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斌 发表于 2022-3-27 05:37:04

【冯金斌诗歌】《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


文/冯金斌


一个时代的年岁,
还在官帽浜里游泳,
游来游去,
始终游不出爸爸妈妈的港湾。

少年的日子,
就在半间的矮屋里。
刚点亮的煤油灯,
很快又没有煤油了,
连少得可怜的作业也做不了。

疲劳的爸爸,哥哥和我,
就挤在一张窄窄的铺上睡,
成年累月,
把我挤得发育不良。

禅悟 发表于 2022-3-27 08:23:09

一个时代的年岁,
还在官帽浜里游泳,
游来游去,
始终游不出爸爸妈妈的港湾。

洛沙 发表于 2022-3-27 10:21:38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冯金斌 发表于 2022-3-27 13:43:37

冯金斌《少年时代》点评
诗心梦影

提起少年时代,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几火车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印记。

“一个时代的年岁/还在官帽浜里游泳/游来游去/始终游不出爸爸妈妈的港湾”,该诗开篇便点明自己的故乡一一官帽浜。“游泳”,是种形象而诗意的表达,意为思绪和念想的千回百转。“港湾”一词给人以温馨和美好的感觉,体现出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的呵护与关爱。该节,诗人用倒叙手法写出自己根深蒂固的乡愁,以及乡愁里对爸爸妈妈的怀念和感恩。注意,诗人的称呼是爸爸妈妈(而非父亲母亲),这种少年儿童的昵称所营造的特有语境与其所要表达的主题氛围是契合而一致的。

第二节重在描摹少年时代家里特穷,日子艰难。诗人描述时,语词拿捏得非常准:“就在半间的”,“矮屋里”,“刚点亮的”,“很快又没有”,“连少得可怜的作业也做不了”。读着这些句子,小时候看到的电视剧里那些黑白画面就蒙太奇般嫁接在我的脑海中,而冯老师家当时就是这样的状况:一家人只半间矮屋,天黑了,煤油灯也不敢用,只有遇到要写作业这种非用不可的事时才点亮,然而,即便如此地节省,煤油灯里还是常常没油,作业也写不成。“连少得可怜的作业也做不了”,该句补充说明煤油灯里油少得可怜,突显家里穷得叮当响的经济状况。由此可见,冯老师少年时代的日子确实很苦,很穷,至于破衣烂衫,吃了上顿愁下餐肯定也是常有的事。

第三节继续写条件艰苦,只是时间上有所滚动和跳跃。“疲劳的爸爸,哥哥和我/就挤在一张窄窄的铺上睡”,疲劳一词突显白天劳作之辛苦,三个人睡一张铺,而且还是“窄窄的”,条件何其艰苦啊,而睡眠质量也可想而知。从这里可看出,我的年龄有所增长,可能因家里穷被迫辍学,所以不用再写作业,而是与爸爸、哥哥他们一起参加劳业劳动了。“成年累月”表明这样艰辛的日子非一两月,而是相当长。以致我被挤得发育不良,“发育不良”四字凝炼形象,该句是诗人用诙谐幽默的手法自嘲,同时也隐现几丝遗憾(相信,如果不是少年时代条件异常艰苦,冯老师的人生履历必然改写)。这节没有出现“妈妈”,留下些许不祥的悬念……

这是诗人冯金斌完全以现实主义诗写手法刻画出的一幅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画风的诗歌。整首诗,语言简洁清新,流畅自然,不矫情不说教,无华辞丽藻,是乡土淳朴的味道,令人深感真实和亲切。

我宁愿相信,这是一篇冯老师为自己诗写的人生传记之少年时代部分。

冯老师的少年时代,其实是众多同时代人共同的少年时代,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艰辛、苦涩甚至慌乱,但无论如何,时过境迁的我们还是忍不住去回眸,去咀嚼,去品味和怀念。就像一段光阴,已融注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深心里千回百转的牵挂;又像一坛老酒,日日夜夜氤氲在心头,成为陪伴我们生命终老的情话!

可能,这一一就是乡愁吧。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2-3-27 15:53:53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2-3-27 15:55:43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风信子 发表于 2022-3-27 21:50:29

学习老师佳作,点赞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冯金斌诗歌】《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