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黄金酒杯征文】【宁夏何老三短篇小说】斗茶士

[复制链接]
查看1271 | 回复13 | 2015-3-1 08: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夏何老三 于 2015-3-1 08:33 编辑

斗茶士(短篇小说)

(一)
   天已大亮了,窦伦背上行囊,望着生活了十二年的大宅门,不由得双膝倒地,他大声地喊着:“我一定要混个人样回来!”
   窦伦是个刚满十二岁的孩子,当地有一句俗语:“养七不养八,养八就要杀。”意思是父母只养孩子到七岁,八岁时小孩就要学会独立生活,帮助干家务活,甚至干农活。当地还有一句俗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小孩十二三岁就要被撵出家门,自己外出谋生。
   窦伦上面有三个哥哥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窦伦行四。他从懂事起,就知道这条家规。于是,他不等爸爸妈妈丢他,自己就把自己丢了。上哪里去讨生活呢?无非就是到远一点的邻村,给人家放放牛、喂喂猪什么的。窦伦不这么干,他要到好远好远的地方去闯荡,连玩带给自己找饭辙。
   也许是老家有很多茶树的缘故,窦伦对于沿途的茶树也非常感兴趣。每逢路旁山边,叠石重重的茶树丛生之地,他必然不由自主地一边凝神观看,一边采几片茶叶,放入嘴中咀嚼,尝尝味道。倘有好茶水,便从随身携带的行囊中取出茶具,叠石为炉,以枯木桠枝为燃料,当场煮茶,并细心体会。晚上,就到寺观农家求得一点施舍并借宿一夜。
   他是一个有心人,每到一地,都会虚心向老乡、僧人求教,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小弟弟。于是,窦伦免费学到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 窦伦胆子也很大。有些危山险谷,人足迹不到,窦伦敢冒险深入,以策安全,但也有例外。据土人报告:“黑龙白龙二潭附近,每逢天气闷热,或淫雨滂沱之时,常有龙形出现,鳞甲焕然,双角对峙,蜿蜒摇摆首尾,状甚狰狞,惟有薄云护体,不见全身.


.....”窦伦不信,潜往探视,静待良久,一无所获。
2008610277228_2.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08: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爹爹,我的茶好!”
   “爹爹,还是我的茶好!”
   “我的好!”
   “我的好!”
   窦伦看着兄妹两个人在夸自己采到的茶叶,一骨碌爬起来,他不知道这两兄妹下一步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爹爹如何评判——窦伦是昨天晚上借宿在这个半山腰的家庭的。他又渴又饿,差点跌倒在这个院子前。老爹正好出门,看到这个毛头小子,一把就把他连搀带拉地送回了自己的家。
   这是一个大家子,爹爹、妈妈、老奶奶,外加六个孩子。窦伦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只能从年龄上分出老大、老二直至老六。
   刚才吵架的便是老大和小妹老六。
   老大手捧一把茶叶,用力地闻着,大声喊:“好香呀!”小妹也不甘示弱,也捧着一把茶叶,奶声奶气地叫:“我的茶好嘛!”
   老爹什么都没有说,拿出两个杯子,把两个人的茶分别放了进去。然后从瓦罐里舀出两瓢开过了一会儿的开水,缓缓地倒入茶杯中。等到茶叶有将近一半沉底的时候,把茶汤倒掉,再用开水冲一遍茶,对着窦伦说:“你尝尝,哪杯茶好喝?”
   窦伦端起茶杯,看看茶汤的颜色,再用鼻子闻茶汤的香气。喝,都是好茶,香气逼人,喝上一小口,好有味道!不过,窦伦此时还不能说上这两种茶的区别,只知道好喝而已。
   老爹拿起老大的茶,“你看看,这种茶颜色嫩黄,芽叶匀细,汤色透亮,回味干爽,是不是?”窦伦不住地点头。
   老爹又拿起小妹的茶,“你再喝这种茶,清香,清爽。别看它的颜色是黑的,泡出茶来可是清亮见底。对不对?”
   老爹看着眼前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小子,心里涌出一股说不出的爱怜。这个孩子,跟自己的老大差不多大小呀。这么点点就出来讨生活,不容易呀!
   老爹又指着老大的茶说:“这叫吴山云雾茶,是从好高好高的山上采的高山茶,我们都叫它‘山珍仙叶’。过去只在红薯地边种上一圈,用茶树和玉米、高粱隔开。这种茶采不了多少斤,都是自家人喝的。”
   “你再看细妹的茶,它是一种独芽茶,更采不了多少斤。好像还没有见过有人卖。你们家不是也种茶吗,你愿不愿意学呀?”
   窦伦想都没想,“嘭”地一下就跪在了地上:“师傅在上,请受窦伦一拜!”
   从此,窦伦成了老爹的第一个高徒。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08: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夏何老三 于 2015-3-1 08:37 编辑
(三)

   “喔喔”,公鸡打鸣的声音传入了窦伦的耳朵里,他揉了揉眼睛,还这么黑呀,起来这么早干什么?正在他打哈欠的时候,他听见了老爹炒茶的“嚓嚓”声。
   窦伦转到外屋,老爹已经开始在大铁锅里炒青叶了。
   “老爹,您什么时候采摘的茶叶呀?”
   “鸡叫以前呀。太阳出来,露水干了,茶叶味道就不好了。明天早起呀,跟我一起采茶!”
   “是喽!”
   “来,跟我学学炒茶。”
   窦伦来到师傅炒茶的铁锅前,锅底微弱的炭火映红了师傅黝黑的脸膛。师傅用双手上下飞舞着,好像在变魔术一般。
   “别站着看,过来,把手伸到锅里去!”
   窦伦刚把手伸进锅里,“烫!”
   “不许把手缩回去!”师傅厉声喝道,窦伦乖乖地把手放回了锅里。
   “这样,先把茶叶抄起来,然后用手胡噜锅底上的茶叶。对,再这样抖,这样推、扣、压......小子,这种一芽一叶,叫做一旗一枪,可是好茶叶,糟蹋不得,就得用心。你看着啊,这是青锅、回锅、辉锅三道工序,一样不用功都做不成好茶叶!”
   窦伦摸着手上烫出的大泡,连筷子也拿不起来了。他只说了一句:“师傅,我头痛,不想吃饭了。”师傅摸了摸窦伦的头:“哟,头发烫。小子,我来给你治。”
   老爹抓起一把陈茶叶,再放上两片鲜姜,两瓣儿蒜,一点盐,用筷子搅和搅和,“来,喝下去!”
   “咋这么苦呀?”
   “傻小子,茶解七十二毒,良药苦口利于病呀!”说着,老爹又从另一个锅里抓出一把喝过的陈茶叶敷在窦伦的手上,没过多一会儿,窦伦的手就觉得不那么痛了。
   第二天一大早,窦伦就跟着师傅采茶叶去了。师傅说:“采茶贵在时间。太早了味道不全,迟了散神。以谷雨前五天最好,后五天就差一点,再五天更差。茶芽紫的最好,面皱的不怎么好,团叶更不好。一夜没有云彩,早上带露珠儿采摘最好,中午采摘就差点,阴雨天气最好不要采摘。生长在山谷中的茶叶最好,竹子下的差一些,烂石中的又差一些,黄沙子中的茶树最差。”
   窦伦边听边采,手指也越来越灵活,两只手一起摘,上下飞舞,好像做游戏一样。
   吃过午饭,师傅拿了一只茶杯和一桶茶叶,神神秘秘地对窦伦说,“来,师傅给你变个把戏。”说着,师傅把茶叶桶打开,“小子,看看闻闻,是什么茶叶?”窦伦一看,这茶铜丝螺旋条,浑身披毛银隐翠。闻着也有一股独特的味道,脱口而出:“这是毛尖1”
   “好小子,没白教你!不过,你会冲泡这种毛尖吗?”窦伦摇了摇头。师傅说:“看好了啊。”师傅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泡茶之前,先用滚水冲烫玻璃杯。第二步:先放水后放茶叶。茶叶浸湿就会沉底,等一会,就见叶片的银色茸毛与渐渐涨大的茸毛隙中的气泡如雪浪披银珠。一会,茶叶伸直冲向水面,像一支支立起来的银枪,而杯底染上茶绿色,上下水色分成了两种颜色。又过了一会,随着茶叶上升的气泡在水面上消失了,茶叶又沉回杯底,这个时后水面也有淡淡的嫩绿色,沉叶茸毛隙中另一些小气泡受热又膨胀产生上浮力,携叶片再次上升,继而再下沉。就这么反复3次,杯底的绿越来越浓,并向上渗透,把原来水晶般的透明色染成碧玉,而茶香也随泡浸时间的延长而散发出阵阵幽香,味儿越来越浓。这种茶,真像一件特殊而又生动的工艺品,让人叫绝。
   窦伦喊出声来:“太好了,开眼了!”
   师傅拍了拍窦伦的肩膀:“小子,看见了没有,这三上三下,叫会耍把戏的茶。这茶道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说话间,窦伦已经在师傅家住了一年多了,小伙子也长成了大人模样。一天,师傅拿出几个茶叶罐,让窦伦鉴定这些茶是什么茶。
   师傅先拿出一罐,窦伦闻了闻,又用茶匙崴出一点看了看说:“这是都匀毛尖。”
   “为什么是都匀毛尖?”
   “您看它,三绿透三黄,茶的颜色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回味甘甜,芽头肥壮,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青嫩。” “好了,”师傅打断了窦伦的判断,”再看看这是什么茶?”
   窦伦看了看又闻了闻,十分肯定地说:“这是竹叶青茶!”
   师傅笑了:“世上只听说过竹叶青酒,哪里还有竹叶青茶呀?”
   窦伦知道师傅在考他,于是一板一眼地说起来:“竹叶青茶是产自四川峨眉山的明前茶,是在清明前三五天开采的,一芽一叶,像个扁条,两头尖细,泡出来的茶汤色是清的,叶底嫩绿。”
   “这竹叶青茶有什么讲究呀?”
   窦伦知道,这是师傅又在考他:“这是1964年,陈毅元帅陪同周总理出访亚非后,忙里偷闲,与乔冠华、黄镇一起到峨眉山度假。在万年寺,主持用寺中种的香茶招待陈毅元帅。陈老总问:‘这是什么茶呀?很不错吗。’主持告诉陈毅:‘这是自家产的茶,还没有名字’”。旁边的方丈聪明,立刻说:‘请陈老总给起个名吧!’陈毅沉思片刻,说:‘这茶泡开之后如竹叶,汤色亦如竹之翠绿,味道也如苦竹叶清香回甜,我看就叫’竹叶青‘吧!’从此,‘竹叶青’茶就出了名了。”师傅笑着点了点头,又拿出一罐茶,问:“这是什么茶?”窦伦只看了一眼就说:“乌龙茶。”
   “为什么叫乌龙呀?”
   “这里也有个故事。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安溪县西坪乡南言村里有一位茶农,也是一个打猎好手,姓苏名龙。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有一年春天,乌龙上山采茶,突然一只山獐从身边跑过,乌龙举枪就打,山獐拼命跑向山林深处,乌龙穷追不舍,直到捕获了猎物。当他把山獐背到家里的时候,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连夜宰杀、品尝,全然忘掉了还有放在锅中准备炒制的茶叶鲜叶。第二天清晨一看,锅中的‘茶青’,已经镶上红边了,还发出了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后,用滚水一沏,嗬,味道香醇甘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乌龙经过反复试验,采用萎凋、摇青、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随之成为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师傅连连点头,又拍了拍窦伦的肩膀:“孩子,师傅的脓水也就这么多了,你该下山了!”
   窦伦一听就急了,扑通一下子又跪在了地上:“师傅,您不要我了吗?我给您当一辈子徒弟,再给您养老送终。”
   师傅连忙扶起窦伦:“孩子,茶道这东西,要学的太多了,我这里只有一点还能说一说的茶叶,但是,这里还缺两样最重要的东西,水和壶。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我这里连茶的父母都没有,你学不到真正的茶道了。”
   “我不要学,我要伺候师傅一辈子!”
   师傅摸着窦伦的头说:“傻孩子,你当初是怎么让家里赶出来的?家里不就是让你到外面闯荡学一两门手艺成家立业,再养家糊口吗?师傅不能耽误你。你那么聪明,一听一看,什么都能记住,什么都能操作,我不能让你就会这么一点东西。你要是想吃茶这碗饭,你就得再学上三年五载的,再呆在我这里,你就只能是个种茶匠了。师傅要让你做个真正的茶人。”说着,师傅拿出一个小罐,“你拿着这个小茶叶罐,到五百里以外的克州去找兴隆茶庄的梅老板,他看见这个东西就会收留你。我们是八拜之交的兄弟。你要学,就要学会斗茶;学会斗茶,你就差不多有饭吃了。去吧!”
   说完,师傅连头也不会,径直走了出去。
   窦伦知道,自己该是离开的时候了。他把自己的几件衣服捆吧捆吧,打成了一个小包袱,背上走出了师傅的家门。师傅的六个孩子谁也不敢送窦伦,只能向他挥挥手告别。窦伦一出家门,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师傅,您对我的再造之恩,我窦伦永世不忘!”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08: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夏何老三 于 2015-3-1 08:40 编辑
(四)
   窦伦来到一条大河旁,河水湍急,拍打在河中央的岩石山上发出“砰砰”巨响。怎么过这条河?河两岸都是密密的树,也没有看见桥,天也快黑了。窦伦猛然看到有一棵树的树枝耷拉在河的中央,离河对岸不远。窦伦心想,我要是爬到树上,再利用这根树枝悠过河去,不就能到对岸了吗。窦伦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来了,他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树,又试了试那根树枝,还行,有弹力,还算结实。窦伦攀上树枝,两腿一蹬,像一只猴子打秋千。他是要借着树枝的弹性弹到对岸,就在他刚要飞过去的时候,一个恶浪突然扑在窦伦攀着的树枝上,树枝断了,窦伦一下子就掉到了水里。
等到窦伦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一张温暖的床上了。他摸着厚厚的被子,一骨碌坐了起来,旁边一位看书的长髯老先生走了过来;“小伙子,你醒了?”
   “这是哪里?”窦伦像做梦一样,好像见到了家乡的亲人。
   “老夫这里是克州的兴隆茶庄。你从河里冲了下来,一直被冲到这里,有几十里地呢!小伙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老者笑了起来。 “什么,克州的兴隆茶庄?”窦伦一下子想起了师傅临出门之前的话和那个小茶叶罐。
   “老人家,您是姓梅吧?”
   “咦,你怎么知道老夫姓梅?”
   窦伦从包袱里拿出了那个小茶叶罐,“老人家,您认得这个吗?”
   老先生打开茶叶罐一闻,立刻笑出了声:“好呀,老夫的小弟还健在呀!小伙子,你是?”
   “我是他老人家的徒弟,叫窦伦。”
   “好呀,看到了你,就如同看到了我的小弟。这分明是让我收你这个徒弟呀。”
   窦伦想都没想,趴在地上,又给梅老先生磕了三个响头。
   “好吧,你先歇两天,把身体养好了,咱们再做安排。”
   到了第三天头上,梅老把窦伦叫到跟前:“窦伦呀,你虽是老夫的小弟介绍过来的徒弟,但也不能坏了这里的规矩,你得先做三个月挑水佬,到山上去挑水。我们这个茶楼主要是靠山水来泡茶的。”
   “为什么非要用山水泡茶呀?”
   “古人把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即泉水,清冽甘美,泡茶最相宜。我们这个茶楼,专门用山水泡茶,我们这个酒楼的水桶上都插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兴隆茶庄虎列泉水’,客人非常喜欢,茶楼生意一直不错。”
   “上哪儿去挑水呢?”
   “我们这里有虎列泉、狼牙泉,都是非常好的泉水。你先跟着魁哥一起去挑水吧。”
   窦伦挑起水桶,和魁哥到山上的虎列泉挑水去了。
   约莫过了三个时辰,窦伦和魁哥每个人都挑着满满两桶水回来了。掌柜的梅老板早就拿着一个葫芦瓢站在门口等候了。他舀了一点窦伦桶里的水吸入口中,并没有一口吞下去,而是慢慢品着水的滋味,像是在品味一口美味菜肴,“嗯,好水,甘冽醇厚,有后劲!”
   “窦伦呀,你看,这水也是讲‘品’的。水品一在活,二在甘,三要清,四要轻,你挑的这虎列泉的水,就达到了这样的水品。来,我再给你用这水泡一杯茶看看。茶好不好喝,重在汤色,也就是茶汤的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次,茶汤又能检验茶的好坏,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炒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炒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
   又过了几日,窦伦开始自己去虎列泉挑水了。他摸摸自己被水桶压破的肩膀,把一块旧毛巾垫在肩膀上,免得肩膀再被压破。啊,实在是疼呀,垫上毛巾依然疼痛难忍。没事,咬咬牙,想学点真功夫,还能怕这个!
   不过,说是说,窦伦还是耍了个心眼,他随便地在泉边打上两桶水就赶回了茶庄。梅老板依然在门口用葫芦瓢品尝窦伦跳回来的水。 “是虎列泉的水?”
   “是。”
   “还跟往常一样,是从泉水的中段挑的?”
   “是......是,”窦伦嗫嚅着。
   “你骗人!这水不是从虎列泉的中段挑上来的,是从下游挑上来的。嗯,你小子还不服气,来,你看好了啊。”
   说着梅老板拿出一小把阳羡茶,“去,把开水和杯子拿来。”
   等到水开到像螃蟹眼睛的时候,梅老板把茶叶倒了进去,半天才看见了茶叶。“这虎列泉水品,见于《水经集注》。上游水性太急,下游太缓,惟中游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游味久,下游味淡,中游浓淡之间。老夫看见茶色半天才能看见,所以知道是下游之水。”
   梅老板一席话,把个窦伦佩服得五体投地。
   梅老板又拿出一本书:“小子,好好看看,这是陆羽的《茶经》。不认得的字问我,内容你可得自己琢磨。”窦伦早就听说过这本《茶经》,只是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看。这回,他可是如鱼得水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08: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哎呦,哎呦!”窦伦捂着被师傅拧痛了的耳朵,大声喊叫着。
   “你小子,就知道看书,晚上不睡觉,早晨天不亮就起床,书都快被你翻烂了!来,师傅今天教你点新玩意。”
   窦伦被师傅领到了后院。
   这是一个只有师傅才能进入的小院子,旁人是绝对不敢也没有资格进入到这个小院子的。上次魁哥偷偷往小院里多看了几眼,就被师傅一顿臭骂,魁哥和小兄弟们谁也不敢存有奢望了。
   小院子只有四间房,一间是师傅的书屋,一间是储藏室,一间是工作室,最后一间是师傅的休息室。
   小院子很整洁,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只有几朵开败的玉兰花瓣。师傅指着储藏室说:“来,小子,先让你开开眼。”
   窦伦进入房间,眼睛都不够使了,好家伙,一屋子都是各种茶壶,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高的,矮的,有提手的,没提手的,亮的,暗的,把窦伦看傻了。
   “师傅,这些壶都是你做的?”
   “大部分吧。还有一些是朋友送的,窗户台上摆着的这几把壶是师傅参加斗茶时得的。”
   “斗茶?怎么回事?”
   “先别问了,以后师傅会带你去斗茶的。今天,咱们要学学做茶壶。”
   说着,师傅拿起一块合好的泥,摔打起来。窦伦看着好玩,也上手去抓了一把泥。
   “小子,当心点,那可不是一般的泥!”师傅吧手里的泥拿给窦伦看:“你看,这可是紫砂泥,古人叫它‘珠玉’。这是一种泥中泥,质地优异。它含沙低,可塑性强,烧制时温度很高,烧结致密,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越用越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使沏茶时不失原味,使用越久越发显现光润古雅。你看它,造型奇巧,古色古香,典雅精美,气质独特,还集金石书画于一体,寸柄之壶,有多少中国老祖宗的东西呀。孩子,好好学吧。师傅还等着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
   “对,腕子要用劲。”
   “甩泥的时候要有弧度。”
   “线条要清晰。轮廓要明显。”
   “壶盖是行家最看重的,要严丝合缝。”
   “壶体表面要光滑,这样好题字。”
   “你的书法还不行。这种古朴精美的紫砂壶,要配上典雅的诗句和隽永的书法,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字依壶传,壶随字贵。”
   一天天,一月月,窦伦已经逐渐能把书画、诗文、篆刻、雕塑诸艺术集于一壶了,加上师傅的精心点播和自己的刻苦钻研,其壶已经达到了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肌体丰满,亚光宝气,似玉洁莹的高度。师傅高兴地拍着窦伦的肩膀说:“小子,你出师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0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梅花三弄”茶行的大厅里,一场小型的斗茶会就要开始了,窦伦和师傅走了十几里山路也一起来到了这里。
   这里属惠州地区,惠州地区的斗茶,始于唐代,称“茗战”,在北宋时期日盛,从宋朝开始称为“斗茶”。现在,斗茶竟成了惠州地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了。
   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是惠州当地的传统民间风俗之一。在宋代,苏东坡就已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此俗直至民国年间依然在惠城中盛行。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此不同。斗,惠州话有争斗的意思,也有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当时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私塾老师曾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臻上乘者为胜。
   “来,见过梅花三弄的胡老板!胡老板可是诗词歌赋三绝的圣人呀!”
   “这位是紫气东来茶馆的钱老板,金文篆刻也是一绝。”
   “这位童颜鹤发的老先生是朱老,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的老茶骨!”
   “各位老师在上,请受小子窦伦一拜!各位都是我们兴隆茶庄的生意伙伴,更是窦伦的不二老师。请各位今后不吝赐教,窦伦感激不尽。”说着,窦伦冲几位老板一一行礼鞠躬,各位老板起身一一答谢。
   “梅花三弄”胡老板作为这次斗茶会的召集人,堆一脸笑宣布斗茶会开始,十几个参加斗茶的茶友端上自己带来的茶,每个杯子上只写“一、二、三、四......”送到胡老板、钱老板、窦伦师傅梅老板等评委面前,由他们进行评判。
   “第一项,评茶叶和茶汤。”胡老板高声喊着。
   评委端起茶杯,首先看茶叶的形状是否大小均匀,碎片及残缺占多少,其次看色泽是否合当时对此茶种类的要求,例如绿茶要求色至黛绿,不焦不碎,卷曲有度等等。以后是在距茶一市尺左右位置大力吸气闻香。并抓一小摄茶鼻下闻香,最后众人议论一番,再用小纸条作不记名投票表决,纸条只写茶叶编号,评出自己喜爱的茶。折好集中放在一个小纸盒里等待主持者公布。主持由德高望重的朱老担任,另有钱老板监票。以后斗茶每个程序的评选也按此种形式进行。
   “第二项,评茶具。”
   参赛的十几个人,每人都把自己带来的茶具摆在评委的桌子上,听从评委的评语。
   “这把壶制作精良。”
   “这把壶样式新奇,有创意,古朴典雅。”
   “这把壶色泽和谐,使用方便。”
   ......
   “评判第三项,评煮茶水质和水质缓急。”
   这第三项评判最吃功夫,你得判断出煮茶的水是山水,是江水,还是井水。一般来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不过,按照现代人的习惯,只要煮茶的水清冽甘美,口感清爽,就是好水,不管它是什么水。
   斗茶这三项基本指标评判出来后,斗茶程序就已基本结束了。评委会主任朱老宣布:“经过三项综合评比,四号这次获得第一名。”说话间,几个小童已经把大红花挂在了第一名的身上。
   “各位,请慢,我还要介绍一位新人,他就是兴隆茶庄梅老板的高足,大名窦伦。”大家一起鼓掌,窦伦不好意思地笑了。
   胡老板拿出了十来个茶叶筒,请窦伦辨认茶叶名称和产地,窦伦知道,这是师傅和胡老板“串通”起来要考验自己,他打开茶叶筒,一一报上名来:
   “秋长的‘桔子浪’。”
   “连平的‘大叶青’。”
   “九龙峰的‘谭公茶’。”
   一连十几种茶,窦伦都不差半分地对答如流。这回朱老拿出了一罐茶叶,“小伙子,你来看看这是什么茶?”
   这回轮到梅老板担心了:朱老这是拿出了看家茶叶考试,窦伦能行吗?这个茶叶罐,梅老板可太熟悉了,几次斗茶会,朱老最后都会拿这个茶叶罐来考试,上百个惠州地区有名的茶人都答不上来。
   窦伦不敢造次,把茶叶从罐中取出,放在手心里使劲闻,刹那间,一股清润甜美的香气涌上来。窦伦又将此茶冲泡两遍,观茶色,看茶汤,闻香气,最后才说:“这是梵净山上的佛茶‘玉蕊一枪’。古人称‘玉蕊一枪称极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窦伦意犹未尽,接着朗诵了一首诗:
   “忽有西山使,始遣七品茶。
   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相。
   五品散云脚,四品浮栗花。
   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
   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
   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
   夜枕不得眠,月树闻昏鸦。”
   朱老问:“这是宋代梅尧臣的‘七品茶诗’吧?”
   窦伦嗔笑着说:“老师又在考我吧?”
   朱老颌首点头,笑着说:“老夫一生阅人无数,我没有看错,你将来是个前途无量的茶人!”
   朱老对梅老板说:“再过几个月,要在咱们这里举行国际斗茶研讨会,窦伦再在我这里深造几个月,让他代表我们镇参加研讨会怎么样?” 窦伦连忙摆手:“弟子怎敢造次!镇上那么多高人,我焉敢代表大家参赛!”
朱老版一板一眼地说:“我们几位跟梅老板探讨过了,你把斗茶研究得很透彻,口才又好,而且,诗词歌赋精进了不少,年轻,有魄力,你不敢谁敢呀!好了,就这么定了!”
   窦伦这样又拜了一个师傅。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08: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人心齐,泰山移,这话不假。第二届国际斗茶研讨会要在镇上召开的消息一传开,镇党委空前重视,出钱出力不说,还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盖了几座茶楼,以迎接各国来的茶业同仁。
   其中的“湖心事”茶亭,因是研讨会的主会场,建成了上下两层,楼角有二十八只角,屋脊牙檐,梁栋门窗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茶圣陆羽、诗人兼茶人大家李白、欧阳修、苏东坡等画像栩栩如生;馆内大厅香红木八仙桌,茶几方凳,大理石圆台,天花板上挂着古色古香的宫灯、走马灯,四周大窗配以淡黄色帘布,桌上摆着紫砂壶茶具;茶楼周围一泓碧水,九曲长廊,旖旎风光尽收眼底。其它的几间茶室也都各具特色。
   “柳浪闻莺”茶室,亭廊相接,柳荫夹道,芳草相伴;“花港观鱼”茶室,一面临水,水中游鱼如梭,花繁树茂,胜似仙境。还有的茶室依山而立,翠竹环绕,稍有风吹草动,便婆娑起舞;更有山顶上的茶室,泉从石出,金石咚咚,凉风阵阵,暑意尽散。
   这次研讨会,很难得的是,几十位参会的嘉宾都是各国、各地区的著名茶人,有的著作等身,有的云游各国讲学,有的是世界级的茶博士,日本的本名和尚还别出心裁地带来了四位表演日本茶道的艺人。她们一身和服,脸上图着重彩,轻盈有序地表演着日本茶道。
   研讨会第一项仍然是斗茶的三项评比。由于是各地选送来的高手,斗茶没有什么高潮。不过,日本的本名和尚意犹未尽,他特意请最年轻的窦伦为参赛的每一种茶,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窦伦说:“好,恭敬不如从命,我就来献献丑吧。”说着,窦伦让礼仪小姐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挨着杯闻茶香,再从香味中品出茶叶的名称,并给予一句评语。
   一号,“四川蒙顶茶,浮光跃金”;二号“洞庭山碧萝峰的碧螺春,静影沉碧”;三号“安徽徽州松萝山的松萝茶,江清月近人”;十号“福建闽江建安茶,水浅鱼读月”;十二号“岭南焦防茶,月穿江底水无痕”;十六号“湖北羊洞楼的羊楼茶,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十八号“四川青城山丈人茶,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
   本名和尚一边听,一边拍手叫好,一边又拿出一桶茶,“有请老弟再鉴定一下这是什么茶?”
   窦伦再显示一下中国功夫,他请礼仪小姐把茶汤倒出来,用茶盆接着,还是蒙着双眼,只凭鼻子闻闻倒出来的茶汤味道,然后大声说:“浙江长兴顾渚山的顾渚紫笋茶,是世上不可多得的贡品。”
   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到掌声。
   窦伦还不善罢甘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唱起了诗:
   “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露气为茶雾,衣香是烟雾。庭从颖子遮,果任懦狮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俩轻篓。”
   本名和尚大笑:“这是晚唐诗人皮日休的诗吧?”
   “哈哈哈哈!”两人拍手大笑,满茶室的各国友人大声鼓起掌来。
   本名和尚指着正在表演茶艺的日本姑娘说:“老弟,来评价一下日本茶道吧。”
   窦伦像是一位大学教授,站在几位姑娘前侃侃而谈: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其实,如果扩而大之,这四个字也可以表述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友好!朋友们,让我们为日本茶道的核心而鼓掌!”
   全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到掌声,有人在悄悄议论:“这小子哪儿是在讲日本茶道,简直就是在宣传日中友好!干得真漂亮!”
   本名和尚眼里含着泪花,走到窦伦面前:“孩子,说得好,我们就是要和!孩子,老夫是日本民间茶业协会理事长,老夫也有一间很大的茶室,名字就叫‘和谐斋’,老弟能不能为我的‘和谐斋’赐一副对联呀?”
   窦伦二话不说,径直走到条案边,拿起大抓笔,在宣纸上挥毫。但见笔走龙蛇,抓笔上下飞舞,刹那间,一幅遒劲有力、气韵生动的狂草就出炉了。窦伦指着宣纸上的对联说:“上联是‘和天地灵气,广聚四海良友’;下联是‘谐日月精华,普结八方善缘’。老人家,您还满意吗?”
   本名和尚高兴得连声音都提高了八度:“太满意了!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而且最可心的是,对联的上下半联的头一个字是‘和’、‘谐’,这正好把‘和谐斋’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与老夫的茶室名浑然一体,又非刻意雕饰,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等一下,老夫要送你一样东西。”
   没过多一会,本名拿着一个红本子出来了,他对着窦伦大声说:“小兄弟,这件东西,你一定要接受!”
   窦伦拿过红本子,只见那封皮上用中日文写着“聘书”两字,打开一看,果然是聘书,上面用工整的中文楷体写着:“兹聘请中国茶人窦伦为日本民间茶业协会名誉理事”。
   窦伦举起红聘书,把它举过头,冲着家乡的方向大声喊:“妈妈爸爸,我成功了!”
   “啪啪”,窦伦又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那清脆的磕头声远远地在山谷里回荡。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拜读,您的文章已被分享至西部文学网微博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学习,拜读
打赏鼓励一下!
“那些事,成为我生命中永远定格的影像;那些人,用朴素的生命给了我不曾失去感动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13: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鹿放歌 发表于 2015-3-1 11:20
拜读,您的文章已被分享至西部文学网微博

谢谢白鹿放歌版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13: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玉虎 发表于 2015-3-1 11:44
欣赏老师的小说,写得很接地气,情节构思也很巧妙。

谢谢徐玉虎版主的赞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1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禾禾你好,咱们互相学习吧!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夕阳正浓 | 2015-3-1 2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对茶很精通哦。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3-1 2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正浓 发表于 2015-3-1 20:15
老师对茶很精通哦。

谢谢夕阳正浓网友的赞许。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