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葱茏 发表于 2022-5-19 13:59:27

【山色葱茏散文】堪忧的戏剧


      近年在西安看了五、六场戏。研究院三场,三意社一场,易俗社一场,话剧院一场。研究院是省文化厅直属单位,属事业单位。其余三家原先也属事业单位,改制后归西安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管辖,属西安市辖企业。
         戏都好。演员都是万里挑一而来的,都是十几岁就开始训练而终成大功的,人人有嗓音,个个有绝活。乐队舞台都是顶级的。
      先看了三意社的,是一场折子戏,有张涛、马璐璐的《虎口缘》,康亚婵的什么戏,一折《起解》,一折《拾黄金》;易俗社的《李白在长安》;研究院的魏艳妮主演的《祝福》,李迎主演的眉户《迟开的玫瑰》,李梅院长主演的碗碗腔《骄杨之恋》。除了三艺社的那场,全都是当代倾心打造的精品戏,特别是《迟开的玫瑰》,塑造了一个"大姐就是娘"的女子乔雪梅考上北京名校却不上,照顾突然因车祸瘫痪的父亲(母亲此次丧生)、并把其余三个弟妹供养成博士、军人、企业者的"厚道女"形象,她先后三次牺牲掉再深造和成家立业的机会,36岁与捅下水道工人温欣倾心相爱并结婚。该剧受到中省多项大奖。这出戏原由李梅主演多年,这次由其得意弟子李迎主演,更适合年龄特征。
      可以看出,作为秦腔的高端院团,近年在振兴秦腔方便是做出巨大努力的,这不仅是院团的事,更是党政狠抓先进文化建设的大事。但令人堪忧的是,经常上座率未满,票价都是政府惠民出了大头,观众自己出了小头,最低价座位10元而已,有的甚至全免,每次进场都有100元好位可座。
      西安市的公交车很亲民,末班车大都是晚上24点收车,看完戏也好返回,部分演职人员背的乐器也返回。当然还有地铁,收车晚。地铁上尽是青年人,个个拿着手机,目不转晴,这与剧场里很难找到五十岁以下的观众形成鲜明的对比。近来来我在家乡的庙会上也常见唱戏的情景,舞台下尽是白头翁,估计他们在看戏中就会琢磨到年青时的感觉,青年人与戏眼生。这是不是跟四十多年来国民教育围着高考指挥棒转,教材由国家教委统一指定,缺乏地方传统文化元素有关呢?我上初中时,音乐课上老师时不时教段"样板戏",现在秦腔就是幼儿园至高中教育的冷宫。孩子大学毕业怎么会突然间爱上秦腔呢?
      当那些造诣极深的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乃至"二度梅"获得者,七、八十个优秀演员,七、八十个乐队人员、几十个台上工作人员,几十个台下工作人员精心奉献的文化大餐开幕后,看到观众沒有满座,他们会是什么心情呢?
      旧时,看戏可是一件奢侈事。城里看戏者多为王孙侯爷,达官贵人,社会贤士。乡下看戏常跑十几里路——那还常是较低规格的戏班子,甚至是皮影戏、木偶戏。我很小时还看过一场扁担戏,记得那舞台像个种麦子的耧倒立着,四周用布一围,"耧斗"就是舞台,有泥娃娃在动。九一八事变暴发时,张学良与赵一荻就正在北平中和戏院看梅兰芳的拿手好戏《宇宙锋》。1935年东北军入驻西安后,案板街的易俗社就成了张学良出入的地方。南京军政要员来陕,杨虎城也必陪其领略秦腔的风采。东北军与西北军将士也常为争戏票闹得不可开交。1924年7月,鲁迅先生应邀前来西安进行讲学期间,四次在易俗社看戏,先后看了《双锦衣》(前后本)、《大孝传》、《人月圆》等戏。他被这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戏剧深深所吸引,并为易俗社写下了“古调独谈”的题词。
         可是现在,戏剧遇到了窘境——上座率不很高,缺乏青年观众。原因不怪演职人员。是因为剧院外的文化太发达了,还是学校教育出现了偏颇?作为国粹的戏剧,怎么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呢?这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特别是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 者 简 介:

山色葱茏,原名赵春晓,陕西省礼泉县人,有400多诗文见诸媒体、专辑与平台。

洛沙 发表于 2022-5-19 15:25:33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2-5-19 15:28:12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林慧玲 发表于 2022-5-19 15:32:18

临帖学习!严重支持!

山色葱茏 发表于 2022-5-19 16:27:04

洛沙 发表于 2022-5-19 15:25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谢谢洛沙老师。

山色葱茏 发表于 2022-5-19 16:27:48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2-5-19 15:28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感谢《西部文学》。

山色葱茏 发表于 2022-5-19 16:28:13

林慧玲 发表于 2022-5-19 15:32
临帖学习!严重支持!

谢谢文友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色葱茏散文】堪忧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