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叶刚随笔〗闲评《鸡毛飞上天》剧中人物陈江河与原型人物楼仲平的对应点
闲评《鸡毛飞上天》剧中人物陈江河与原型人物楼仲平的对应点 《鸡毛飞上天》是去年的热播剧,看完这部电视剧,是在去年暑假的义乌家中。在义乌观看有关义乌商人的电视剧,有种难言的亲切感的。这种亲切感,有时外人是很难理解的。观看电视剧产生亲切感,一般不外乎两类情况:一则影片中发生的事情“真有其事”,欣赏者如在回忆往事;二则影片发生的事情达到“艺术的真实”,欣赏者能如临其境,如历其事。观看电视剧入迷,常常也是这种“真实影子的存在”而欲罢不已,甚至剧终之时,也是最遗憾之时。这大概就是好作品的艺术效果。 当然,亲切感归亲切感,这是一种艺术作品和生活相融合的亲切感,与生活的亲切感还是有距离的。因为陈江河这样的大商人,在生活中是找不到如此完整的一个人的。这种味道,用高鑫在《时光留不住人,你能》中的一句歌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形容,似乎最是妥当。当时,我看到不少影评,在报纸上说陈江河的原型是这个企业家,或是那个企业家。义乌企业家争陈江河的原型,证明这个作品很出色。好的作品,就是如此,有社会反响。如民国时鲁迅用“巴人”这个笔名发表《阿Q正传》,当时很多川渝人士惴惴不安,以为是某个人在揭发自己的隐私,都在那想:“这是谁干的呢?我干的这点事他怎么都知道了呢?”阿Q身上有“精神胜利法”,是人性丑陋的伤疤,川渝人士自然惴惴不安。陈江河是义乌精神的象征,他干过的事情,不少义乌商人或多或少都干过,似乎在这个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陈江河这个艺术形象自然受到义乌商人的喜爱。 当时的影评,最有意思的一笔,就是异口同声宣布“陈江河的婚恋情节,与这个或那个企业家没关”。大概这也是义乌商人精明的地方,对敏感的原型身份有选择性排斥。陈江河作为商人的一面,不少企业家说自己是原型人物;陈江河作为丈夫一面,企业家们又说自己不是原型人物。对于这种问题,学者和商人冯仑在《野蛮生长》 中有过精彩的点评。他说,那种电视剧中感人的男女恋情,不是真正的大商人能做的。真正的大商人每天忙着思考企业的生存问题,没有时间如此浪漫的,甚至连大把花钱娱乐的时间,也是不大有的。《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是个大商人,如此曲折而丰富的婚姻生活,只能是一种“浪漫的理想”。如果编者给陈江河一段“骨感的婚姻”,会毁坏中国观众的“大团圆情结”的。观众不落泪的影片,下场是可想而知的。对付观众最好的催泪弹,就是成功男人的浪漫爱情。旧时的影评,大致如此。陈江河这个艺术形象,一直让我感动的,就是他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和为人的坦率。有这种味道的人,在十五年的义乌生活中,我见到过。但他不是义乌商人,而是移民温哥华的学者商人杨锟先生。 他是广东人,2005年左右,他每年在中国有二三个亿的市场份额。他有股“愿赌服输”的劲头,做生意,他不货款,有契约精神,眼光独到。他移民温哥华时,卖掉杭州西湖边的联体别墅,一年后,这套翻涨好几倍。他心平气和说:“很正常,没啥好后悔的,愿赌服输。”他舍得下别人舍不下的,所以他在商业上得心应手。我一直猜测他有这份心境,大概与他在中国读过七所小学有关。因为他父亲经常换地方工作,他就常换学校。大概他每换一所学校,就有一种新的人生体验。人生有时就如此,经历越多,学力就越强。 所以想到杨锟先生,我就有个偏见,《鸡毛飞上天》这部电视剧有点粉饰义乌商人的味道。大概这个偏见的改变,是在前几日。那日,在“双童吸管公司”,听楼仲平先生讲《鸡毛飞上天》的主角陈江河的原型有他的影子。当时,我对着话题很感兴趣。楼仲平先生的从商经历,与陈江河非常相似,他干过二十一个行业。我不清楚楼仲平先生干过那些具体的行业,但陈江河干过“鸡毛换糖”的生意、卖过拖把、卖过猪饲料、当过国营袜厂厂长、摆摊卖过首饰、做五金生意(以热水器为主)、成立玉珠集团、搞过海外仓建设等事情,电视剧中是有一大串的。大概干过多种行业的人,他们的谈吐,都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杨锟先生、楼仲平先生、陈江河,都很大气。大概人的这种大气精神总是最感人,所以我发现楼仲平先生与陈江河有三处明显的对应点。 第一处,是有下血本的超前意识。陈江河向日本商人购买高价提花机这个事情,在众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后来,他与杨雪的企业合作,做基地。当时,祙子厂内部反对声音也很大。最后,事实证明陈江河敏锐的市场嗅觉,是对的。在“双童吸管公司”的电梯中,楼仲平先生对我说,这批电梯是日本产的,是花大价钱买来的,用了十四年,性能依旧很好。他还说,要用就用最好的。事实也如此,“双童吸管公司”的电梯,是半新半旧的,很平稳,也很舒坦。这种物件的半新半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有过精彩的描写。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个细节:“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棹,棹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另一处细节在第八回,写宝玉到梨香院看宝钗时写道:“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绸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曹雪芹写贾府物件时,不忘用“半旧”两字形容,此四处“半旧”甚妙。如“全新”,则是暴发户所为;如“全旧”,则是破落户所为;“半旧”,则显贾府富贵已久,至今依旧。 “双童吸管公司”也如此,不用看别的,一看“半旧”之电梯,就知公司十四年来一帆风顺。 第二处,是“以小博大”的思想。《鸡毛飞上天》中陈金水(陈江河的养父)句口头禅:“积少成多,一分利撑死人,一毛利饿死人,你别小看这小小一分利,但它却让你赚遍天下啊!” 陈金水这句话,影响着陈家三代人的思想。陈江河的商业模式就是以此为“原点”的,陈旭(王大山的儿子王旭,陈江河的养子)也是受此影响。楼仲平先生的办公室,有一幅“以小博大”的书法。“双童吸管公司”“一分利赚遍天下”,应该是义乌“薄利多销”商业模式的典范。其实,浙商的互联网模式与义乌商业模式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今天是微信时代,在没有微信的年代,大家常用发短信的方式互相庆祝。以手机发短信做比喻,就可以发现“以小博大”思想的精妙。假设今天是除夕夜,你给十个好朋友发短信,一条短信一毛钱,那么开支一元钱。一元钱在一个人眼里,不是一笔大财富,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除夕夜这一天,全中国十亿人在互发祝贺,那么电信公司在一天里短信业务的营业额就达十个亿。没人注意的一毛钱,积少成多时,就隐藏着惊人的利润。浙商最杰出者马云的互联网模式,也是这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思维模式是大量存在的,特别是在垄断领域,如明清时期的扬州盐市。明清时期,政府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设在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扬州大学商学院黄叔成教授做过一个统计,他以乾隆三十七年为例,此年扬州盐引销售量1529600引。一引等于200斤400斤,一引盐在海滨是0.64两白银,运到扬州来以后,加上运费、盐税,达到1.82两左右,从扬州运到东南六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零售价10两左右,价钱翻了十倍不止。扬州盐商每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上交盐税600万两以上,占全国盐课60%左右。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32%,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占了全世界8%的经济总量。黄叔成教授对此作出评论:“这是就经济规模而言。就人口规模而言,扬州人口50万,居世界第六。就文化地位而言,扬州排名世界第一,第二是北京,第三是罗马,第四是巴黎。”近代人陈去病先生的《五石斋》中有这么一句话:“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这群盐商是“徽商”,“徽商”闻名天下,用的就是最早的“官家互联网思维”。当然,这种生意不是普通商人所能做的。义乌商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人人都能做的小商品生意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民间商业互联网”。楼仲平先生“以小博大”,实际上也是一种互联网思维。他运用到“吸管产业”,不用到其他产业,是一种智慧。一根吸管的薄利,实际上是一种“流动式薄利”,如一万个人到餐厅吃饭,餐厅只有二千个座位,按常理是坐不下的,实际上是完全坐得下的。因为吃饭的人是流动的,吃完一批,走一批,位置是在不断腾空的。“吸管”也是如此,消费一次,报废一次,不会重复使用的。在滚动式的使用中,生意也就滚滚而来。最终一张消费网,自然而然就形成。《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最后到海外建设“海外仓”,也想形成一张销售网。这种思维的原点,与仲平先生“以小博大”的思维是如出一辙的。 第三处,重用有为年轻人,善待老年人。《鸡毛飞上天》中最有味道的,大概是陈江河在国营袜厂当厂长的创业故事业。他脑子活,又有“鸡毛换糖”时形成的关系网,所以他很快打开全国市场,救活一家快要倒闭的国营企业。这时,陈江河要承包国营袜厂,还动手设计新的袜子,但新机器跟不上需求。于是,他与小蒋来到上海参加展销会,买回最新技术的日本提花机。陈江河回到厂内,工人对换机器有意见,认为陈江河偏心大学生小蒋。陈江河告诉工人们“知识就是力量”和“人需要进步”的道理。 陈江河离开袜子厂时,就把企业交给大学生小蒋。陈江河喜欢提拔年轻人这一点,与楼仲平先生的做法相似,如今“双童吸管公司”全是年轻人。《鸡毛飞上天》中重用小蒋的原型事件,大概就是出自楼仲平先生的用人思想。 企业有新人,一定也有老人,甚至还会有乡里乡亲的求助。《鸡毛飞上天》中有个非常小的细节,小得不惹人注意。有一大批老乡邻如楼大爷等,他们找不到工作,就找上陈江河。陈江河没有抛弃他们,还妥善处理此事。这个原型事件,大概也是楼仲平先生的。 《鸡毛飞上天》中,大概还有很多点与楼仲平先生的创业史相吻合的地方,也会有许多与义乌众多商人的创业经历相对应的点。但从楼仲平先生身上,我读到,陈江河这样的大商人,在义乌的确是存在的,或许还有不少。2017.12.25 〖简介〗楼叶刚,学界泰斗钱钟书再传弟子,“讲文堂”创办人,浙江独立作家,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杭州萧山儒学学会会员,中华楼氏宗亲理事会秘书长,香港文联作家协会终生会员,《语文报》杯特等奖指导师,名列“互动百科”全球华人名人百科。观点精彩,点评到位!点赞学习! 欣赏老师精彩点评,点个赞,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