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文随笔】品诗赏词话过年
过年是指在春节期间进行庆祝活动。对中国人来说,过年堪称传统盛事,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留下了诸多吟咏过年的诗词佳作,赋予了年节深厚的文化元素。
新年意味着一岁之始,人们满怀辞旧迎新的期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展示了新年新气象,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燃放爆竹、畅饮屠苏酒、更换新桃符,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初诗论家叶燮在《迎春》一诗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新春佳节的无穷意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令人拍手叫绝。
除夕夜,在家守岁、亲人团聚自是每个人的期盼,然而,还有些羁旅在外的游子无法回家过年,于是将满腔的思乡情意寄托在诗词里。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在欢腾热闹的除夕夜,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家思亲,更增凄凉伤感。中唐诗人刘长卿亦有《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新年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不能归家与亲人团聚,怎不令人泪眼潸然。
过年,怎能少了走亲访友、拜年贺节。古人用“拜年帖”表达新春问候与吉祥祝福,相对于亲自登门拜贺,拜年帖既表达了礼数,也省却了见面寒暄客套的繁文缛节,这种拜年方式可谓经济省时。唐代诗人元稹有《重酬乐天诗》:“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元代画家马臻也有《至节即事》:“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而到了明清时期,拜年帖逐渐演变成礼节性的问候,礼仪的成分远大于人情味,这点从明代文人文徵明的《拜年》可见端倪:“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当时,拜年帖已沦为例行的虚套礼节,跟我们如今过年群发短信拜年差不多一个意思了。
金猪献瑞贺新春,在春节到来之际,看窗外漫天飞舞的绚烂烟花,品读与过年相关的隽永诗词,让心灵得到诗意的栖居,只觉这新年的文化味儿也浓了许多。( 田敬文)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谢谢老师临赏留香。问候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