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合阳晓林 于 2014-11-19 10:46 编辑
贺晓林
戏台,属于戏子。从古到今,泱泱华夏从没断过它的精彩。 从威严肃穆的皇宫庙宇,到繁华嘈杂的街市里巷,就连那些与世隔绝的蛮荒山村,你都能感到它的踪影或遗存。形色各异的戏台,无论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奢华的高台楼阁,还是几根长椽,随意搭架,再遮几片破布的临时戏棚,只要有了戏台,就来了神情抖擞的戏子,凭借这“雅入”“风出”的方寸间,唱一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过往事;也踏着“出将”“入相”的一洞天,演一堂贤愚奸佞报应当场的因果戏。 我们北方的戏台,多见高亢的“梆子腔”,激越昂扬,刚劲而挺拔;南国的乐楼上,则见柔美的“南昆腔”,轻柔婉转,圆润且徐缓。 我幼年便独钟戏曲,皆因村小无戏台,为看戏还得赶脚到几里外的邻村,为此,我也曾羡慕过邻村里这座戏台,有戏台,就有戏。有戏,村里也就“活腾”。有了这座戏台可以使这个村子的天空变得有了份量,所以,村里年轻小伙们的媳妇也都好讨了许多。 戏台,是最风尘的地方,它的主儿,便是戏子。戏子踏上了戏台,便成终生的梦,而且,越是很红火的角儿,就越有可能被方寸间的戏台所奴役一生。 戏台上的戏子,胭脂扑粉,披红挂绿,受人宠得人爱。俊朗的生:稳扎稳打,提袍甩袖,抖髯口,伴着刚柔兼济的嗓儿,亮一脚白生生的朝靴底,潇洒自如;俏丽的旦:芊芊兰花翘指,凤眼细眯,满脸嗔娇,摄魂的妩媚,袅娜之姿,如风飘影。戏台下的看客,黑乎乎一片,人影簇拥,精彩处,喝彩如雷。一张张清一色核桃皮一样的面容,立刻漾出宛如十八岁的春光。 智慧充满的戏子,常常会把曾经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天空搁置在现在的戏台。他们一丝不苟地卖着力气,从每一招一式中娱乐着历史的帝王将相,再从每一字一腔里享受着历史的风花雪月。唱念做打下的观众们静悄悄,随着戏子的疯,他们变傻,和着戏子的狂,他们又变痴,戏子演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泪,观众看着戏子的泪,却痛着他们的心。他们在骨子里爱着戏台,更爱着戏子,何尝不想知道,台上的这些角儿们,平日里吃的是啥饭儿,过的又是啥日子,心里是不是也有同样的委屈事。若不是这高高在上戏台,他们会不会依然有如此万般的风采呢。 戏台上有了戏子身影,也算是人世间另一种活生生的讲堂,戏子把那有趣的传统文化在此“高台教化”地演绎着,辨识忠奸良莠,感悟真善至美。仰望着戏台,你才能感到岁月不再是奔跑的速度,而成了一种慢下来的享受。 阔别戏台好久了,忽然看到被一条条幕布隔成纵深几层层的戏台,心里怎能不痒痒的,听着别人正在唱着我曾经的所演的那出戏,此刻心里还真有些酸酸的小嫉妒。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也说:戏台小地天,人生大戏台。 再唱一出风花雪月,演一堂悲欢离合,把千古兴衰,尽在戏台上那苍凉的一腔一调里,不管是历史还是今天,戏台与戏子都凝结着同一个文化的梦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传承,有融合,就有发展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