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yegang 发表于 2019-2-15 17:40:47

【楼叶刚随笔】登上智慧宝塔的三步台阶

                                                 登上智慧宝塔的三步台阶      世间的智慧,无奇不有,无所不在。      大凡想登上七巧玲珑的智慧宝塔者,有这样三步台阶不能不打造。第一步台阶,是收藏“世间流行版本”智慧的台阶;第二步台阶,是收藏“藏之名山”智慧的台阶;第三步台阶,是收藏“融通百家之后的自我生存”智慧的台阶。      这三步台阶,拾级打造,级级艰辛。      其间最容易打造的台阶,可能就是第一步台阶。只要你有耐心,多读读世间俯拾即是的流行教材,拥有大众化的智慧,打造第一步台阶的材料就将出现。但这步台阶产生的相对价值似乎不大,因为这些流行版本中收藏的智慧,天下皆知。天下皆知的智慧,有时不是智慧。正如一场考试,大家都零分,等于大家都满分;大家都满分,等于大家都零分。当然,这种流行教材的智慧,都有一个相似的演变轨迹。       这种大众化智慧,开始也是小众化智慧。只是最早用的人把它用成经典的案例,引起他的对手或者周边人或者后来人的注意,他们就把其中的套路编成教材。于是,这种小众化智慧就变成屡见不鲜的大众化智慧。高明的小众化智慧变成习以为常的大众化智慧,如果不做点伪装,对付读过教材的高明对手,多半用不顺手,甚至毫无用处。有时,做过伪装,也用不顺手,甚至毫无用处。这大概就是智慧现身后的悲剧。       就拿流行教材中,战国时代蔺相如“完璧归赵”智慧和三国时代诸葛亮的“空城计”智慧来说事吧。       蔺相如首创骗回和氏壁的智慧,就能产生让从未遇到过如此大骗的秦王猝不及防的效果。可这类防不胜防的骗术,流传到今天,骗骗三岁小孩可能还行。如果来欺骗读过蔺相如故事的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毕竟,蔺相如的骗术,久经世人口口咀嚼之后,那种猝不及防的神秘屏障早已散失干净。       同样,诸葛孔明的“空城计”,首创时也是种高明的智慧,用多后,也就变成了低档的骗术。如果现代人遇到知己知彼的对手,也想给对方来耍回诸葛版的“空城计”骗术,对手就很可能会避开司马懿的做法,先派个小分队来刺探一下实情。那样,耍诸葛版骗术的人,就跟躲在陷阱里挨宰的困兽没区别了。      智慧和骗术,有时就是一对同义词,在表达同样一种意思,只是褒贬色彩不同而已。不同的情境中,这种意义的褒贬色彩常常在转换着。当然,学习大众化智慧也有妙处,其中的一个妙处就是防备低档的骗术,不犯低级错误。有低级错误,就有中级错误、高级错误、终极错误。人中哪种错误,都是相对的。对于秦王和司马懿来说,他们算是犯了高级错误;而对当代人来说,中了这样的骗术,就只能算是低级错误。因为流行教材都出来了,你居然不随大流好好读读,还上当受骗。这简直就是笑料中的笑料。实际上,这种笑料常常以各种变形面目,发生在各种人的身上。   所以,打造第一步台阶的材料,看似无用,从生存的角度来看,似乎是有着很高的含金量。这是第一步台阶的一个价值。这个第一步台阶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它是后面两步台阶的支撑点。它像绘画中的素描。美术大师要想有所突破,常常重新练习素描。智慧绝顶的人常常放低两只眼睛的姿态,多回头看看第一步台阶,弄不好会产生智慧冲顶,收到智慧冲冠的意外效果。   当然,打造好了登塔的第一步台阶,离智慧塔顶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接下来,就要打造第二步台阶,去接近塔顶。   第二步台阶要怎么打造呢?   这一步台阶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的走向和第一步台阶的走向,不是同一个方向,而是倒逆的。   还是拿诸葛亮的智慧来说吧。诸葛孔明一生中最有争议的智慧,就是七出祁山的大谋略。七出祁山这件事情,诸葛亮最终办得不够漂亮。诸葛亮手下的不少大将和后世评论家就觉得诸葛亮的智慧不如魏延,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走汉中子午谷直取长安的方案,就比出祁山取长安的方案好百倍。如果从诸葛亮的角度审视魏延版方案,这个方案未必没有致命弱点。      如果蜀国的大军走子午谷,即使轻而易举地夺下长安城,可一座破败的长安城又有什么用呢,它又不是魏国的都城。在魏强蜀弱的情形下,诸葛亮是不会用魏延的“致毁智慧”来启发魏国军队的。你可以走这条路攻打别人,别人也可以反向走这条路攻打你。在诸葛亮的算盘中,是不给对手留下反对付自己的手段的。所以诸葛亮拼着老命七出祁山,他的真正目的或许就是想打着攻取长安的幌子,把魏国的目光吸引到易守难攻的祁山,或许是想开辟北方陇西一带的土地,壮大蜀国的势力。   诽谤诸葛亮智慧的人,用正向思维思考诸葛亮,多半是看不到正在逆向思考的诸葛亮的。   所以,打造登上塔顶的第二级台阶,有时就要头朝地走路,以反方向寻访那些“藏之名山”的圣贤智慧,才能找到打造第二步台阶的材料。   当然,圣哲们既然把智慧藏于名山的想法,要寻访到他们的大智慧,多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圣哲们会像枯守寒塘的瘦鸦,等待着传人的到来。即使他们等到沧海桑田,白发催老,也未见传人的踪影的时候,他们宁愿选择站在黄金台上,独自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不会轻授智慧于世间的俗人。   圣哲们何以厌恶庸庸碌碌的世间俗物呢?可能是世间的俗人,沉醉的笑脸,凉透了圣哲们的心吧!   世间的俗人见到他们那种孤独的身形,那种孤芳自赏的痛苦,就爱发出爽朗的嘲笑声。他们的大笑,圣哲们是一眼就能把他们的心思看穿,那就是用笑声来遮掩他们内心的自卑和虚弱。嘲笑者们自己可能也很清楚,他们的笑声不会长久,瞬间间就会随着笑声的散失而散尽在尘埃之中。    俗化的嘲笑者们不具备永恒的光芒,很难和圣哲们同欢喜,共忧患。圣哲们等待的,不是世间俗人,多半是在等待和他们含泪思考的人。这种人,可能就像米兰·昆德拉那样喜欢思考的人吧!米兰·昆德拉曾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米兰·昆德明白,喜欢进行深邃的思考的人,会不断与人群拉开思想的距离,变得与世人的僵化思想越来越远。上帝见到这些有舒服不要舒服的思考者们,忍不住就跟世人们一样来嘲笑他们。    可上帝们在嘲笑思考者的时候,永远也不会见到自己的可笑身形。其实,他们的身形就像一只开屏的雄孔雀,前面看起来华美无比,可绕到它的身后一看。原来,华美绚丽的外表,是以身后露出光秃秃的屁股为代价的。    含泪的圣哲们等待着的传人,或许就是那些能令上帝在笑声中丢丑,撕碎他们虚假外表的思考者。    “等待”与“不轻传”,这大概就是圣哲们也常常陷入两难困境的原因。于是,他们一路藏一路露,布下蛛丝马迹,和可能的传人做捉迷藏。正因如此,追寻圣哲大智慧的人,如果画一个与圣哲同一原点的同心圆,或许追寻到圣者们的足迹。    但这群追寻者一路拷打灵魂,忍受阵痛,又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就像孤独的头狼,有时会在无人的旷野里徘徊,有时又仰头对着皎洁的明月痛苦地嘶吼,不管怎样,他们只要能耐得住独来独往地狂奔在旷野之上的寂寞,或许就能找到圣哲们栖息过的那片精神草原。    所以,寻找打造第二步台阶的材料,用一颗孤独的心去寻找另一颗孤独的心,或许是最动人的一笔,或许是最凄美的一笔。    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打造好后,就要打造第三步台阶。这样,才能真正登上智慧宝塔的塔顶。    第三步台阶,与其说它是台阶,不如说它是一只大熔炉。它要把打造第一步台阶和第二步台阶的材料,全都扔进这只大熔炉中,与自己的生命一起煅烧,煅烧出一种与自我的生命同呼吸,与自我的血液共流淌的生存智慧。    这样,第三步台阶才能真正筑就。    这时,跨过第三步台阶,就能登上智慧宝塔塔顶,一览人类智慧复活的壮美画景。               萧然魔鬼手写于乌伤书斋                                                            2007.8.30〖简介〗楼叶刚,学界泰斗钱钟书再传弟子,“讲文堂”创办人,浙江独立作家,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杭州萧山儒学学会会员,香港文联作家协会终生会员,《语文报》杯特等奖指导师,名列“互动百科”全球华人名人百科。

翔鹰 发表于 2019-2-15 19:45:20

问好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楼叶刚随笔】登上智慧宝塔的三步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