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的松小说】洋槐花 十七 接上
蔚蓝的天空一丝云也没有,一轮红日从尤凤岭喷薄而出,光芒万丈。太阳挂在大场东边场塄子的戳天白树上的时候,雨涵拿着刚从供销社买的一串炮,平摆在河渠路上。划着火柴猫着腰,胆怯地小心翼翼地把火苗对住火眼,“噗”火眼着了,拔脚就跑,“爆爆爆”的炮声响彻荆峪沟。人们三三两两地向雨涵家走来,雨涵今天给娃喝喜酒,一路话语一路笑声,河渠的水也在欢畅地流淌。
雨涵家门口人声鼎沸,男女声演奏出二重唱,欢笑声打闹声酒杯的碰撞声混在一起。雨涵笑容满面地在席间劝酒,高兴的心情从话语和笑容中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也感染着席间的人们。荆老八两口子兴的合不拢嘴,娘家人陪着包着头巾坐在炕上的于芳说着话,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喜悦的花。
席间,一队的樊嘉福和荆聚英坐在一块,二人你一杯我一盅喝到高潮。周边的几个人停下了酒杯看着他两,已经是二眯八睁的荆聚英说话上下嘴唇打起颤来,说话都咬不真。樊嘉福还是不依不饶,举起一杯硬向荆聚英嘴里灌,起身又抱住荆聚英摇了起来。不一时荆聚英就醉倒了,几个人赶紧把荆聚英抬到刚结婚不久的荆雨洋的房子,放在床上,荆聚英一阵恶心,吐了起来,把新媳妇的新褥新被吐了好大一摊。大家一看事色不好就抬了回去,第二天就传来了荆聚英去世的消息。
雨涵家的喜气刚刚散去,荆聚英家的哀声就哭响全村。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樊嘉福也觉得落了少脸。人间少了一个能人,北岭多了一座新坟,引路刷在坟头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队上把新庄基规划到土壕,荆老十的二儿子荆雨泽把建在村北学校东边的临时小房子拉了,在土壕盖大房。土壕的土梁推平了,瓦窑也起掉了。大虎二虎也申请到了这里。虎子提着大锤子给盖房的几家打胡基,刘红、荆选文也支了几合模子,虎子一连打了五天五摞也没败仗。
要说这个锤子还是有些来历的,老天的折磨上帝的安排坎坷的生活不平的命运,使得虎子年轻轻的就经受着磨难。那年他和父亲把棚楼的杨木檩解开做门,虽说活粗但料美结实。他和村上几个人拉到灞桥去卖,人家或迟或早都卖了,唯独他没人要,就像是孙悟空画了一个圈,没人看没人问。眼看着一块来的人都卖了向回走,整个市场所剩无几。二队争善哥说:“虎子,咱俩拉到文艺路走。”“行。”虎子没出过门,就跟着拉去了。几天过去,争善哥卖了回去了,剩下他的还是无人问津。只听见有人喊虎子有人叫名字,吃的也完了,只得拉上架子车向回走。路过大雁塔,把车子寄在门口上了回大雁塔。到了曲江,肚子饿的咕咕叫,没钱也没馍,就走进食堂。苦苦央求女服务员:“同志,买一碗米饭。”女服务员说:“不卖米饭,买菜才给米饭。”他说:“求求你了,好大姐呢,我出来几天了,实在没钱买菜,拉的门没人要,饿的肠子都粘到一块了,你就搀怜我吧。”他苦楚的模样可怜的话语打动了女服务员,用老碗抄了一碗,递给虎子。虎子含着热泪接过碗千恩万谢,端到门外一只脚踏在门上吃了起来。就在这时,来了一个老者问:“这门卖不?”他的心差点就要跳出来了,没敢言传,怕是耳斜听错了。那人又问了一句:“这门卖吗?”虎子心头一喜,不卖就要拉回去,拉回去咋办?赶紧说:“卖卖卖。”“每合十六元。”“十六元就十六元。”吃了饭也就有了劲,一个人拉着一个人掀着上了坡。到了坡上向路南一拐,进了一家院子,有几个人坐在院子廊檐子上糊火柴盒。解下门主人交了钱,虎子拉着架子车继续上路。路过大(dai)兆供销社门口,看见院子有好多青石锤头,就进去挑了一个最大的,放上车子又向回走。这时的虎子已经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了,硬是迈着沉重的步子坚持到了引镇。连一步也卖不动了就好似腿上绑着几十斤行李,把架子车放在路边,倒在上边,就想好好的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在这时,正好有一个小伙买了好多竹秆。“伙计,把你的架子车借我,把竹竿拉回去。”“你在阿达?”“我在尖角,正好一路。”“行,我也实在拉不动了。”“没事,平路你坐上边,上坡你帮忙掀一下。”“好,没问题。”虎子就像是卸掉了千斤重担,正好也能让疲乏的身子歇一歇。小伙把竹竿装上车拉着疲倦的虎子,时而平路时而上坡,车子运行产生的惯性飞快地在路上跑着,上坡路虎子就跳下来吃力地掀着,掀上坡就又坐了上去。过了光昌越过八里塬下到汤峪川到了尖角,小伙取了竹竿放在地上,二人告辞分手。虎子拉上车子迈着沉重的步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回走。到了黑沟时夜幕已经降临,所有的景物都变成了黑咕咙咚的妖魔鬼怪,远处传来阴森恐怖的怪叫声。从来没有独自出过远门的虎子不由得胆战心惊,人也疲劳到了极点。呜呜的风声也难以驱除瞌睡虫的捣乱,可怕的环境无法排除睡眠的诱惑,只得放下架子车坐在车子上睡一会。人虽睡着了心却灵醒着,也不知道歇了多长时间。硬睁开眼睛,拉上车子继续上路。走不上一会瞌睡虫又来捣乱,就是用木棍也撑不开了,只得放下车子又睡一会。就这样走一阵睡一会,坚持着上了坡到了杨庄向东一拐进了陈庄出了村来到村外,终于到了小洼坡塄。才发现锤子不见了,就原路返回去寻,在村外寻见了,抱着回到架子车跟前。这时听见有人说话,是从鹿走镇传来的,原来是鹿走镇三月二十八过会人们看戏回来了。
回到屋坐下来脱去鞋一看,脚胀的有一寸厚。
刘红看着虎子提着大锤子打胡基,想着锤子大行李重打胡基肯定省力,土壕里啼啼嘌嘌的响着锤子和胡基捶打的声音。刘红来到虎子身边说:“兄弟,咱俩把锤子换一换。”虎子说:“行。”他借去一摞都没打下来就提不动了。“这锤子太重了。”
弟兄俩分家后,二虎用平时积攒的钱,在白鹿寺买了人家不要的水泥屋架,在大虎家西边盖起了三间大房,从此后父亲就搬到村西去了。
二虎消息灵通跟前也有钱办了张解脱证。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挣钱力度的加大,二虎的经济收入就显得微不足道,加上才建了房经济腾空,生活水平也就随之下降。父亲患上了黄疸病,身体每况愈下。弟兄俩用架子车拉到焦岱医院检查,胃下垂,医生要求住院。受了一辈子苦舍不得花钱的老人坚决不住,考虑到儿子刚刚盖了房经济困难,执意要回家。二虎没办法只得拉回家将息,年老体衰经常失眠,看着父亲心里难受的二虎就给父亲服了安眠药,谁知服用过量,父亲一觉不醒,辞世长眠了。从来没有哭过的二虎,经常给人说:他就不会哭,父亲死了哭的死去活来。
刚刚结婚的虎子清贫如洗,白手起家,人家都出去走南闯北做沙发,他借了几十块钱,下城到康复路进了些明信片,图书文具,小百货在学校当书馆,一天能挣几块钱。后来二虎在城下收劳保他也去了,收了一天,交了刚够本钱就卷单了。祭台村有一家新闻纸厂,发现有下角料,就买了些,拿回来到学校卖。先是锥成三十张的本子,后来卖的快了就数张子卖,有了点钱买东联学校一先生的自行车,这样就能跑远路,扩大了经营区域,焦岱川白鹿原辋川都跑遍了。
还在虎子上小学时父亲就给订了婚,是本村一户贫穷人家的女子,自小就离开了父母,领着姊妹几个过日子。结婚后,摆脱了贫穷又迎来了困苦。刚分家清贫如洗,小两口为了生计,虎子四处奔波。妻子在家也负担沉重,看了两头羊一头猪又加了一头牛。这时已经身怀有孕,繁重的家庭负担压在小两口身上,为了改变一穷二白,为了给大人争口气,俩口忍辱负重,困难脚下踩,重担肩上挑,咬紧牙关憋足劲,艰苦的日子还得向前奋斗。
这天傍晚,虎子刚从外回来,吃了饭,两口准备睡觉,妻子感觉肚子疼。虎子就跑到大房叫母亲,母亲经常给人接生。虎子和母亲走进西边厦子门,只见妻子已经站在炕脚地,孩子已经生到地下了。母亲赶紧把早已准备好的抱褥子给营养不良身体瘦小的婴儿包上。
妻子坐月没有白馍没有鸡蛋更别说有肉,孩子饿了给嘴里放一点红糖,喂一点稀面水。生活还得继续,困难正在考验。沉重的负担使他在家里孥不住,不论是下雨下雪虎子怀着一个坚强的信念走出去总会有收入。
时间的脚步就像闪电一样,不觉得几年就过去了。
当他从白村中学回来时在北岭坡碰见正在上坡的于芳,她说你媳妇给你抓了个娃子。心头一喜,三步并作两步走回家来,从供销社买了一串小炮在大房墙角响了起来。
儿子出生了带来了喜悦和欢笑,同时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隔壁人有钱办了解脱证,自家连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证,那来的钱办解脱证。对虎子来说,六十元可不是个小数字,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几十年前为了买庄基而没有得手的荆聚英在雨涵家喝喜酒时一命呜呼。老婆子怀恨在心,随时都在看着虎子的笑话。虎子媳妇提着羊奶瓶来到二队桥头交奶,收奶员看着刚刚离去的隔壁人张云霞说:“人家看你的笑话说,穷光蛋,没钱办解脱证,非做手术不可,看他娃咋办?”妻子回来后告诉了虎子,虎子说:“她不做我也不做,走着瞧。”
虎子心头永远牢记着父亲的一句话:谁越欺负越要把日子过好。迎着风雨顶着寒雪,把困难踏在脚下,把希望挂在心头。
怀恨在心的老婆在门口点簸粮食,儿媳张云霞端着泔水走出门,带着气愤说:“把东边丢下埋死人呀。”正好虎子提着桶到井边提水听到了,回了一句:“就是埋死人,谁家有死人就往这里埋,咱办火葬场。”气得云霞一言不发走回去了,老婆听见了对着刚走进门的儿媳说:“吃亏了吃亏了,说你爸呢,你爸刚死了。”
这时的妻子已经身怀有孕,虎子一天多在外少在家,计生组三天两头寻,善良的妻子心里充满着恐惧,面临的是一次次的威胁和恐吓。这天虎子从外回来路过门口,看见计生组一帮人走进了张云霞的门。虎子在门口就听得见大声吵闹的声音。不一时,王乡长和几个人走进了他家,虎子沉着稳重地打了招呼,王乡长给虎子讲解着计生的政策。虎子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作为一个青年人对政府的政策要积极配合,不过具体问题要具体解决。你看俺妈年纪也大了,总得有人照顾,家里的牲畜也得有人照管。咱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你说是吗?”王乡长心中一阵喜悦,都像这人工作就好搞得多了。二人正说着,从云霞家出来的几个小伙子走进门就高喉咙大嗓子地喊叫起来。虎子说:“你喊叫啥呢?我跟王同志正商量。”那几个人一听转身走出门去。王乡长说:“你说得对,那就把事情安排好,老人得有人照顾,牲口得有人喂,你就抓紧办吧。”“好,没问题。”虎子目送着王乡长一帮人离去。
王乡长带着人走了,不一时从四队拉着一个人来到虎子门口说:“你看看人家是啥态度。”
作于2025年3月15日--19日
作 者 简 介:http://www.xbwxw.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208/14/184305k1dtdzt6dxctzxv7.jpg 李捧虎, 笔名:挺直的松,男,1961年6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蓝田县前卫镇凫峪村三组。1969年在本村上小学,1974年上初中,1976年初中毕业,一直务农为业。1978年到引岱工地当民工。在小寨沟打洞子,在营盘梁上修渠道,三道水修水库。从渠上回来后,在队上当会计,参加农业生产。分社后,卖过老鼠药,收过破烂,后又游于学校当书馆。承包了村西一片地种菜。1995年8月在村开商店至今。2009年10月进入平安保险公司,2010年8月退出。2009年11月接任蓝田移动前卫片区渠道经理。在保险公司曾2次荣获“优秀学员”。在移动业务中2次荣获 “优秀农村代办点”。一次荣获“优秀渠道经理”。2011年4月加入陕西诗词书画音乐研究会,2012年2月19日加入蓝田县作家协会,并有多篇作品在《蓝田文学》《榕树下》《西部文学》等刊物或平台发表。
自幼爱好文学,在保险公司时因思想波动大而提笔写作,用以表述自己的心情,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先学着写诗,后改学写小小说。2013年开始写小小说,在榕树下发表作品,有3篇作品获榕树下编推荐奖。 点亮飘红,精华支持! 加分点赞,强力支持! 赏读细品,鼎力支持! 欣赏美文,点赞支持! 赏读提升,喝彩支持! 作品给力,点赞支持! 谢谢各位老师点评,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