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李说散文】 寒 窑 识 记

[复制链接]
查看1038 | 回复2 | 2015-5-30 2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eg

       这是一个历史的沉积,寒窑鸿沟只是一个弯弯曲曲不过数里的荒沟,唐时为曲江河道,宋代水断沟干,便留下了一道荒野。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因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人们就在沟中打窑筑殿,塑造神像,从而使传说有了依据,故事欲趋完整和丰富。终是出于文人之手,借戏曲之力,寒窑的故事又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其影响之大,远及日本,东南亚和西欧,近在我国甘肃靖远县内一古钟上就存有铸目,四川的自贡还有木雕,如此代代传颂,寒窑也就成了后人膜拜的胜地。
       做为胜地,常来游览的多是百姓,而百姓之中又以老者妇者为最,裹了足的乡间老太,总喜三五结群,拄杖前来,说说嚷嚷中进得殿堂,立地又悄然无声,只静静地瞅着平贵和宝钏的塑像,眼里就有了一种亮光,象是见到了神灵,便恭恭敬敬地跪去,掌心向内,连叩三头,苍苍白发便深埋在了两肩里。起时又去点香,口中喃喃默念,极是虔诚的样子。大半是尝尽了裹足之苦,才深知宝钏反抗封建礼教的可敬呢。
       又来到寒窑旧址,几双颤颤的手就去摸那台冷炕,有人苦叹,几人眼圈就红,忧忧愁愁地退出,边叹边走了去。看见高大的红鬃烈马了,就想象这烈物当年是如何的肆虐,几人眼里就满带了神秘,只远远地瞧着,不再前去。忽有人议论寒窑,她们就随声相附,滔滔而谈,说宝钏如何富贵,平贵怎么贫寒,又道起宝钏苦守寒窑冰心不变之事,一泄而不可收了,惊奇的是几人的言语竟如同诗文,朗朗上口,记忆极是精细,听得人纷纷吃惊,好奇者问之,答道:“那是从戏中看来的,光寒窑就编了十几本子戏呢。”一时游人围满,散去,又围满,一个寒窑的历史就全让她们讲完了。
       游者之中,自然是少不得青年,因而也就多了一代人的眼光。他们来了,逢窑便进,遇殿就入,见窑中冷炕上的麦草,就笑后人在做戏;观殿堂内的塑像,又说少了古味儿。每到一处,留影作念之事必不可少,只是来到望夫亭间,男的是怎么也不照像了,全慌慌地跑下,引得女子们哄然大笑。有人烧香磕头,他们便好奇地围上,看着,就嗤嗤偷笑,见四周无人了,却说:咱们也求个神灵吧!于是几人就学着磕起头来,只是那副嫩嫩的腰却弯不过乡间的老太,嬉笑声终成了一片。
       他们瞧见了红鬃烈马,便急急围去,象在欣赏着一件艺术品,拿眼远远地瞄着,先是赞叹工匠们的技艺,后又觉得此物着实不该放在这里,而应塑在古城的广场上。感叹着又嚷嚷如何照像,有人极想骑马,却又苦于无法攀上。忽听到有人在讲寒窑,都纷纷凑了去,先是入神入味,久了又感烦腻,末了则笑那人的迷信。
       在他们眼中,寒窑只是一个历史的虚构,人创造了它,却又在崇拜它;对人的创造看得清清楚楚,而对人们的崇拜却感到茫然。
       听说这鸿沟南坡里的荠菜全让王宝钏挑尽了。他们便好奇地去探找,先是上了北坡,见荠菜丛生,又爬南坡,果真不见荠菜儿的踪迹,这倒使他们大吃了一惊,于是又有了一场寒窑的争辩,终是没有什么结果,索兴就带着一种神秘离去。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宁夏何老三 | 2015-5-30 2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江寒窑遗址
GG3EmD_448x228_00.jpg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下李说 | 2015-5-30 21: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老兄的寒窑图片气势是恢宏的,那是今日之寒窑啊!我描写的是八九十年代的寒窑,那个年代常常可以看到裹足的老太太,去寒窑的特别多,如今少见了。此文九十年代初发表在《陕西工人报》,今日又晒晒,看看洪沟给一代人带来认识上的差异。今天再写,恐怕又有不同的。这兴许会是那个时代的记录。谢谢老兄并问好健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