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汉子散文】陕西最牛的导游——朱建武的桥陵导游词(第一部分)
本帖最后由 红米饭 于 2015-4-20 17:55 编辑陕西最牛的导游——朱建武的桥陵导游词
桥陵是睿宗李旦墓,建于蒲城西北约十五公里处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下面是陕西最牛的导游朱建武的导游词全文。快报网图片朱建武正在这个朱雀石雕里寻找古代世界友好的故事
唐桥陵 导游词——朱建武 欢迎大家来桥陵参观,蒲城有五座帝王陵墓,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唐睿宗的桥陵,现在我将桥陵的概况向大家做以简单的介绍。 桥陵自从2002年8月21日国家文物局批准《桥陵保护利用规划》后,才进入序列性发展,也就是说,桥陵发展的比较迟,起步也比较晚,不像乾陵、昭陵都是起步比较早的。 桥陵埋葬的是谁呢?埋的是唐朝第四代第五个皇帝,高宗李治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亲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叫睿宗李旦。李旦在位8年,正式执政只有两年半的时间,所以历史对这个人做出了很公正的评价,虽无建树,但能洞察形势,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急流勇退,三让天下,一让母亲武则天,二让兄长李显,三让儿子李隆基,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后人送庙号“睿”。睿宗李旦这个人,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的陵园在唐代十八座帝王陵墓中却是最宏伟的。咱们陕西有个骄傲的俗语,说是“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共有72座帝王陵墓,却埋葬了73位皇帝,每一个帝王陵墓就是一幅活生生历史画卷的真实再现,只有桥陵,才能够体现盛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其他唐代帝王陵墓均不具备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比如说朋友们可能去过的乾陵,它有三个唯一,唯一的中国女皇,唯一的二合一墓,唯一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但是它缺乏一个唯一,就是没有建立在唯一的“开元盛世”。像唐玄宗李隆基,人称风流皇帝,马上皇帝,功过参半的皇帝,一曲长恨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个皇上呢,前半生很辉煌,任姚崇、宋璟为相,创造了"开元盛世",但是后半生三尺冷清,沉迷肥媚,不理朝政,轻歌漫舞,大权被安禄山窃取,酿成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国家走向了衰败,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的后半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开会、不办公、桌子上尘土积了很厚一层,吃了肉、喝了酒、跳了舞,最后再进包厢,彻底完蛋,国家腐败了,没钱了。有的同志说我胡说,那个时代那来的包厢,没有包厢说的很对,但是长恨歌中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李隆基将他儿媳妇纳为已妃以后,每天早睡晚起,不理朝政,是他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封建文明推向了顶峰,也是他将大唐盛世滑到了低谷,所以,他的陵墓不能够体现盛唐风采,而桥陵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表示对其父亲让位的这一片感激之情,花了国家财政的三分之一,为其父亲修建了这座帝王陵墓。为什么说桥陵是唐代帝王陵墓中最雄伟的一座,我们说的通俗一点:睿宗李旦生一个能行儿子,有钱,把他埋的好,和现在一样,有钱的埋钱,没钱就剩下埋人了,盛世修陵、乱世修城,和平时代有钱了把先人埋好。战争时代先把城墙打高,今似古、古似今,一模一样,就像现在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一样,不惜重金,不辞劳苦,想法设法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清华、北大就好了,不指望能养活你,起码能把你埋好,就是火化能给你弄个红木的,不要装个桐木盒子。咱们文物不会说话,但是文物标本就是展示这个社会的窗口,文物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只有在那个时代,才能造出这么雄伟的陵园和精美的石刻,否则是不可能的。这个陵的建筑格式和乾陵是大同小异,依山为陵,凿石造墓,在山腹造出地下宫殿。下面跟我朝中间来,咱们现在看的这座山叫丰山,东西长3114米,南北宽1133米,海拔716米。我们先介绍这座陵墓的风水,大家看这座山,这叫凤凰展翅,皇上在哪里埋的?山头是平的,我们叫方上,是圆的,叫宝城宝顶,皇上在凤凰肚子里埋的,此山为倒人字,向南看为葫芦形状,神道为身,山为葫芦尾巴,东边高,西边底。传说当年踏这个灵穴的时候,是唐朝二位先生,一个叫袁天罡,一个叫李淳风,分道扬镳,从长安京都出发,第一个人找到灵穴后在地上埋个铜钱,第二人找到后用针往地上一扎,刚好扎在铜钱的眼上,叫一针定丰山,其实没有这么神奇,但说明英雄所见略同,这里的的确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袁天罡、李淳风是唐朝著名的风水先生,阴阳先生,我们现在叫地质勘探家,陵园设有四个门,前朱雀门、后玄武门、左青龙门、右白虎门、绕山筑城,打一段城墙把山围起来,陵墙长13.35公里,而安市的城墙是13.74公里,只比西安市的城墙短了一截,人家的住的是活皇帝,这里住的是死皇帝,不能让死人比活人住的地方还大。内城台地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倾90亩零6分,近3000亩大,四个门每个门都有一对苍狮,北华门还有三对马,南华门除过地面石刻以外,还有144间房屋建筑,有九间献殿及亭台楼阁,尽显当年大唐盛世气势之雄伟。杜甫在赴奉先(唐时蒲城县)看望家人时,写下了《桥陵诗十三韵》,对桥陵当时的地势地貌做了真实的写照。为啥把蒲城县叫奉先县,当时陵园建成之后在这里设有陵台令,陵台令官居五品,蒲城县令为七品官,县令管不住陵台令,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来个机构改革,改蒲城为奉先县,隶属京兆府,归中央直接管理,这样县令才能管住陵台令。当年杜甫的老婆在杜家巷居住,他从长安来蒲城的路上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时在《桥陵诗十三韵》中写道:"先帝昔宴驾,兹山朝百灵,崇岗拥象设,该野开天庭"。“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宫女晓知曙,祠官朝见星。”的佳句,对当时陵园繁荣的景象进行了真实的描写。(未完待续)
能够说清历史典故的导游词,嗯,行! 生动而形象,读来娓娓动听,好,好!
好作品自然要分享到西部文学微博了! {:soso_e100:} 【版务发帖】散文版发帖注意事项 - 散文随笔(原创) - 西部文学 - Powered by Discuz!
http://bbs.xbwx.com/thread-6480-1-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