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文随笔】人才,决定楚汉相争胜负的根本
公元前202年,曾经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走上了绝路。这一年的十二月,他被韩信十面埋伏,围困于垓下(即现在的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后突围至现安徽和县境内的乌江,因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遂拔剑自刎。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到: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怎样一个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的场景。英雄末路,长歌当哭。唐代诗人杜牧也曾写下了有名的诗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项羽乌江自刎颇感惋惜颇以为撼。宋代词人李清照对爱江山也爱美人男子汉气十足的楚霸王更是赞美有加,推崇备至。“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把个悲剧人物项羽的形象塑造得崇高而又伟大。也正因此,千百年来,楚汉相争的故事一直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从司马迁的《项羽本纪》开始,项羽就被塑造成一个悲剧的英雄,那铁骨铮铮性格刚烈且极为暴戾的楚霸王形象不知刻印在后代多少人的心中,令人生出了多少的感慨与同情。
乍看起来,项羽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从表面上看,楚汉争雄,刘邦远非他的对手。可是,胜败自有因果律,历史到最后选择刘邦而非项羽当然自有它的道理。仔细分析,项羽的失败绝非偶然。楚汉相争,一开始项羽处于绝对的优势,之所以到最后四面楚歌,走上了绝路,由此导致楚亡汉立,固然与项羽的狂妄自大,骄傲轻敌和关键时刻当断不断以及杀戮成性,不得民心等有着很大关系。但最主要的还应归咎于他不知道唯才是举,任用贤能,当年许多能征善战或是足智多谋的将士谋臣投奔到他的麾下,如陈平、韩信,而他竟不能慧眼识才,致使这些人才转而投奔了刘邦,这还不算,到最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连一向对他忠心耿耿且多谋善断的“亚父”范增都伤心失望,感叹“竖子不足与谋”,在万般无奈中,最后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含悲忍泪,离他而去。不善用人乃兵家大忌,失一贤者而失天下,看来,这才是导致他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致命伤。
可是,项羽对自己之所以会一败涂地,至死还执迷不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悲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此中原因,倒是棋高一着的刘邦比他看得清楚,知道此中真味。当上皇帝后,刘邦有次在洛阳南宫设宴招待群臣,酒酣耳热,他问大家:“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大臣高起、王陵回答说:“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利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点点头,又摇摇头,神色中未免有些得意地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是的,得人才者得天下,自古以来,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有情,从来不会毫无根据地作出错误的选择。项羽是个彻头彻尾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从他“悲歌慷慨”吟唱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就可感受到他委实是个自高自大的“自恋狂”。中原逐鹿,沙场征战只知道一味地“单打独斗”,而不知道招募英雄知人善任,即使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有何用?其最终的失败无疑是铁定了的。而我们看刘邦的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那种“安得猛士”、求贤若渴,盼望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治国安邦的情怀跃然纸上,感人肺腑。
所以,楚汉相争,鹿死谁手,仅仅从两个对手吟唱的诗中就可看出端倪,找到答案。(田敬文)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学习佳作,问好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