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叶刚随笔〗 随时随风闲抛
随时随风闲抛 每日之思,如画家之散点透视,移步观之,所见之物多之又多;聚焦排杂,把多角度所见之见,所思之思,落于笔端,则不易行之。 今日下午,花五个小时,整理一份以“变与不变”为话题的作文素材稿。如非周日,则少有如此集中之时间,以做此工作。平常之时,多有散点式思考。有时笔录之,以待同类思考多时,撰成一文。实则同类思考多时,亦未有暇日,一撰成文。故此类思考,不缀成文,如山间放任之土匪,反复往来,骚扰不断,颇费浮生有限之时。故今日狠下心,把今日之散点思考,全聚在一起,排成纲目。遂按纲目,寻找相应之素材,一寻一思,录于纸上之时,压之又压,废材去之又去,还余十六页。如此十六页,增则不增,删则不删,打印而出,以备他日写文之用。 整理之时,多用读过旧文为素材,以省读文之时间。偶录一二篇未读之文,以补新知。此法,以缓读书之累。人劳于文牍,无穷尽也。斗室之中,忘食而编著,忧不在心,真不知时之过矣。大概此中之乐,亦是一乐。乐之时,又思古人编书写书之人,多矣。然前人之书,编之又佚,佚之又编,循环不绝。此真是一忧。后又思,前人食五谷,日日相食,多日不食则死。日日食之,终至死日。今人亦如此,如维命则日日进食。书与五谷相似,代代有人编著。所编之书,不适后世,则散佚后世。如食物在人肠胃之中消化,精华留之,糟粕排之。肠胃,乃食物之判官;时间,乃书籍之判官。 徐渭曾有云:“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谓一手好字,一手好画,一手好文,当世之人,不真重之,虚重其名,故其抛之野藤之间。此中拋感,是痛感,非今人做数学题打草稿,屡打屡不解,解题之时,揉抛草稿之快感也。徐渭摆摊卖书画文,一谋果腹之稻粱,难之又难。因显贵不见,官人不卖。如此卖文卖画,文风画风,风骨独存。然则“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真真是写在《青藤书屋图》上的写照。两间破屋,是自嘲;南腔北调,明写北话与南话杂合,口音不纯,暗写他与现实格格不入,不是一个调。 徐渭斯人,唯有袁宏道之类人可识之,可有同感也。文本空文,画则空画。潦倒之人写之画之,遂潦之又潦,倒之又倒。此中悲叹声,如五百年前青藤书屋的窗缝中传出的徐渭喊声“徐渭不在,徐渭不在”。来访之显贵官人,立于门外听之,如“没到的人举个手”又有何异。此中事,袁宏道不写于《徐文长传》中,后世将散佚徐渭不少逸事。袁文传于世,徐渭之幸也。才子,写才子的才子,与时间形影不离,则万口相传,百世依旧鲜活。 昔年,冒景璠督促钱钟书撰书话,则有一语“咳唾随风抛掷可惜也”。此语,与徐渭“闲抛闲抛”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文人闲抛旧作旧思,如家常事。大家如此,中家如此,小家亦如此。 近来,如此短思,偶而写之。今日写之,作“闲抛”之用。闲抛无闲物,是杀风景之事。 2018.10.28〖简介〗楼叶刚,学界泰斗钱钟书再传弟子,“讲文堂”创办人,浙江独立作家,西部文学作家协会会员,杭州萧山儒学学会会员,香港文联作家协会终生会员,《语文报》杯特等奖指导师,名列“互动百科”全球华人名人百科。欣赏老师的精彩佳作,问好! 欣赏老师精彩文笔,问好! 来学习,问好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