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随笔】文香千里的生意人
本帖最后由 梦之旅 于 2022-6-4 16:21 编辑在扶风县的文学圈子里,杨进云先生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算得上是一位特殊的人物。
我纯属是一个文学爱好者,2013年经人介绍加入扶风县诗词楹联学会后,就听说县上有个能写的人,名叫杨进云。因他跟我一个姓,所以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常常想去拜访一下,无奈家距县城较远,偶尔去了,急急忙忙办完事就回去了。
我想见他还有一个原因,是关于一个获奖信息。2015年初,县文化馆通知我,我的一首诗,被陕西省第二届农民诗歌朗诵会选中,同时选中的还有杨进云先生的一首诗。这更加增强了我想见杨进云先生的想法,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了这位扶风本土文坛大家。
那天,我专门安排了时间,骑上摩托车七拐八转,终于找到了这个门店。抬头望去,门上一行广告牌大字闪入我的眼帘:“长城办公用品,工程图出图复印。”我默读一篇,确认不会错。环顾四周,门前一排花坛,美丽的花儿姹紫嫣红,竞相开放,绿树翠松掩映,面临开阔的街道。心想,怪不得他文章里有那么多的春和景明,流水潺潺,门前这些美丽的花卉,高大的绿树,就是他精神的象征和真实写照。
他的文章我常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在线、宝鸡文学网还有许多纸质媒体读过,真像这坛鲜花,瑰丽夺目,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五月天气风和日丽,红彤彤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给这座县城高楼大厦及一草一木,镀上了一层层艳丽的色彩。
我走进店里,一位中年人正在电脑上认真地做着什么,一看有人进来,很客气地站起来和我打招呼。我一端详,心想,这可能就是我久盼要见的杨进云先生。只见他中等个头,胖乎乎的脸上,一双不大的眼睛,透出一股灵气,上衣穿着一件桔黄色的夹克衫,配着一条黑色的裤子,显得英俊潇洒。
我自我介绍了一下,他笑着说:知道,知道,常看你文章,他很热情的为我发烟倒茶。从他的言谈里,那种谦和和对文字挚着的热爱,让我从心底叹服,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一来二去,是我对杨先生初步有了了解。他出生于扶风午井镇农村,经历也很坎坷。打过工,搬过砖,干过一天只有几块钱的建筑小工。后来又到南方一家外资企业,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顽强的毅力、丰富的知识,在外资企业占有了一席之地,大展了他的鸿图。在南方,他一呆就是十几年。
随着家乡扶风发展的日新月异,老区的搬迁,新区的发展壮大,让他异常高兴。他毅然放弃了外资企业优厚的待遇,回到了家乡扶风发展。凭着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技能,在县城开了一家集办公用品销售和图文快印为一体的店铺。过起他觉得很舒心的日子。
我对杨进云先生的进一步认识,还来自于一份杂志。记得那年我在宝鸡参加了一次文学活动,有一位老师向我打听杨进云。我半开玩笑地说我不认识,那位老师笑了,说,那你还在扶风文坛上混,连杨进云都不认识。他说他很欣赏杨进云的文章,尤其杨进云近期发表在《延河》杂志上的一篇散文《饮食其事》,写的确实精彩。
我很认真地说,杨进云我当然认识,但他文章能上《延河》杂志,我非常吃惊。我回忆起了我来参加活动的前一月,有位文友对我说过,这几年,咱扶风本地作家的稿子很少上省级纯文学刋物。能上省级一流纯文学期刋《延河》,那谈何容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记得2018年7月,我在一个官方平台上看到杨先生的一篇散文《老木匠:大伯杨宗望的事业》,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散文虽长,但情节引人入胜,写了祖孙三代以木匠为生的生活片断。语言厚重,感情饱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伯父的感念之情。还有《贤山寺杂记》,作者写作手法独特,把一座古寺写得栩栩如生,展现的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他写寺,也写人,写了很多与这座古寺相关的人,让深深的情感自然融入,读来一片温暖。
又记得在一年前,我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他写的散文《看荷》,这篇散文我觉得也写得相当成功。作者详细描述了他在南方无意中看到的荷花,然后坐车专门去看荷花。用浓厚的笔墨、饱满的情感描述了荷花,娓娓道来,感人至深。其对荷花地描写,真让人不得不内心佩服,我过去也写过荷花,但跟杨先生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由于我们同属一个姓,又有同样的好爱,所以我很敬重他。他实属我的老师,他的文稿不管发到那里,只要我发现,都会在第一时间阅读。近几年来,从他文章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前年,我想出一本散文集,几个月前就邀请他为我写点东西。后来,杨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我写了篇题为《质朴明媚,浑然天成》的文稿,对我的文章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分析,有理有节,中肯而毫无虚浮之感,使我十分感激,在此以表谢意。
生意的忙碌,常常按时吃不了饭,这对杨先生来说,十分正常。也难怪,他家庭负担重,不得不这样忘我地工作。杨先生上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大学刚毕业,儿子上高中,小女儿上中学,三个学生,现在的五口之家,也确实够他忙碌的。加之他又是个大孝子,时不时要抽时间回老家看看老母亲,买些好吃的、给些零花钱,常常又为老人买些药品。前一段时间,老人在县上住院,他白天忙于生意,晚上还要去医院陪护母亲。
我偶尔去他的门店,有时店里人多得都转不过身子。他因为人谦和,所以生意做的也相当好。通过这几年交往,我发现他写文章的时间大都是在工作的间隙"榨"出来的,这也多亏他有个贤惠善良的妻子,把家里的杂事安排的头头是道,也很支持他写文章。
春节前,他告诉我他要出一本书,我十分惊讶。主要是觉得他实在没有精力、没时间,我不由得问他,书稿校对了吗,他说校了。我问谁校的,他说是刘欣,我内心想,这刘欣是谁啊,本事还这么大的。他看出了我的迟疑,顺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位女人,我一看是她的妻子。杨先生笑着对我说道,这次出书,多亏了她的妻子刘欣,她不但支持我写写画画,还在安排好家务的同时,挤时间校对了这本书的书稿。
多少年来,杨进云先生纵横文坛,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如《讲经台,历史的一掬薪火》《阅读野河山》《春风丽日觅班固》《扶风,一座县城的美丽》《饮食其事》《从清真观到金台观》《四十变迁:我的住房简史》《看荷》《午井镇和张载的故事》等等,无一不感到他在写作上的深沉、老练,对文字的挚爱。他的一篇篇散文,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不但描写细腻,文字功夫好,而且在人物刻画、心理活动及景物描写上独树一格,读后感人肺腑,耐人寻味。在人物对话、还有场景写法上运用自如,恰似和读者拉家常,娓娓道来,顺理成章。
杨先生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对事业的追求。来他门店的人每天都络绎不绝,但都知道他在生意上有一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扶风本地文坛屈指可数的作家。还能写文章,并且写得相当好!近年来,他相继在《延河》《乡镇论坛》《陕西农村报》《宝鸡日报》《阳光报》《佛山文艺》《渭河文化》《东莞文艺》《秦岭文学》《文艺报》《宝鸡文化》等纸质媒体发表作品一百多篇,官方文学平台发表三百多篇。现在身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协会会员的他,2018年又被当选举为扶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知道细底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文香千里的生意人。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点赞! 谢谢老师推广、留言、点赞,向老师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