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随笔】在家乡过年
今天是正月初二,上海的天气预报原本有雨,没想又雨转晴了。早上一开门,一轮红日照燿着大地,暖暖的,让人心生欢喜,因为今天是狗的年,狗火旺,好兆头啊!
立春过后的上海,气温开始回升,最低气温徘徊在5℃左右,最高气温有时超过10℃以上,乍暖还寒,早晚仍有霜冻,骑车出门,仍然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清脆的鸟鸣声告诉我“春天来了”!宽阔的马路上,偶尔驶过一辆汽车,显得十分空旷,路上除了几个上班的人,一座二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看起来似乎一下子变成了一座空城,失意者的落寞油然而生。
来到单位,收拾停当,打开手机,叮叮当当冒出百多条信息来,同事、朋友、同学、老乡,认识的、不认识的,大江南北,天涯海角,各种各样的拜年贴子铺天盖地,美食、美人、美景,晒什么的都有,一派红红火火,盛世繁华。
但我最关注的,还是我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我年迈的双亲,兄弟姊妹,有我的家人,同学和亲友,爱上一座城,那是因为那里有我牵挂的人。
围炉言欢,又勾起我儿时的记忆。那时候很穷,大年夜,大大小小围着灶台,看母亲炒花生,用红薯做的泡果,手里早已准备好了袋子,炒熟后母亲便给我们一人铲一铲子,我们便拿着自己的袋子找地方藏起来,一会藏在这里,一会儿又拿出来藏在那里,“讨口子捡个 烂银子,放哪儿都不是”,也有放忘了地方再也找不着,等找着时早已变成了老鼠的美味,后悔好多天呢。
过年的几天,家家户户都有火烤,父母早有准备,枯掉的树头,树杆,劈了整整一墙边,码得高高的风干,平时舍不得烧,过年了却从不吝啬,火总是烧得旺旺的,我们便在火塘里,火盆边上烤花生、土豆、红薯,弄得满嘴满脸黑乎乎的,像个大花猫,又是跳,又是蹦,你追我打,一身新衣服一天还没到黑就弄脏了。现在,这样的情形恐怕再也见不到了。
现在生活好了,物资丰富了,每次家人团聚,朋友聚会,桌子上都是摆得满满的,五花八门,样样都有,但是,现在的桌子上来得最直接的就是火锅,想吃什么就涮什么,以前的烧白、肘子、夹沙肉、龙眼肉、扣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自家几个人吃不多,做起来工序繁又费时,这一口地地道道的家乡美食恐怕也要失传了哦!
吃罢团年宴,一家人开车到城里逛公园,看越王楼,三江半岛夜景,浩渺烟波的三江半岛,可以乘游船畅游三湖,感受水上项目摩托艇,并可在三江半岛亲鸟喂食,咖啡酒吧,茶饮休闲。可以到科技馆欣赏娱乐风洞,球幕影院,“超验空间”,参现“两弹一星”主题馆。
还可以到西山公园赏红梅,今年的公园以汉文化游园的活动形式,从文学、音乐、茶道、服饰、礼仪、技艺等多方面展现汉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到人民公园参观“十八以来绵阳城市建设发展成果”或“幸福美丽绵阳”建设成果等。
绵阳是一座古城,建城已2200余年,有很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北川药王谷”、“北川九皇山”、“绵阳越王楼”、“江油窦团山”、“江油李白故里”、“白马王朗自然风景区”、“梓潼七曲山”、“寻龙山”、“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北川地震纪念馆”、“圣水寺”、“虎牙大峡谷”、“仙海风景区”,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足以让你从初一玩到十五,这么多的美食,让你一次过足了瘾。
年,在家乡!上班,我早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qjhicu 发表于 2018-2-17 20:07
祝老师新年快乐!
新年同乐!
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微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ibuwenxue)第1282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