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怀居旭峰杂谈】立冬絮语
立冬,是为一年四季最后一个季节的初始,标志着寒冬来临。老人说,节气不饶人,奏是这个道理。
早先日子艰难,老百姓衣食住行穿衣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热天倒还好凑合,农村人也不讲究个啥,瞎好有两件子衣裳挂拉到身上就行。 最难熬的还是冬季。而冬季最难熬的倒是初冬。倏忽间天气变冷了,人体还有个适应过程。奈时也没个秋衣秋裤,更谈不上如今的羊毛衫保暖裤之类御寒衣物。精身子穿一身粗布衣裳,着实的冷,不由人浑身打颤。而初冬穿棉裤、棉褂褂子又有点不合时宜,真的是两难啊。
那时节,母亲看着父亲及娃娃们冻得踓头缩脑,进入深秋奏提前着手捋分(准备)一家人的过冬衣裳,真的是起集起熬半夜,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一针一线的给全家人缝夹裤子、夹褂褂。所谓夹裤子、夹褂褂,奏是把两层布缝联在一起,用针线引好,不止于里子乱窜,说简单点奏是双层衣裳。 夹裤子夹褂褂实际上奏是由深秋过渡至初冬的衣裳,相当于现在的薄毛衣。那个年代乡下人都是如此过初冬。
谚云,“十月一,棉裤褙哒穿齐备”。奈时的气候好像比现在冷得多,尽管穿的棉裤、褂褂子,但给人的感觉是八岸子都来风。还有谚语“六月的日头十月的风”,意思是十月的风干冷干冷的,弄的人不论做啥活都不展脱(利索)。那时儿,我总爱在母亲面前喊冷,母亲慈祥的说,好瓜娃呢,你没听老人说“十月的风钻窟窿”么。其实现在回想咋能不钻窟窿呢,袖口和裤腿底下都是敞豁豁(敞口)啊,不钻风才怪咧呢!
奈时上学,一到冬季,母亲怕我们姊妹手冷,奏用废旧布料缝双“套袖”,一层里子,一层面子,中间絮上棉花,一端护住手腕,一端筒进褂子袖口。实际奏是加长了褂褂袖子,可管用了。怕棉裤底哈(下)钻风,奏给脚上穿长及膝盖的长筒袜子,很是管用呢。
过去立冬天,一阵寒风吹过,白杨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蝴蝶似的从空中飘落,铺到房子的小瓦上,勾勒出无数个瓦缝孤线,沟沟棱棱很是美观。由此我就想到了唐·白居易在长恨歌里的“鸳鸯瓦冷霜花重,水翠衿寒谁与共”的优美诗句。
奈时冬天,人们口中呼出的气体都是白色的,由于天冷都凝结到眉毛和胡子上咧!若是个长者,很像一个老寿星的模样,看上去很是吉祥。虽说冷,但景色宜人,像个冬天的样子。
如今天气变暖和了,像今日立冬,我们的家乡,古老的长安都看不到昔日冬天的美丽景象了。但不管咋样说,总算是立冬吧!愚借之节气写了四句话分享给大家,权当一乐。
长安立冬
秋尽冬来万物静,
花蝉高树傲群虫。
四季轮回天有道,
日月慢捻问春风。
文:卫旭峰
校正:任伯绳
添加图章,优秀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欣赏!支持!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