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xinyou 发表于 2019-6-25 18:37:06

【曹新友散文】五典坡村访寒窑


      己亥年的初春三月,天空飘着的蒙蒙细雨,在尽情的潇洒;微风吹着的条条柳丝,在随意摇摆。我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也是带着某种窥探与求证目的而来的。所以,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我的脚步也比较沉重。就这样思绪缠绕着腿脚,腿脚一步步踩进了这个藏着千年爱情忠贞故事的黄土沟里,低头钻进了那个住过十八载宝钏女的古寒窑里。
    在西安城南有一个曲江池,曲江池的东头有一个五典坡村,村子的不远处有一孔破旧窑洞,窑洞上沿题有"古寒窑"。这就是相传当年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等待丈夫薛平贵归来的地方。窑前还有一座祠庙,有着供奉王宝钏与薛平贵的塑像。相必这个地方很多人都去过,我只想在这里抄录玉洁楼上的两幅对联。一副是:“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岁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想见冰心。” 另一幅对联;池畔伊人何在,清风永驻春秋,百代愧须眉;稗官野史犹存,故事难忘庙貌,前秩赞巾帼。所有的故事和评价都这这两幅对联里了。
    任何一个动人心弦曲折离奇的美丽故事,能够千年百代流传,虽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但一定是符合民众心中愿望的。王宝钏的故事早在民间流传,我头脑的记忆中一直留存着这个似真似幻的故事。特别是京剧《红鬃烈马》和秦腔《五典坡》两本大戏,更是在老百姓中家喻户晓古寒窑,人人皆知王宝钏,留存在一代一代人的广泛传说和深刻记忆中。
    王宝钏的贞洁形象一直矗立在人们的眼前,那是风吹雨打毫不褪色的形象。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像一个不散的魂,在爱情婚姻的世界忽隐忽现的游离着,他是中国人心中的偶像和标杆。就是因为她的形象与故事,受到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深切同情与真切喜爱。
    王宝钏是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寒窑也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古迹。相传,王宝钏是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儿。闺中幼女不知愁,巧装打扮上彩楼。钦羡牡丹花富贵,愿教夫婿觅封侯。以抛绣球择婿,投中薛平贵。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薛平贵入伍后,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十八年。后来薛平贵成为异族驸马,衣锦还乡,遂将王宝钏接入府中,夫妻团聚。王宝钏与公主不分大小,皆为薛平贵的妻子。然而王宝钏走出耗尽青春的寒窑,戴上了正宫娘娘的凤冠,仅过了十八天的富贵生活便死去了。                                                   人们将相传她居住过的窑洞称为"寒窑",意为贫困、清寒之窑。今天曲江池附近的农田里一种叫作荠菜的野菜很少,传说这是王宝钏当年吃糠咽菜时挖光了。尤其是戏剧《五典坡》从明朝起久演不衰,更使寒窑名闻遐迩。《五典坡》这本戏原来是七折戏,说的是西凉玳瓒公主慕平贵英勇,招为驸马。魏虎回朝,言说平贵死在番邦,宝钏忧愤成疾而死。本来故事就结束了,但是中国老百姓不同意,认为应该让薛平贵回来,与王宝钏团聚,实现一个夫妻圆满大结局。所以,这个戏又增加了后五折戏,就是后本。
    王宝钏的故事,只是一种带着正义的民间传说,只是一个带着良好愿望的的文学形象。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唐代并没有一个取而代之的薛姓皇帝,也没有什么想篡位的宰相,更没有哪个大官僚的女婿当过西凉国的驸马。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有一个薛仁贵。薛仁贵的妻子叫刘银环。历史中薛仁贵打仗几年之后,回来看过一次刘银环,但是之后又离开家回到了战场。薛仁贵走后,刘银环便生病去世了。据说薛平贵是个虚构人物,就是根据薛仁贵的事迹改编的。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来的,远不止这一种说法,还有各种说法不一。但这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
   其实,唐朝出现王宝钏故事也绝非偶然,任何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王宝钏的故事也不例外。唐朝当时,朝廷对西北一带多有用兵,兵员的短缺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些征西的将士在外常年遭受征战之苦,他们的妻子常年不免日夜悬望。因此,出现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就自然而然了。这个故事也许就是千百万边疆将士与妻子常年隔山隔水期盼团圆的一个缩影。
    王宝钏这个人物,被公认为不慕荣华富贵,甘于清贫凄苦,决心洁身守志的淑女,不仅被无数的女子仿效,更为许多男子津津乐道。王宝钏就像一座无形的贞节牌坊。久久的矗立在封建礼教领域,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悲剧性人物。
    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爱情故事尽管史料上并无记载,但王宝钏忠于爱情,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含辛茹苦十八载而冰心不变,在她身上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劳、勇敢、正直、忠贞的高尚情操,因而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喜爱,并代代传颂。
    今天,我们的社会和历史已经大不相同了,有了手机的现代通讯工具,随时随刻都可以倾心交谈,都可以彼此照面,如同近在眼前。各种的交通工具也发达了,很容易让身处两地的夫妻能够相见。但是,由于社会生产的结构和社会分工的变化,还存在着常年两地分居农民工的煎熬,存在着一方身在异国远乡的痛苦,存在着异地恋的分多聚少的相思。再好的通讯都代替不了双方的暖暖牵手,再方便的交通工具都不可能每日相见相拥。
    爱情的忠贞仍然是这个时代的重要话题,婚姻深处两地相思难见的人们一个考验。爱情婚姻还是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坚定吗?爱情婚姻还需要用十八年的忠贞来坚守吗?爱情婚姻还要用青春与生命向某人殉情吗?现代社会很多的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答案却是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有些人用行动在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王宝钏不再是现代社会唯一的答案,王宝钏的答案也不再是众口一词的赞赏。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19-6-25 22:06:54


http://www.xbwx.com/a/wxlw/ctgx/2019/0625/14326.html

广龙风雨 发表于 2019-7-4 08:39:45

现代社会有些人用行动在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王宝钏不再是现代社会唯一的答案,王宝钏的答案也不再是众口一词的赞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新友散文】五典坡村访寒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