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我们班里有个小偷,今天早上,我丢了一本书,是《教我从小爱数学》,我妈妈刚刚从书店里给我买的。”小明吞吞吐吐地说。 一听班里有小偷,大脸盘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的梁老师,立刻紧张起来。 “你的这本书是不是在家里或者在别的什么地方丢的?教室里怎么能丢东西呢?”梁老师不相信地问。 小明想了想,肯定地回答:“书就是在教室里丢的。” 班里丢了东西,这事非同小可。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梁老师,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事情。 小明又说他怀疑是个叫白琴的女同学偷的。 梁老师感到很沉的眼镜压在她鼻梁上,就把眼镜往上扶了扶,严肃地告诉小明,这事千万别声张,也别乱猜疑,她想想再说。 把小明打发走,梁老师吸溜吸溜地喝了几口开水,便思来想去。 如果放任不管,会导致班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梁老师很想叫白琴来问一下,查个水落石出。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小明仅仅因为白琴是他的同桌,就怀疑她偷了书,这显然有点儿荒唐。 即便就是白琴偷的,真相大白后,她背个“偷书贼”的罪名,以后没前途不说,眼下还怎么继续念书? 如果不是白琴所为呢? 梁老师不敢想到时候自己会处于多么尴尬的境地!怎么收场?收了场收不了场?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她站在讲台上,把同学们一个个数落一阵,然后身上就像装了弹簧,跳来跳去,闻闻这儿,嗅嗅那儿,把班里搞得乱糟糟的。 梁老师想,这事对她来说有些棘手,该向老教师请教。 可又一想,这么点小事儿向同事请教,会遭人小瞧的。 这不是说她有虚荣心,而是因为她自尊心很强。 这天晚上,梁老师坐在电脑桌前,以肘支桌,用拳头抵着腮帮子。既不想打开网页看新闻,又不想登QQ聊天,而是陷入了沉思,低头垂手,像睡着了似的。 突然眉头一皱,想到了她的一个叫“神奇”的网友。 “神奇”是个作家,上网时间不多,和她聊天也就不多。从不多的几次聊天中,她感到作家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见多识广,点子就多,还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总是善解人意地为别人分忧解愁。而且网友是虚拟的朋友,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大不相同,网络上说过的话,说过就罢了,不会弄到现实中来,可避免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的麻烦。 于是,“园丁”(梁老师的网名)就点击“神奇”的头像,先发送了自己的快乐,给“神奇”也带来了快乐。接着就向“神奇”讲了班里最近发生的事情。 “神奇”感到义不容辞,庄重地先坐正了身子,闭上眼睛,沉默了许久,突然好像针扎了似地睁开了眼睛,就赶紧用双手敲击着键盘,告诉了“园丁”一个巧妙的办法。 “园丁”叹息一声,预感到用 “神奇”的办法,她本来很难办的事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而且不伤害任何一个学生。 第二天班会上,她手里拿着一沓子白纸条,冲同学们笑了笑后,说:“我听说班里一位同学丢了一本书,其实这本书非常好找,办法很多,但要兴师动众。可这样一来,这个捡到书的同学就完了,也许要背上个小偷的罪名。所以,我不想这样做。现在,我给每个同学发一张白纸条,个人独自在纸条上写出:你认为书是谁拿的?如果是我们在坐的某一个同学一时糊涂拿了别人的书,你就在纸条上写明这本书放在什么地方,由我去取。”说罢她就给每个人发纸条,并再三强调,个人独自在纸条上写,不许互相看望。 强调罢,梁老师笑了笑,眼睛里闪闪放着光,这让同学们感到特别亲切,也就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纸条上写起来,写完后将纸条叠好。 梁老师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就将纸条收齐。 放学后,梁老师叫小明来办公室。 “书找到了。”梁老师笑着对他说。 “在哪里?”小明急着问。 梁老师拿手指了指办公桌上那一摞子作业本,说:“你在这里边翻一翻。” 小明翻了翻,就看到了自己心爱的书,他微微地笑了,脑袋轻轻地摇晃着。 “是哪个操蛋的把我的书放在这里?”小明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