼英逝后录名馆阁等事情。楼英名录大明馆阁,算朝堂之官,应该是不争之事。戴原礼在信中称自己身份有“居官”两字,以此可断,楼英和戴原礼皆为御医,还封首席御医,故戴原礼算朝官,楼英也是朝官。此官,朱元璋必是认可的。如果戴原礼妄称自己为朝官,以朱元璋的脾气,脑袋是要掉的。如今,楼英去世,一个大明朝名人去世,盖棺自要定论,并要彪炳史册。这大概就是楼宗望写信给戴原礼的事情。 这事情,是无可厚非的。这个情况,戴原礼信件中也明说:“切念先大夫积学、实行,宜铭诸石。不肖当求文馆阁,以昭令德,以抒吾私。”楼英有“积学”“实行”“令德”,馆阁给楼英写传记或墓志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这件事情,似乎有点棘手。所以戴原礼有句非常古怪难懂的话,百思之后,我如此断,即断为“幸勿容,易刻珉”。大概是对楼宗望说,不要担心,楼英大名刻在美玉上,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这样断“幸勿容易刻珉”,意思就完全不同,大概是在说,要把楼英大名刻在美玉上,很是不容易。后一种断法,是不符合真实情况,也不符合戴原礼前文中对楼英的美誉。先不谈论这件事情,到此处,可以推断,文中的“先大夫”是称呼楼英的朝官,“不肖”称自己还没办好这件事情,有不才之意。戴原礼应该是隔三差五要见一下朱元璋的,大明宫的御医,每天早上都要给皇帝搭脉,检查身体的。戴原礼是御医中的红人,医术高明,深得朱元璋信任。如果他在皇帝耳边吹一下风,事情总是好解决的。这件事情,估计戴原礼是催过风的,就是吹得不见效。 信中第四处古怪,戴原礼对楼宗望最后的勉励语。他说:“伏冀俯从礼制以尽大事。”这话说得意味深长,难道楼宗望想做点不合礼制的事。楼宗望是楼英最喜欢的小儿子,得楼英和戴原礼两人衣钵的传人。估计,此时的楼宗望想对楼英做点有利的事,不会做点不利的事。难道他想审报朝廷厚葬楼英?实际上楼英是没有得到厚葬。朝中馆阁大臣给楼英写墓志铭的事,倒是史实,这应该是戴原礼穿针引线的结果。楼英名声在朝野都是很大,为何没有得到朝廷的厚葬指示,这是很不可思议的。这或许与朱元璋对下属多有猜忌有关。楼英辞去宫中御医一职,是坚决的。或许此举,或者此举之前,朱元璋有心头阴影。元末明初,有两个人,或许可作类似事件的同性质旁证。一个是大文人施耐庵,另一个是大商人沈万山,此两人都与朱元璋的江南对手张士诚有关。大文人施耐庵曾给张士诚做过幕僚,因张士诚拒谏,施耐庵弃官至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平定张士诚后,还派人追查施耐庵。施耐庵又避祸兴化。朱元璋追查施耐庵,不会是想听施耐庵讲《水浒》故事,才逼得这么紧吧! 还有沈万山。沈万山住在周庄,富甲一方,早年在张士诚的军队中投过资。或许张士诚与朱元璋争夺江南时,张士诚的不少刀剑是沈万山购买的。明史相载,张士诚大败后,朱元璋要追查一下依附过张士诚的江南富户。沈万山一听,怕了,提出“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求以讨朱元璋欢心。南京的城墙修好后,他又上书给朱元璋,愿出资犒赏三军。这时,朱元璋一听,就大怒,旧账新账一并算,发配沈万山至云南。最终,沈万山客死他乡。这沈万山似乎对投资军队很感兴趣,可能乱世富人,都非常希望有安全感。这两人与张士诚缠上关系,朱元璋都对他们都没好脸色。楼英与张士诚,应该没有交集。但楼英是大名医,朱元璋与张士诚两人在楼英的家门口打架,总有缺胳膊少腿的伤兵,抬到仙岩医治。楼英是有侠骨柔情的人,他救人不分人的身份,只分人的生命。大概楼英救过朱元璋的将士,也救过张士诚的将士。有一件事情,似乎可以做一佐证。朱张两人在争夺浦江和诸暨两地时,恰逢朱丹溪过世,楼英往返义乌赤岸与萧山仙岩两地,竟然毫发无爽。大概两军将士看到救命恩人路过,纷纷打开各自的路卡,欢送楼英。 这个老朱,大概是想到往年旧事,小心眼一上来,小气了一把,没给楼英厚葬。反正给点不花钱的荣誉,老朱是慷慨,花钱的事,不是太想干。这大概是明王室的节俭家风,如明中期的海瑞当知县,自己还在后衙种青菜,贴补家用,就差没在衙门里养猪吃肉,所以海瑞一个堂堂科举出身的知县,一个没吃上几口肉。大概楼宗望见到此类事,发生在自家身上,略有不平。戴原礼就“慰答”他,叫他“俯从礼制”。毕竟,钱在别人口袋里,人家爱给就给,不给,别人也没辙。 或许戴原礼这封神秘家书的最大味道,不在这里。后来宗望先祖给永乐帝看病,该收的诊金还得收,一分也不得少,不管永乐帝说了多少漂亮话。难道这封神秘家书后面,有个千古秘密,那就是朱元璋还拖欠楼英大笔诊金?否则,这封家书,仙岩楼氏藏得这么久,藏得这么好,藏得跟欠条一样好。或许这封家书,本身就是朱元璋打白条的最好解释。 2017.12.16学习欣赏,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