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游子 发表于 2022-8-22 09:18:50

【漂泊游子的随笔】《故乡的水打磨》


       逶迤的黄土绣岭,不知被谁活生生的劈成了两半,而硬生生地撕开。从而,腾出了这个这条二十多公里的平川。一条蜿蜒的流却缓缓地从它的中央淌过,向西而去……。
      沿着这条河流逆上,行至四河口的地方,即清峪、峒峪、倒沟岭、流峪之水交汇的西北角,那个偌大的村子,便是我的故乡。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里的水资源非常的丰富,几乎到处都是稻田,真真称得上名符其实的“关中小江南。”那时的生产力非常的落后。还是那个“煤油灯”的时代。人们正是缺吃少穿的时代,就连磨面也靠的是石碾子。人们过着“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集体制的生活模式。
   我是一个六零后,虽然处于五、六十年代的后期,而直真正有记的时候,也已经到了七十年代,但五、六十年代所残存的布局,已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加上代人的灌述,所以对上代人的生活巳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
      记忆中,我们村子里的水打磨有两处,一处在我们村子的南边的灞河岸边,距离灞河大约有四、五百米之远。它引的水是清峪河、峒峪河的水。人们修了一条宽约二米,深约一米五左右的大渠,渠的长度大约有0.5公里长,才将水引到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然后,人们在那坡上修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坡,在坡上安装了一个转盘,转盘上装着长长的传动轴,轴上端连着一扇能够转动的石磨扇,这样,水从高处落下来,正好打在转盘上,转盘就开始转动了,转盘的转动,便带动了石磨子转动。石磨子转动了,人们就能磨面了。这就是水打磨。这就是水打磨的工作原理了。我们的村子,还给水打磨盖了六间大瓦房,瓦房内分高处,就是安装石磨的地方,低处就是看石磨人办公,收款和休息的地方。室内有从高处到低处有石条铺成的台阶。通电以后,我们村子里,还在低处安装了弹棉花机子。还安装了碾米机、压油机。这些副业收入都归我们村大队部。
         另一处却是远离了我们的村子,位于四河的中央,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已残破不堪。所有的设备,早己没有了。房屋己倒塌,水渠也已干涸,渠床也已遭到人为的破坏。
         我有幸见到了村南水打磨的原木样,但但却没有见过它转动时模样。听老人讲我们村子通电的时侯,就把水打磨给停了。原因是有了电动磨面机。电动磨子被石磨面机快多了!但水打磨是一种时代留念,是一个时代的缩缩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虽然,它们在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机械设备。是那个时代人类利用大自然的杰作。是那个时代人们必由机械化的产物。   
      在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住在宽敝明亮的楼房里,电视、手机、小汽车都成了日常应用品。可我却时常怀念我们故乡的水打磨,虽然它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可它仍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初始阶段。
作者简介:


      王向超,笔名漂泊的游子,男,生于陕西省蓝田县玉山 镇人,一个行走在文字与柴米油盐边缘的人,文学爱好者。作品见《西部文学》论坛;2022年1月被《西部文学》评为首批百名金牌写手。                  



admin 发表于 2022-8-22 09:56:52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西部文学 发表于 2022-8-22 10:03:27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洛沙 发表于 2022-8-22 10:08:39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漂泊游子的随笔】《故乡的水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