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鹿放歌 于 2015-3-4 00:50 编辑
初六从老家坐车到西安,途径东郊水泥厂十字,马路边卖灯笼的就有七八家,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喜气。在各种样式的灯笼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儿时年年看到的 “火葫芦”灯笼。它从我出生起,就伴随着我,伴我成长 ,那感情自然深厚啦。
小时候,每年大年初二开始,村子里就有卖火葫芦灯笼的人。父亲每每都是买好几个灯笼回来,其实不是给我姊妹几个买的,而是给他的外甥们买的,过了初五就给外甥们送去;这时候,我就盼着舅舅能早些把灯笼送到我家,我好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晚上打灯笼;那时候,一人一个灯笼,配的蜡烛能够打到正月十五,一般多不了一二根。灯笼 送来时,带的小方板和细竹条一般不好做灯架子,于是父亲就用八号铁丝做了灯架,那还真实用,后来我长大了,自己也会做那种灯架,到现在印象都特别深刻呢。晚上村里的小伙伴一起打灯笼,那可真热闹,也很有趣。常常有小伙伴喊着“灯笼灯笼亮咧,他妈上咧炕咧;灯笼灯笼灭咧,他妈坐咧月咧”,还要比谁的灯笼大,谁的灯笼亮,谁的灯笼点的时间长。有时候,打着的灯笼稍不留神 ,灯笼就着火 了,看着灯笼着火了,有些小伙伴还真不知所措,旁边年龄大的孩子会过来用嘴使劲吹呀吹呀,火终究被吹灭了;这时候,打灯笼的孩子就会哭起鼻子来,还真伤心呢,就怕家长回去打哩,其实家长一般才不会打孩子的,大不了自己掏钱重新再买一个。舅舅送来的灯笼还是好打嘛,难怪人们常常说”外甥灯笼照舅“呢。 这种火葫芦灯笼用处还真不少呢。正月里家乡村中耍社火,尤其在平头社火桌子上,桌子上绑的杆子上就少不了这种火红的灯笼,那是一种喜气,也是一种吉祥;甚至还有芯子上也把火葫芦灯笼作为道具,社火娃站在灯笼上,那可是一种技巧,悬乎着呢 ;到了夏天麦收时节,孩子们总喜欢用火葫芦灯笼来装蚂蚱,两边口上用布缝起来,蚂蚱笼就做成了,我都做过呢;废弃的火葫芦等的竹蘼还能当做洗过碗用的刷子呢,帮了人们不少忙呢。火葫芦灯笼的用处那么多,在家乡人眼里、心里自然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对我来说,总是难以忘怀,也倍感亲切。 我的家乡在白鹿原上,鲸鱼沟把白鹿原一分为二,我要到鲸鱼沟也很方便。只要到鲸鱼沟去过的人都会对那里的竹子有着深刻的印象,而正是这里竹子,恰恰是做火葫芦灯笼最好的原料。从古到今,这里的手艺人就做着这种灯笼。 竹子要做成灯笼,全靠手工,期间要经过的工序,那才叫复杂,竹子要变成竹蘼那可是很艰难的过程,那艰辛可想而知。我小时候就亲眼见过。纯手工做的灯笼,那是一种手艺,多都是家传,以家庭为单位,多是小作坊,很难形成大的产业。社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纯手工工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做这种灯笼,难有经意效益,一个人一天能多少个灯笼都想到。而如今,市面上已很少能看到这种火葫芦灯笼了,越是少见,就越是能勾起人的回忆和留恋。当我在水泥厂十字看到这难得一见的灯笼时,我禁不住用手机拍下了,尽管不清楚,可这在我心中,确实永远的纪念呀! 家乡的火葫芦灯笼虽然面临着失传的窘境,可它确实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难以消亡的美好记忆,我还是希望在西安,乃至全国,尤其过年的时候,能够看到家乡的火葫芦灯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