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人散文】我读路遥的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1321 | 回复6 | 2015-5-24 19: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米饭 于 2015-5-24 23:05 编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路遥的小说《人生》出版了。
    《人生 》描写了农村青年高加林向往城市生活而一心想离开农村,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农村当农民的坎坷曲折的命运。它的语言朴实、生动,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贴近生活,塑造了一个鲜活逼真的艺术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意味深长的风景,感觉到了高加林、刘巧珍就生活在我们当中。
以我这贫乏的心得,悄悄地成为路遥作品的热心读者,只因路遥和我同为陕北人。
也许有更多的陕北读者和我有同样的感觉。
也许吧。
    后来我又在许多报刊看到了不少评论文章,认为,《人生》没有仅仅停留在农民富起来的表面现象上,而是着眼于农村整个生活的改变,向生活的纵深开掘,深入到了生活的更深的底层和内部,着力于探索人们精神上、心里上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变化。
    不管怎么说,能够写出《人生》这么一部让人们称颂不已的伟大作品,我对路遥感到惊异仰慕自不必说。
有一天,我听说路遥来榆林了,当天中午就要在大剧院做报告。我没有多想,兴致勃勃地届时到场。我一个学数学的聆听一场文学报告,意外吗?也许当时让有些人感到意外。现在看来,一点也不意外……
    记得的,三十出头的路遥身材魁梧,看上去很有精神,很有气魄。场上座无虚席,人们都齐刷刷地坐在下面,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他讲了《人生》的创作经历。
    他说,写作时他喜欢一鼓作气,从始至终保持着同样的激情。写《人生》时,为了避免写作过程中情绪被意外的干扰打断,他就住扎在了陕北一个小县城的招待所。还说,他每天晚上一般要写到凌晨两点才收笔睡觉。对这些之所以现在我依然记得,不是因了我的记忆力,而是因了路遥的这些话影响了我。我后来进行数学教育科学研究和文稿写作时,也喜欢一鼓作气,常常是凌晨两点才睡觉。直到这几年,我从事文学创作依然是这样。
    八十年代末,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问世了。这是中国文学界的大事。《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改革时代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巨大变迁。与时下颇为火爆的小说相比较,它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痛快淋漓的鞭答,所写并非惊天动地的国家大事,而是深切地关注着普通劳动者的命运,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在随处可见的简单的描写中蕴涵着无限的力量。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小说的一般理解是这样的。小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但却是通过虚构反映了人的内心真实的世界。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情节却不见得是虚构的,往往给人一个真实的感觉。我看到的《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它是一本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立足于黄土高原上那个不起眼的双水村,却是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自强、奋进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爱的种种用那陕北风情徐徐道来。书中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是活生生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第一次拜读《平凡的世界》是在我的生活处于重重矛盾之际,书中的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孙兰香等文学人物就跟一见如故的陌生人一样,投缘的不得了,他们一个个在我的脑海里循环往复地走动。何一如此,后来思索起来,可是这不小说在许多方面与我的生活环境及经验发生了间接的关连,启迪了我的潜意识。从对他们那朴实、坚韧、诚挚、理性的优良品质的思索当中,发现自己从虚无的空中着了地,找到了与我自己的共鸣之处,增强了我的生活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他们身上那闪耀着的人性的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我感悟到了人性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与此同时,让我又一次感到,路遥不愧为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人生视野和社会视野都很开阔,笔下的人物竟是如此真实。就拿出身贫寒却有着远大抱负的农村知识青年孙少平来说,年少的他心一直沸腾和激荡,有过自己的少年意气,有过青春的梦想和冲动。可是,随时可能降临的种种困难,会使他措手不及。对于少平之所以不甘困守山村,我的理解是,他读的书太多了,已把他的思维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对生活他的要求真的不多,只是怕失去自己的精神生活而惆怅和苦涩。这种痛苦实在是令人揪心。也许有更多的人也有过和少平一样的想法,只是有时不得不用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罢了。少平离开家乡后,先选择了漂泊的揽工汉生活,后来有机遇也有努力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里着墨最重的人物,他是一个黄土高原上有着成熟思惟,脚踏实地,重情重义,忍辱负重,不卑不亢的少年,那种以上进求尊严,从不好高骛远的情怀也深深的打动着少女的芳心,田小霞的出现,让我们的主人公人生有了目标与方向,从此他也可以用自信的心去面对,小霞一度上是他精神的最大的支柱与鼓舞,让他有了奋起的支点和勇气,成为一盏照亮前进路上的灯,他们的爱让人奋进,是向上的,在物质上他们没有要求太多,在精神上却相扶相携,那是跨越了所有的界线将心与心的交汇。我认为这才是爱情上最真挚的追求,这也正是当代年轻人所缺少的。然而,孙少平那曾经视做生命全部的爱却因田小霞的牺牲而破碎,孙少平曾经的那一缕生活的阳光,所有的幸福尽因这个善良的女孩儿的走而一去不返,曾经里的快乐与相知,理解与相携,幸福甜蜜的往事都己不在了。这样的结局多少有点令人唏嘘,少平没有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但他的思想永远是积极的向上的,最终总算是找到了人生的归宿。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们,只有平凡的才是大众的,也才是最真切的。现代人一遍又一遍的看青春偶像剧的时候,那些夸张的体裁与情节,总会让人感觉出“水份”来,真正的生活还是平凡的。
关于《平凡的世界》,要说的话题太多了。再说说,我心弦上始终颤动、挥之不去的几个问题。
路遥为了写《平凡的世界》,废寝忘食般地读了近百部中外名著和许多知识性的书,翻阅了十年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一份省报,一份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各种资料堆满了整个房间……
他长时间地深入煤矿、农村体验生活,甘愿忍受磨难,广博搜集创作素材,竭力对促进人类健康绵延发展的人性中积极的一面——真善美,进行挖掘、诠释和弘扬……
是什么力量支撑他拖着患有肝病的躯体,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里,甘愿忍受孤独,借助于一根大葱,一个冷馒头的热量,就写一天……
所有这些是我再次阅读《平凡的世界》,以及读了许多关于《平凡的世界》的评论文章后,想到的,从中也悟觉出了一个答案:他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呢?对了。又想起了他的这么一段推心置腹的话——
你没有成就没有本事,别人看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绩,有人照看不顺眼。你懒惰,别人鄙视;你勤奋,又遭非议……你会不时听到有人鼓励你出成果,可一旦真有了成果,你就别想再安宁。   
多么朴实啊!
它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也道出了我的心声。使得我做好了迎接非议的准备,经受得住了人生道路上、研究道路上的种种磨难、冷遇。
我还得再想想。嗯,记得的,我去年参加一次文学笔会,和几个作家闲撇,其中就有陕北人。他们对《平凡的世界》振振有词地谈了许多自己的见解。比如,书中多次用了“亲爱的”。他们认为陕北人生活中基本不用“亲爱的”这三个字,其它地方也很少用,外国人常用。我见过许多外国人,不知是听不懂还是他们很少用,总之还是没听过他们用这三个字。我就谈自己的观点:外国人用这三个字也是主要在书中、影视剧上。我觉得,这充其量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再比如,他们说《平凡的世界》主要人物塑造的不成功,在孙少平、孙少安等人身上没看出陕北人的个性。其中有一个陕北作家说,陕北人的个性中,有大气、霸气、鬼气、匪气、正气。他认为,李自成、高岗就是陕北的典型代表人物。
我不赞成。理由有三。
一是时代不同了。《平凡的世界》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草莽英雄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让孙少平、孙少安这些人物身上带着一股匪气、霸气,他们岂能奔赴广阔的生活大道?寸步难行倒是事实。二是李自成、高岗是陕北的了不起人物,这不错,但他俩是典型代表人物就有点过了。就拿被周恩来称为“一代报人”的张季鸾来说,在他身上难看出有了点儿匪气、霸气。再拿著名爱国人士胡星元先生(本书另一篇文章《她们的执著追求》中有过介绍)来说,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是身上没一点儿匪气、霸气。而有着大气、正气,有没有鬼气我不知道。不过商人嘛,有点儿鬼气也算不得什么。三是,在陕北的“人物”中也有不大气的,也有没正气的,却是匪气、霸气和鬼气十足,这里就不赘述了。当然,我并不认为我的理由就一定能站得住脚,我只是谈点看法,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我才步入文学大门,难免说得准确到位。
总之,《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他表现出了一种人性的光耀、人格的伟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难道说,《平凡的世界》就没有不足之处吗?
有。
鲁迅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见《我怎样做起小说来》)
我最近又读了《平凡的世界》,读的比较慢,比较细,不经意中发现其第三十八章的一段话,恐有用笔不周。这里将原著中的这段话摘录如下:
这个看起来平平常常的孩子,头脑特别聪颖,尤其有一种能闪电般穿越复杂“方程式”网络而迅速得出结论的天赋。 在她以后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非常复杂的方程式让大家计算。当这位老师把这道题满满写了一黑板,刚把那个等号划完时,兰香就站起来说:“等于零”。辛苦地写了半天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张开嘴巴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原来是数学教师,也写过许多数学文章和数学书,深知数学的表达要求必须准确无误。当然,文学也有这个要求,只是在具体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罢了。
现拿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供参考。
“穿越复杂‘方程式’网络而迅速得出结论”宜改为“穿越复杂‘方程’网络而迅速得解”;“一道非常复杂的方程式让大家计算”宜改为“一道非常复杂的方程让大家求解”;“把这道题满满写了一黑板,刚把那个等号划完时,兰香就站起来说:‘等于零’”宜改为“把这道题在黑板上刚一写完,兰香就站起来说,解等于零”。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孔之见,顶重要的是,为作家朋友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很专业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证——注重专业性问题的准确表达。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坐沙发,首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间烟火 | 2015-5-25 10: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思考!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菱 | 2015-5-25 2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5-31 1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友的特别关注,问好祝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5-31 1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烟火 发表于 2015-5-25 10:16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思考!

谢谢文友的特别支持和鼓励,问好祝福!
文友说得对,不平凡的思考,关键是崇拜而不迷信名家,学习而不认为名著就完美无缺!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榆林人 | 2015-5-31 1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菱 发表于 2015-5-25 20:03
又见马飞老师美文,欣赏学习!

谢谢文友,以后多联系,多交流,都长进!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