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散文】参学终南--沣峪篇之东观音山

[复制链接]
查看791 | 回复3 | 2015-7-6 1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红米饭 于 2015-7-6 23:45 编辑


               
            
      


    参学终南就不能不到东观音山,东观音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游览区。东观音山位于沣峪口13公里处的玉皇坪,与东面的九鼎万花山对峙,潺潺不绝的沣河水从山脚流过,山下的九龙潭是沣峪里面著名的景点,这里山清水秀,佛寺星罗棋布,流传着许多的神仙故事,据民间传说,这里是观世音菩萨的母亲观音老母的道场。
   早春二月,城里已是柳芽萌绿,春意盎然,我们进入沣峪口,还是一片冬日的萧索景象,漫山遍野一片枯萎,仿佛一幅巨大的焦墨山水画卷。我们在景区门口下车,山里依旧寒气逼人,草木尚未发芽,感觉是从春天穿越过来一般。道路左侧的岩石上有“观音山风景区”石刻字样,据说是著名的书法家石宪章所书,右手边有一正在建设的寺院,看起来规模挺大,气势很宏伟。顺着水泥路,几分钟路程到达玉皇坪村,村中有玉皇庙,村小庙也小,庙前悬挂一口明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钟。我们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气喘吁吁地,几株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直穿云霄,树梢有两个鸟窝,几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叫喳喳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天气晴朗,天空湛蓝湛蓝,太阳照到身上暖暖的舒服。
   过了村子,再往上走就是崎岖山路了,路窄坡度还挺大,有时要抓住路边的树枝才能上去,有时还要在石缝树丛里艰难穿行。虽然不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路上游人香客还不少,不时有人从身边超越过去,我们也不由加快了步伐。山势渐次拔高,沿途经过好几个小庙,但没有见一个看庙的人,门前堆放着整齐的劈柴,小院有供人休息的用树干做成的简易凳子,但是门窗紧闭,从窗户缝看见有人居住的样子。在一个小庙前,我们坐在石头上休息,忽然不知从哪里钻出一只小花猫,“喵喵喵”地叫着,在我们身边蹭来蹭去。我给它喂了点火腿肠,它连嚼都没有就咽了下去,然后就又盯着我"喵喵"地叫。又给它吃了点东西,它就一直跟着我们,这应该是看庙人养的猫,一直跟随我们很远,才三步一回头地回去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到达了观音山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崖边的两棵古松,树干中间大半腐朽了,里面用水泥堵起来进行保护,树高数十米,苍翠挺拔,直入云霄,这是千年老树,属于保护的古树名木。岱顶是一块很大的平台,可以容纳百十人,是做道场的绝佳所在。岱顶的庙宇群,依次修建在这条狭长的山梁之颠,三面绝壁,险峻无比,鬼斧神工,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寺院,难度可想而知,真的是功德无量,令人赞叹不已。我们站在悬崖边,鸟瞰四野,蓝天白云,群山连绵,万木待春,松涛阵阵,风光无限,真的有“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磅礴气势。
   据清同治年间第五次修葺牌记载,观音山庙宇群建于隋,盛于唐,兴于明,历经千年,多次修葺,建筑壮观宏伟,臻于完善,唐代高僧道宣曾在此处修道传法。山上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静池,南雅寺,山门寺,中佛寺,观音正殿等11个寺庙。最著名的当属南雅寺、法华寺、观音庙,古松参天,禅院清幽,香火袅袅,四方僧众纷沓朝拜,佛经流转,佛音绕山。据看庙人说,这里的庙大都是社庙,文革中毁损严重,后来政策恢复后,社家和信众化缘集资,在原址上重新修复,所以庙宇建筑相对简陋,但古朴中彰显着庄严肃穆。
    我们简单吃了午饭,天气晴好,宽阔的平台上阳光灿烂,青翠的古松沐浴在一片湛蓝中,寺庙飞檐翘角闪耀着金光。站在高处远眺对面的万华山,山似九鼎一字排开,山上的羊肠小路和人家炊烟依稀可见,人们就地坐着,晒着太阳,眯着眼睛说话聊天,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呢?  

    他们在聊天,我却有自己的任务,拿着相机四处巡走。在中佛寺大门有副对联:“前看山秦岭千峰竞秀,后望城古都万家灯火”。笔迹俊秀,禅意深远,我虽然没有在这深山古寺过过夜,但也能想象出那种超然的静谧和空寂。大隐隐于庙堂,小隐隐于山野,据说《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尔波特曾到此寻访过终南隐士,一路上的闭门不遇,也许我在这里能有惊喜的发现。果然,我在山门寺遇见了看庙的张居士,她是东北人,很早就皈依佛门,终南山是修行圣地,她于是选择在观音山修行。她在山上已经十个年头了,刚来时山门寺破旧不堪,她发大愿要整修庙殿,重塑金身,许多年过去了,功不唐捐,现在的山门寺已经初具规模,蔚为壮观了。她慈悲为怀,不仅扶弱救困,而且关爱小动物,甚至给一个残疾小狗坐了轮椅,这个故事很多报纸都报道过,她还关注山上的环保,专门写了幽默有趣的宣传栏,告诫上山的游客:只留下脚印,不要留下垃圾。
    张居士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观音山随笔》,说是在观音山看庙修行的两位七旬老者写的,这令我万分惊讶,这终南山神秘莫测,就连看庙的老汉也能写书?怪不得说终南山有隐士五千。可惜不巧的是,两个人今天下山去了,未能见上面,只好买了著作回去拜读。书的序言有一句话很是振奋:两个年逾古稀的看庙人突发奇想要写书,有人问,放着清闲不清闲,为啥要自寻烦恼?他俩说:活着不成精,死了没名声。我俩写书,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在离开人世之前,也能尝到一丁点墨香味。
   虽然没有见到两位老者,有些寻隐者不见的遗憾,但我在书里面看到了他们的照片,长发披肩的仙家韵味,书的内容虽说文笔粗浅,但朴实无华,讲了许多观音山的传说故事,如清风扑面,也是对终南山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宣传,这种精神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张居士告诉我,观音山修行隐居的人很多,外省市甚至日本的都有,只不过现在天冷,吃住不便,呆不住人,天气暖和了,许多人就回来了。

    告别了张居士,我们从岱顶开始往鹤场回返的路程,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都不易,这下山的路更加难走。基本都是险峻的羊肠小道,时而在悬崖,时而在溪涧,陡峭而狭窄,这样的路不知要走多久,腿几乎痛得要断掉了,背阴处忽然出现了一道晶莹透剔的冰瀑,令我们在绝望的时候产生了意外的惊喜。经过三圣殿、西境池、园照大师纪念堂、金蝉寺,天已经麻麻黑了,我们终于到达鹤场庙宇群。传说“鹤”是观音菩萨乘坐的神鸟,观音在空中观望到九龙潭美丽的山水风景,便驾鹤前往,在这里停下。“鹤场”即由此得名。鹤场庙宇群有接引寺(又名感悟寺)、法华寺、万峰寺、藏经楼、大雄宝殿、舍利塔等。环山拥抱庙宇群数十座,是民间烧香拜佛的圣地。
    这庙宇群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法华寺,坐落于山似莲花之中,建寺年代不详,后有舍利塔。感悟寺原来叫做接引寺,据说有一长发老居士,每日清晨吹笛,委婉动听的笛声环绕于山谷之间。由于我们到的太晚,天色已经漆黑,庙宇群寂静肃穆,似乎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长满芦苇的溪水在月光下缓缓流淌,高大的竹子在庙宇的墙边摇曳着,偶尔飘过一缕梅花沁人心脾的幽香。

    走过鹤场,不一会儿就看见山下村庄的灯火点点,以及路上汽车的灯光,我们的步伐似乎也变得轻快,头顶皎洁的月亮挂在树梢,亦步亦趋地紧跟着我们。回头望去,观音山寂寥逶迤,风过松林,鸟鸣惊心,多少禅寺隐藏夜色,多少故事随风而逝,冥冥之中,耳畔仿佛传来袅袅的佛音。
   我作了一首短诗,以作纪念:

   月夜过观音山法华寺
   苍林冷风南山月,蒹葭依依涧水明。
   梅香竹影过禅寺,空谷幽兰闻佛声。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哈哥 | 2015-7-6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插图太多,有些影响阅读,作者能再编辑一下吗?插图一般不超过三个,正文用四号字。
打赏鼓励一下!
I  would  rather  die  zhan  give  up  my  beautiful lov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默 | 2015-7-6 13: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哥 发表于 2015-7-6 11:55
插图太多,有些影响阅读,作者能再编辑一下吗?插图一般不超过三个,正文用四号字。

谢谢,已经编辑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米饭斗胆提醒老师 注意发文格式,谢谢!
打赏鼓励一下!
好好学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