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安散文】舅爸骨子里头的秦韵
西北冬天的农村,本来是坐在热炕上暖着,支起火炉烟熏火燎着,一摞油馍一罐子茶,岂不快哉!偶尔有两个坐不住的,也是袖着手、缩着头、佝偻着身子,匆匆而过,生怕硬洼子树梢子上的浓霜一不留神飞进脖项来。连狗也懒得咬两声,缩在门洞子里晒太阳,只有在谁家的老公鸡无聊至极的打鸣两声的时候,它才伸着懒腰,打着呵欠瞪着眼象征性的叫几声,又拖着尾巴转身卧下了。
现在可不一样了,尤其是今冬。天气晴朗,冬日暖阳,北风也不烈。但是,一股无形的风刮向了古城西安,这风来自山旮旯,毫无征兆,把古城刮了个始料不及。四沟八岔的姑舅爸再也坐不住了,一下子涌到了这座本就繁华的古城,古城本来习惯了南来北往,川流不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早就见怪不怪了。可是万达广场毕竟小了,她虽尽力而为,但还是一下子难以容纳这么多的姑舅爸。但是这风硬,停不下来,开元剧院伸出了手,刹那间就被这风刮火了,连带着波澜不惊的古城也火了……
城领风骚,梦溯长安。
毕竟古城就是古城,接纳包容还是没得说的,一下子也就明白了原来是山那边的秦风走亲戚来了,你就使劲刮吧!万达总算愣过神来,使出浑身解数,于是乎,一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学生”——安万,这个名头传遍了大街小巷,传遍了网络媒体。一句句“姑舅爸”叫到了爷们的心坎坎里,原来他们灵魂深处深藏着一种文化——秦腔。任督二脉一旦打开,这还了得,势如潮涌,台上台下吼起了“潼关”,尘封在历史长河的唱段也火了,并且被这些如痴如醉的姑舅爸们吼的震天价响。
“莫道世俗论长短,只愿秦韵永流传”
彻底让这个脸有残疾,引其自己的话就是“丑着没脸看”的安万给把戏窝子吼呆了,它没想到这个人竟有如此胆魄和气场,它更感动于这个钻过煤窑烧过砖的汉子对信仰如此执着,在他心里你是神圣的地方,他宁愿流着泪水把你仰望,他宁愿跪着歌唱心中的梦想。习惯了现代化、霓虹灯的你心中的那份柔嫩也被点燃,所以啊,你不得不伸开温情的臂膀,把这个痴情的男儿揽入你的怀抱,古城长安起歌声,三秦大地亦动容。
你拥抱着他一起跨年。高高矮矮,男男女女,参差不齐的人们此刻都真正成了“姑舅爸”,当一回姑舅爸多好,认了这门亲,亮亮堂堂的吼“潼关”多带劲!何必嘴里说“不唱潼关”,心里却在“潼关以内白旗展”,嘴里说“太俗气”,心里却在“想老娘,念贤妻”……
长安万众看安万,安万一唱火长安。
你听他亲切的诉说:黝黑的煤窑,透不过气的砖瓦窑,汗流浃背的工地……都有他刮过的秦风,歌唱的秦声,只不过那时,风声太小。蓦然回首三十七年,不由叫人泪流干,“转身我把幼主愿,你不该只身到潼关”言至此,你已明白,他怨的又岂能是“幼主”呢?到“潼关”的又岂能是形单影只的“幼主”一人呢?
加戏热演平凉,拭目以待金城。
平凉是有准备的,也就不再局促,这可累了安万,毕竟“唱好戏,做好人”不是说的那么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很难!所以嗓子也沙哑了,只能撕破喉咙大喊:“感动、感谢、感恩……”姑舅爸血脉一旦觉醒,不会饶了他,只有加戏,龙凤呈祥,皆大欢喜。金城已经是期盼多时了,也有数不清的茂腾腾的姑舅爸,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道且长、路很远,加把劲、再加把劲……
其实啊,火了的何止是安万、何止是古城西安、何止是平凉,还有很多,乃至全国!
真正火了的,是姑舅爸骨子里头血液里一直流淌的秦韵。 点赞,学习,支持。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