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觅散文】三道堰古镇游记
今年春节,年三十全家团年之后,家人开始了各自的过年。女儿一家去了越南的海边,外孙女最喜欢的是大海沙滩。媳妇带着我们的孙子到我们亲家的老家看望生病的亲人,儿子在单位办公室要加班值班,家中就留下我们两个老人。
儿子在节日加班过程中,时常挂念着我们两老。初四那天,天气非常晴朗,儿子安排好单位的事务,一早就开车来到我们家里,要带我们出去游玩,晒晒太阳。
儿子说,就去三道堰古镇,风景很好,古色古香,很适合老人游玩。
三道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属成都平原腹心地带,距成都市仅22公里,距郫县仅6公里。儿子开着车带着我们两老,一路轻车熟路,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我和妻子都没有来过这里,一下车,眼前一亮,好美的古镇啊,真的是值得一游!
三道堰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西蜀古镇,素有“天府水乡”之誉。徐堰河、柏条河,这两条河流在三道堰镇穿镇而过,依水而建的川西民居粉墙黛瓦建筑错落有致,再现了传统川西民居丰富多变的造型。吊脚楼、阅江楼、望江楼、永定桥、堰桥、三道堰古镇大牌坊、千米水乡文化长廊,小镇精致的景点无不展示出川西水乡的独特魅力。
首先映入视野的,是一座十分雄伟壮观飞檐趐壁的风雨廊桥,耸立在柏条河上连通两岸。桥顶绘有与水乡堰水人文相关的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彩图,桥柱则是各地文人墨客们书写的对联,桥下是清澈见底湍湍流过的河水。河面较宽约有三十米,两岸则是楼台水榭,旅游宾馆和闲情观景品茗的茶楼。
过了廊桥,走入名为惠里的老街,只见一条不宽的引渠沿街中心蜿曲漫延过来,一道道清澈的水浪从眼前潺潺流过,一处处古色古香的飞檐依次进入视眸。古桥古坊古屋古肆,小桥流水人家,飞瀑葭草鲜花,美食美色美景,商贩的叫卖声,来往游人的脚步声,都一一展现在眼前。美丽的风景,浓浓的年味,心中不由激荡起无限的赞叹与感厩。
过了惠里,又是一条仿古景致的临河古街,沿柏条河岸,集休闲、美食、观景、亲水的仿古景致。宽敞的河岸公园,涛涛流过的柏条河河水,高耸多姿的彩虹铁索吊桥,一排排川西与嶶派结缘的特色民居,一叠叠撑开的色彩各异的太阳伞。还有那一块块青石板与鹅卵石舖就的街地面,再是街中间引导的水渠缓缓流过,以及塑立在街旁一侧反映水乡各类人物景物的塑雕。这精巧绝仑的景致,使人目不暇接,而心旷神怡浏连忘返。
如此美妙无比的水乡绝色景致,顿时让我们的游兴骤然倍增,选择了堰桥河畔与水乡文化广场不同的视角,儿子帮我们拍下了许多照片留影,将愉悦的笑颜留在了水乡。
我感受到三道堰水乡的浓郁文化特色,到处展现着千年历史的水乡厚重文化。三道堰,因水得名,因水而美。水,是人类和万物的命脉,有水,才会有生命,才会滋润万物,才会使其有灵气。而千年古镇三道堰,自然更是如此,只因有了这一河好水的滋润,才使得古镇浸透了水光月色,流淌着悠长古韵,积淀了古老川西厚重的底蕴。路边石碑上有文字介绍,据史料记载,三道堰之得名,概因古蜀国的望帝和从帝在柏条河治水期间,用竹篓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头导水灌田而来。而原名并非是现今的名称,而是叫“三导堰”。
我们一路走过,青瓦白墙,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景色清幽,是一幅安宁祥和的风情画卷,许多游人在这里放风筝、赏花、划船、垂钓、打麻将、喝盖碗茶,置身其中境深意长,令人流连忘返。
三道堰镇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川西古老小镇,古镇附近的青杠树村则是水乡惠润之地,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到青杠树村游览,但是小车从旁边经过时,我已经感受到风景这边独好。
返程的车上,我感叹万千。三道堰,这颗川西平原上的古蜀水乡明珠,它绚丽多彩光芒四射,不知赢得多少游客的关注、青睐、欣赏。在此,衷心地祝愿它,犹如绵延潺潺畅流的岷江水一样,永世绵长!欣赏着儿子传到我手机里的照片,我不禁吟诗一首:
两代同游三道堰,春节初四艳阳天。
粉墙黛瓦河边立,古镇民居顺水安。
溪流蜿蜒林茂密,卵石小道曲折弯。
小桥流水随处见,水乡风情赛江南。
秋觅生于贵阳,求学于古城西安,工作于成都。从事科技工作虽尽职敬业也有一些成就,却也常有许多文学作品发表于文学网站和刊物,皆因那未尽的文学梦。作为业余作者,长期担任国内知名杂志《 读者》官方论坛原创文学区首席版主,曾经担任精品文学网管理员和版主,现在担任江山文学网的社团社长和编辑,担任星光文学网管理员。
欣赏老师的佳作,学习问好! 老来相伴游,真情两心间! 溪流蜿蜒林茂密,卵石小道曲折弯。
小桥流水随处见,水乡风情赛江南。 欣赏老师佳作,点赞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