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古镇——三岔镇(一)

  [复制链接]
查看1571 | 回复0 | 2015-4-2 08: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积古镇——三岔镇
谢恭瑞
在天水市麦积区东70公里处的渭河南岸,有一座古城——吴砦城,又名三岔镇(是现在三岔乡政府所在地)。地处秦岭北展支脉野鹤山北麓,北临渭水河,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毛家庄村隔河相望。这里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交通便利,是310国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自然景观
三岔镇地处北纬34°30′,东经106°02′。渭河南岸,秦岭沟口。西邻元龙镇,东接东岔镇。陇海铁路、310国道、“宝兰客专”穿境而过,东西跨度48公里。这里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降雨量约613毫米,无霜期190天。
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区域面积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065亩,总人口3373户,15282人。
三岔镇周边群山环绕,山地、沟壑、河川谷地相间分布,地形复杂多样,景色独特秀丽。
(一)石壁子(石碑子)
从三岔镇(吴砦)往南沿秦岭沟行10公里,就到达石壁子。石壁子,原名石壁砦,是南宋抗金名将吴璘部将姚仲拒敌金兵之地。在秦岭南坡松树沟口建立吴璘衣冠冢,立有石碑一座,高1.3米,宽0.6米,上书“吴璘将军之墓”作为对吴将军的纪念。由于年代久远,其碑文字迹已脱落。
秦岭沟河在《水经注》天水境内水系图上叫铜岩谷水。发源于秦岭北麓,向南曲折流经吴砦城下,注入渭河。秦岭沟是古时吴砦城通往天水的必经之路,也是古时客商经吴砦、翻秦岭、达利桥、入四川的通道。
(二)月亮石
从三岔镇东行5公里,有一道沟名叫巨寺沟,310国道从沟口通过。沟中一条山河发源于秦岭大堡(海拔2498米)之南麓,曲折北流,注入渭河。从巨寺沟口南行12.5公里就到达盖坂地。这里有一自然景观---“月亮石”。在盖坂地东面的悬崖绝壁上有一块巨大的半月状裸露崖壁,方圆十余丈,宛如农历八月初十的月亮,故而人们称为月亮石。
在月亮石东北的山梁上有一组巨石组成的“笔架子”。中间一石高约3米,两边各有一石高约2.5米,远远望去像一搁笔的笔架子,天然形成。
在月亮石的南边有一高峰,直插云霄。半山腰有一宽大平台,全是裸露石壁,从高台之上往下流黑水,人称砚瓦台。
古人传说,仙人站在盖坂地,右手执毛笔,蘸砚瓦台之墨,在月亮石之光照映下,吟诗作赋,写完之后就将笔搁在笔架子上。
因而,月亮石,笔架子,砚瓦台被人们称为前进沟三景。宝兰客运专线横穿笔架山中而过。从盖坂地往进走,就是层峦叠嶂的山峰和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山深林密,林中到处是珍宝。不仅有白皮松,红豆杉等稀有树种,而且有人参,天麻等中药材,还有红腹锦鸡,林麝,梅花鹿,羚羊等珍稀动物。巨寺沟除月亮石外,还有关门窑“补天石”,“将军石”,“娃娃口”,“牛槽”等自然景点。巨寺沟自然风光秀美,是避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三)碧峪沟
    从吴砦出发,沿310国道西行6公里,就到碧峪沟口,向南就进入碧峪沟。碧峪沟有一条山河,在水经注中被称为丘谷东溪水,发源于南秦岭北麓,由南往北,注入渭河。河水旁边是一条通往沟里的公路。沟的两侧是怪石嶙峋的石山,在石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簇簇翠绿的香柏,与裸露的岩石,绿灰相间,再加上潺潺流淌的溪水,构成了一幅连绵不断的山水画。沿溪水南行6里,就到达佘家门村,此村地处河谷较狭窄处,是入谷之门户,过了佘家门是一片较为开阔的腹地,前行五公里出现一谷口将这篇腹地收拢起来,形成一个大袋,成为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沿着碧峪沟腹地一直向南,就到达南沟口,南沟口一左一右有蒋家沟门与蔡家门(现属党川乡),是出沟之门户。碧峪沟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有大片的蕨类植物,皂角树,桦树和珍贵的国宝级珍稀树种野生红豆杉。碧峪沟还留有古栈道的遗迹,也是古时从渭水峡谷古镇吴砦通往秦州,四川的一条秘密通道。碧峪沟风景秀丽,是春游和秋游的好去处。
二、        历史沿革
三岔镇原名吴砦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抗金名将吴璘在此屯兵时所筑,距今已870年。吴璘,今甘肃静宁人,公元1127年,金兵南犯,北宋灭亡。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天水张俊以吴璘之兄吴玠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吴璘随兄抗金。富平兵败,金人深入,吴璘兄弟率领军队退守渭河—秦岭一线,扼守金兵南下汉中,四川之通道。绍兴四年(1134)吴璘,吴玠在仙人关大败金兵,取得胜利,捷闻,朝廷授吴玠为川陕宣抚副使,吴璘为州防御使兼知秦州。绍兴十年,吴璘节制陕西诸路军马,金将撒离喝率十万众渡黄河入长安趋凤翔。当时吴璘在河池(今徽县)。命田晟以三千人迎敌,遣部将姚仲拒敌于石壁砦(今吴砦沟石壁砦),吴璘率兵自河池经利桥夜袭敌营,以叠阵法更休迭战,大败金兵。吴砦城在此役后,吴璘奉旨防守金人入川要塞时在渭水南岸,野鹤山麓高地上夯土筑城,故名吴砦城。
据《天水县志》记载:“三岔之有城由来已久矣,宋吴璘屯兵时所筑也,故有吴砦之称。南控秦岭,北跨渭河,为陕川咽喉。自元、明以来,视为重镇。清乾隆时,改为厅治。沿至民国成立,改为警察治,近又改作第六区,立公安分局管辖”。又据《天水县志》记载:“三岔厅在州治东南二百二十里,顾祖禹云,吴砦在上邽县东,绍兴末,吴璘恢复秦陇置砦于此,乾隆二十二年,陕甘总督黄,甘肃巡抚吴,议请移秦州同城州判分驻于此,辖州境东南乡之党家川十八村,吕家集八村,三岔镇十三村,利桥七村,胡店三村,北峪沟十三村,官庄四村,吴砦七村,户一千三百八十有奇,属州判管辖,二十五年移驻焉。”
此城地处天水与陕西宝鸡交界的渭河峡谷,南靠野鹤山,西北两面临渭河,东有秦岭沟山河,地势高峻险要,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寨。从前又是甘、陕、川三省的咽喉要道,东达宝鸡,南通徽、成二县入川,北抵陇东和宁夏,西往天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由于吴砦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官府对此地都十分重视。清朝尤为视为重镇。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陕甘总督黄庭桂,甘肃巡抚吴达善与秦州知州合议,奏请清廷批准,在三岔地区建厅设衙门。所谓“三岔”者,即东岔、西岔、散岔三地之总称也。当时委派州判高清晏分任三岔厅的行政长官。高清晏奉命后,一面到利桥散岔地方建立临时厅署,到 职理事  ,一面到三岔、吴砦一带实地考察,选择修建厅署的适当地址。认为散岔地势低洼,易遭水患,吴砦城居高临下,且早有城垣,于是确定吴砦城为三岔厅址,移建署衙于此。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厅署建成,从此吴砦城又称名“三岔”,后建三岔城。城墙东、西、南三面均长104丈(每丈合3.3米),北面 长50丈,墙高2丈左右(最高的东墙2.4丈)。墙基宽2.1丈,顶宽6尺,城墙四角和中部有较厚的土墩(每面墙中间两处),顶部宽1.2丈。城内占地约8公顷,渭河从西部和北部城下流过,城南依野鹤山。正南和东墙靠南处各设1处城门,上建门楼。进入东南面城门,是一条120多米长块石铺成的斜坡大道,大道尽头(街道口)有一座古牌坊,正面上书“三岔镇”三个楷书大字,背面书“和风甘雨”四字,落款:“乾隆庚戌(1790年)冬立,判秦州事纵   司 燖  ”。现存东南面城门及城门楼和部分不完整城墙,以及“三岔镇”牌坊。
东南面城门楼原是土木结构,已经残破,为了保护加固,在成映平,赵正录的倡议下,自筹募捐资金,已于2007年2月——2008年12月重修加固,南面城墙,现在也重新用水泥、片石加固(正在加固)。
三岔厅为秦州直隶州所属之散厅,与单州县同为地方行政机构。三岔厅的长官为州判,从七品,是秦州直隶知州的佐官,又是地方政权厅一级的长官。职权是掌管辖区内征收田赋银粮,受理民刑诉讼,缉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以及河防水利等事宜。
三岔厅设有两房三班:两房即户房——主管田粮户籍,刑房——主管刑狱。三班是皂班、壮班、快班。两房皆为胥吏,三班皆为衙役,总共五十余人,现在吴砦初中校址即为当时之厅署衙门旧址。
民国成立后,秦州直隶州改为天水县,但三岔厅的建制仍旧保留。直到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国民党政府才撤销三岔厅制,设立三岔公安局,局仍设置原厅署内。有警官、警察三十余人,职权与原三岔厅相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八月,有 楸 木树马顺,聚集土匪千余人,与陇东土匪杨二联结,由张家川越关山来吴砦抢劫百姓,举火焚毁了三岔厅署衙门。
1929年,三岔公安局并入天水县,设立第六区公署。1934年,实行保甲制,第六区改称三岔联保办事处,设联保主任,民国29年(1940年)又改为三岔镇公所,联保主任改称镇长。
1949年解放后,设三岔区政府,下辖吴砦、太碌、葡萄、巨寺等乡,1955年合并为吴砦乡,1958年成立吴砦公社,后半年公社扩大,与元龙、立远、东岔等合并为葡萄园公社。1961年划小,成立吴砦、葡萄公社,1968年葡萄公社一部分并入吴砦。文革开始后,改名为吴砦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又改为吴砦公社管理委员会,后改为吴砦乡。
吴砦公社成立后,没有办公场所,因而在城隍庙内办公,一直到1975年,搬到太碌,当时交通不便,走天水要过渭河,去凤阁岭或毛家庄坐火车,渭河上无桥,在太碌与北峪之间修了一座铁索吊桥。所以将公社搬到太碌,过河比较方便。1993年310国道开通后,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于是1992动工修建,乡政府办公大楼,1994年竣工,竣工后又将乡政府从太碌搬到吴砦,其下属单位卫生院、信用社、学区等单位也先后移至吴砦。吴砦又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在交通便利,三岔乡所辖各村,上至黄龙,下到嘴头,老百姓到乡政府办事十分便利,可坐班车,也可坐小面的车,也可骑摩托车,非常自由。
附;诗一首;咏吴砦,谢恭瑞,2015年2月。渭城如画里,野鹤气凌云。两水夹古镇,双桥落彩虹。北眺雪岭峰,东瞰药王洞。谁念古城史,临风怀吴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