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怀居乡土记忆、陕西方言版:粮本
九零后的娃娃可能不知道啥叫个“粮本”。粮本者,购买粮食——成品粮专用的本本也。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粮本”诞生于一九五四年前后,奈个时候国家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政策,政府在粮油供应方面对城市居民实行有计划的粮食供应,主要是以非农业人口为对象,和农民伯伯没有一毛钱关系。“粮本”是近半个世纪实施城乡分离城镇居民“商品粮”户口的衍生物,“粮本”是落实“商品粮”户口的具体凭证,粮本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户一本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城市户口的每个家庭按人口及职业具体岗位劳动强度规定月份口粮标准,这些都在粮本上具体载明,居民每月凭“粮本”到指定粮店购买面粉大米和食用油。那个年代,城乡差别最大的一个标志就是,城镇人口不受天晴雨涝丰欠年份的影响,他们不愁吃,好像是面瓮瓮在粮店(站)放着呢,以月为供应期,余粮还可以结转,下个月自然又来了,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六十年代初,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粮食欠收,尽管国家把粮食供应按低标准调整,适当有所减少,但城里人月月还有“粮本”上的指望,他们把“粮本”戏称为“命根子”。而广大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吃粮没有任何保证。想当年吃过树皮,吃过草根,吃过麸子拌榆钱圪塔,吃过包谷壳壳(que)子碾扎的淀粉拌糊糊,还有那种用米糠油渣豆饼掺杂着做成的糠面飥飥与馒头。黑的硬的打在谁头上真能打岀人命来。食材本就不是正常之物,加之没有油水,经常有人吃了以后拉不出屎来,不得已就脱了裤子,用老式的铁丝环形钥匙从屁股眼往出掏那羊屎蛋一样的粪便。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除咧过节过会,好像奏没吃过白馍、白面。六二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父亲来回跑了五六十里路,到西京城柏树林兴隆巷我三姨家,借咧十斤豆腐渣拿回家度用,日子恓惶的很。而城里人因为有“粮本”供应,和乡下人的日子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
到七十年代,慢慢的有了化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城里人又恢复了以前的供应标准。相比之下,无粮本的农村人相应的也改变了困难时期的窘境,不论粗粮细粮基本能够吃饱,特别是穷困地区的山民上门讨饭的人明显减少了。在计划经济时期,“粮本”比现在的身份证还重要,是城里人一种身份和高贵地位的象征。
八十年代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了市场经济,粮食生产和供应情况开始回暖,绝大部分城里人家庭粮本上出现大量余粮。此时城里人又用“粮本”上的余粮向农民兑换鸡蛋、土特产等。总之城里人不管是粮食欠收还是丰收,始终占据主动位置。难怪父亲过去经常给我讲“有福生在城市县道,无福生在矿野深山”,看来这话一点都不假。
时间跨入九十年代初,我也从一个合同制干部被录取为吃公家饭的人,不光工资增加了,最让人称心如意的是从一个没“粮本”的拧身一变,成了吃商品粮的人,拿到了几十年来日思夜想的“粮本”,比现在考上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还高兴。心里暗暗自语,咱这当一辈子农民就输(肯定)咧,现在和城里人也一样了!老婆高兴的说,你吃了商品粮了,看啥时候把我娘们几个也带出去和你一起享受这个待遇。一个人的粮本,使全家看到了前途的光明和希望。直至现在,我的“粮本”还完好如初的保存着,因为它是一种生活的印迹,是抹不掉的历史记忆,更是我当时走向事业成功的凭证。
九三年后,国家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实行粮食开放政策,但城市人可以根据国家粮食津贴政策,带上户口本、身份证、“粮本”到政府指定地点,领取一定数额的津贴,这是一种慢慢的、自然的向市场化过度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给城里人在粮食供应方面的适应期。从此“粮本”也完成了它辉煌多年的历史使命,彻底的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还进入了细心人的家庭档案。现在城里人吃粮完全市场化了,也完全适应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只要勤快,只要肯动脑筋,还可能当上弄潮儿,都能过上好日子,再不为有“粮本”无“粮本”,有余粮没余粮而发愁了。
添加图章,优秀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