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牛子 发表于 2019-2-14 22:10:57

【苍龙牛子散文】 探访壮家古寨

      猪年春节初五,笔者与老伴游经广西德天跨国大瀑布时,顺道来到“德天壮家古寨”。
       德天壮家古寨,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隘江村陇鉴屯 。据说这是西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原生态壮乡古寨,至今遗留着壮家的百年老宅和宝贝。      走进古寨,村口小桥是进村的唯一通道。2008年,村前修通了公路,壮家村落发生了不小变化,桥头外修建了一片新式楼房。桥头内则是保存完整的壮族杆栏式古村。
      桥边护栏上吊着串串竹筒,既作饰品又用如警铃,夜间外人来了碰到会响,这大概是最古老的防卫设备。
      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醒目牌子,标注着礼仪常用语的汉语、壮语和越语发音对照表。导游“阿牛哥”诙谐地说,越语“再见”叫“打憋”(便),因为人天天要蹲这个,所以其它都记不住,这一句忘不了。众游人一片笑声!
   “杆栏房”一般三层,顶层是储存粮食的仓库,二层住人,下层放养家禽和堆放杂物的房屋,这是壮族最具特色的民居。我们看到一层有圈养的鸡鸭,春联的横额上大多是“六畜兴旺”。
       坐在石台上的壮族妇女相互唠家常,我们游人喊“里擂(你好)!”,她们高兴地回应“马落马落(欢迎欢迎)!”
      嫁到古寨的越南媳妇,为我们热情演唱地道的越南民谣,音律悠扬,但一句也听不懂。
      壮族称男青年为“阿牛”,女青年为“阿妹”。今天担负德天壮乡古寨导游解说的壮族阿哥说他的名字叫阿毛,1990年出生,是村中百里挑一的文化骨干,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阿毛讲了很多壮家风俗礼仪,帮助我们分清“黑衣壮”“白衣壮”“蓝衣壮”和“花衣壮”,印象深刻的有唱情歌、试婚、嫁妆、“娶老关”、生孩子等。随即他表演土法治病,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村中“边关壮家历史民俗展馆”,就一间简陋低矮的小石屋,展馆里面东西不多,但在里面却难得看到了一点点上世纪79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硝烟。据说这个村当年作战时是一个重要的战地救护所,村中住满了解放军。那段历史不时被游客提起,谈论一些山上的地雷、被驱赶回国的华侨等等话题。
      壮民族极为看重银饰品,是因为银饰品与壮族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造就身边好多银饰品制作的能工巧匠。古寨加工银饰品的壮家小银炉不时发出切搓的打磨声,年轻的银饰品工匠,现场为游人展示银饰品加工和制作过程。游人购买送人的银饰工艺品,制作工匠可按照要求,打印上购买者的姓名及日期或有关祝福的文字。店内文明介绍,文明购销,气氛和谐。
       游览至中午,我们到古寨用餐大厅,去吃“壮王宴”特色大餐。“壮王宴”,就是把菜肴放在新鲜巴蕉叶铺垫的大簸箕里,随着敲锣声,先由两人抬入餐厅后,再送到游人的餐桌。“壮王宴”,看起来就是一个特大的拼盘,中间是粉蒸肉、鸡蛋饼、咸菜丁,一周有土鱼土鸭土豆白菜红暑黄豆等等。游人在用餐前,几乎都急于拿出手机进行拍照。这些蒸菜味道清淡可口,品种多样,富有地方特色,观之惊喜,食之皆罄。
      古寨和越南仅仅隔着一条小河称为归春河,河两岸边民世代通婚,走亲访友,贸易往来,关系密切。古寨里有几家挂着国旗,标志着家庭成员完全是中国人,多数不挂国旗的说明娶回了越南媳妇。这成为古寨景观今天新的知识点,感觉不虚此行。


                        2019.2.9(大年初五)于西南边陲
作 者 简 介

崔振昭,笔名苍龙牛子。生于秦岭北麓、中国画乡苍龙河畔的牛东村,现居古都乐游原。长期从事军队和地方党委工作,熟悉基层社会生活。喜爱文学、演唱、收藏和健走。西部文学会员,崇尚“叙写普通人物和平凡事件,传播人生心语和世间真情”,写有一些散文随笔,上百篇文稿被《三秦都市报》、《西部文学》、《新长江文学》等刊物和网站登载。




邓仲祥 发表于 2019-2-17 09:34:38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9-2-18 14:11:33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苍龙牛子散文】 探访壮家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