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浴血烈火中成长起来的将军

  [复制链接]
查看6733 | 回复14 | 2015-7-9 2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司马秦剑 于 2015-7-17 19:05 编辑

------访陕西省军区退休将军王克中少将

    在西藏生活的35年,是王克中将军人生最辉煌的35年。他195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排长、连长、参谋、作训股股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军分区副司令员、西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94年1月回到了西安,担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退休。

        2009年6月的一天,记者去陕西省军区干休所看望一位仰慕已久的军队退休将军王克中少将。
      进入干休所院子,苍翠碧绿的树木掩映下,林荫道旁修剪整齐的草坪,盛开鲜花的花圃,与隔壁严肃的省军区大院相比,这里給人显出一种幽静、心旷神怡的感觉。在一座旧式小楼的院子里,年近70岁、满头华发、精神癯乐的王克中将军接待了我们。


陕西省军区大院

       王克中将军,中等个儿,说话爽朗,眉宇中透出一种刚毅和虎气,举手投足间显示出了一种军人所特有的气质。将军呵呵笑着,自我介绍:我是陕西宜君偏桥乡王沟湾村人,1940年出生。父亲王俊昌,是解放前陕北与渭北接壤处我党的地下武装力量――雁门支队的老游击队员。我父亲,我,儿子,一家三代都是军人,军人之家嘛!


本文作者与王克中将军

       提起父亲,王克中将军一脸的骄傲,父亲当年打游击,敌人闻风丧胆。由于他胆大心细,灵活机动,多次深入敌穴,出色完成任务,被誉为“独胆英雄”。后担任延安游击队队长、团参谋长,曾跟随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总理转战陕北。
      父亲传记般的光辉革命经历,对王克中影响最深,受父亲革命传统教育的熏陶,王克中立志要像父亲那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中学未毕业他就参军去了西藏,让王克中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他从戎的军旅历程中,有35年的大好年华是在西藏度过的。


2010年清明王克中将军祭习陵与和谐中国网总编李耀君合影

                                                                      投笔从戎

       春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如果把童年比作春天,王克中的童年却谈不上花季。父亲忙于革命事业,漂泊不定,无暇顾及妻儿。因此,王克中也随着父亲东奔西跑,喝过延河水,吃过陕北小米,上过部队保育院、子校。六岁时,胡宗南进攻延安,他骑在骡腚上随部队转移。他上学也成了游击式的,断断续续,直至解放后的1956年,才考上了宜君县五里镇中学。
       建国初期,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轰轰烈烈,百废俱兴,经济快速发展。政治运动也一个接一个而来,什么肃清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农业生产合作化、粮食统购统销、反右派运动,还有什么大炼钢铁、成立人民公社、搞总路线、大跃进等等。在国际上还有什么反华大合唱、对中国禁运封锁、国际风云变幻等等。让出身于军人家庭的王克中忧国忧民、坐卧不宁,大有一番国家大事、匹夫有责的感觉。
       那个时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王克中显得老实持重。和一般人表现不同的是:他爱思考。他除了思考政治,他还在思考人生:究竟人生是什么?人生,它是每一个血肉之躯生存于世的一种方式,一段历程。对于庸人,就是活着,或者是为了吃穿;对于农民,就是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的辛勤劳作;对于政治家,就是制定治国方略,匡扶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对于医生来说,就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对于科学家来说,就是发明创造,运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人生是一趟旅行。那么对于自己,人生又是什么?王克中在深深地思考着。
       广播里讲国际形势时,常常提到在中印边界有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王克中深深知道:那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中国历届政府从没有承认过它。解放后,我国政府为了维护中印友好,尊重现有的“麦克马洪线”,一直采取克制、容忍的态度。印度却认为中国软弱可欺,在中印边界全线上,不断增加兵员,运送战略物资,进行武装挑衅,制造流血事件。
       王克中愤怒地想:这是我们中国的土地,你印度说你们的就是你们的了?我那一天参军了非狠狠地教训你们不可!对了,王克中思想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使全国人民过上幸福欢乐的好日子!     
       1958年11月的一天,一场大雪过后,王克中抡着扫把清理完操场上的积雪,正在和同学们打篮球。广播突然响起:“印度军继续推行‘前进政策’,使用武力片面改变业已形成的边界状况,并不断制造流血事件。这一行径,受到了国际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谴责,也引起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愤慨和声讨!”听到这个消息,王克中马上扔下篮球,从篮球架上取下棉衣,带领一帮子同学奔进教室。
      王克中翻开地理课本,指着地图生气地说:“印度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侵占了我国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不断制造新的流血事件!”
      一个同学愤慨地说:“这个侵占的面积比我省关中加陕南还要大!”
      王克中拳头往桌上一砸,说:“不管大小,那是咱们的领土!两邻家为一尺宽的界墙都常闹矛盾。印度占领我们的地盘,大家说,咋办!”
      同学们齐声吼道:“当兵去,赶走这帮王八蛋!”
      王克中大手一挥:“好,当兵去!把狗日的侵略者赶到印度洋!”
      王克中这辈子的命运可能就注定要在西藏了。不久,冬季征兵开始了,在该县征的恰巧都是去西藏的兵。王克中带头写了要求入伍的决心书,贴在教室外的山墙上,红纸白字分外醒目,在学校掀起了一股踊跃参军的高潮。在家人的支持下,经过报名、政审、体检,王克中等6名同伴收到了入伍通知书。
      要去西藏当兵了,王克中和同学们非常兴奋。那些从电影,从书本、从报纸、从歌曲,看到听到的西藏,仿佛是人间仙境:穿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同胞,整天幸福地跳舞唱歌: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美丽的拉萨河;巍峨雄壮的喜马拉雅山,神圣的布达拉宫;还有那令朝圣者向往的大昭寺和小昭寺,风吹草地见牛羊原的大草原……
      西藏太好啦,简直是人间仙境,对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充满神奇和诱惑。同学们如数家珍般的议论着,恨不能插翅早日飞赴西藏。
       王克中是家里的独生子,按照义务兵条例,他可以不去服役。但他要保卫祖国的决心下了,谁也无法阻挡。父亲硬着心肠说服了多病的母亲,临行前的晚上,母亲哭成了泪人,她千叮咛万叮咛,从嘱咐听领导的话、好好保卫祖国、不用操心家里,到注意好自己的身体。王克中的心如刀割一般难受,他一面用手不停地抹去母亲脸上的泪珠、一面点头应允着。
       父亲表情严肃,他冷冷地告诉王克中:西藏的现实是,农奴制还存在,可不是天天载歌载舞。特别你去的地方很可能是遥远、偏僻、荒凉、贫困……总之,你要做好吃苦、牺牲的准备!
       王克中像是向领导表决心那样,挺直地站立着,大声回答父亲:爸,你放心,不做出一番事业,我绝不会回来!



       新兵走的这一天,宜君县五里镇,这个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山区的古老的街道,披上了节日盛装。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一街两行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各村入伍的战士穿着崭新的绿军装、戴着大红花站在接兵的解放牌大卡车上,个个踌躇满志,王克中望着家乡的山水,面对热烈欢送的父老乡亲、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一股悲壮的激情由心底升起。他默诵着荆轲在易水边上的两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size=15.555556297302246px]    接新兵的卡车开到铜川火车站广场,从各地来的新兵们基本上是第一次出远门,只知道铜川生产煤炭,还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子,都在好奇地东张西望,接着便被送上了一列黑铁皮火车。第一次见到火车的王克中才知道新兵们坐的这家伙就叫闷罐子,是专门拉货运牲口的。为了保密,黑铁皮车厢上还用白油漆写着“水泥”、“棉花”等字样。新兵们羡慕地望着另一轨道上停放着的绿皮客列,干净、整洁,车厢上有大玻璃窗,里面有一排排沙发座位,心想:坐上那个家伙去西藏多好!
      突然,哨子响了,车头车尾两边铁路信号员扬起了红绿旗子,闷罐子军列的大铁门在“哐啷,哐啷”的响声中闭合上了,随着“呜---”地一声长鸣,军列风驰电掣般向南然后朝西呼啸着奔去……     
        新兵们坐在稻草铺的地板上,唱着革命歌曲,讲着革命故事,一路上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凭着一股年轻人的豪迈热情,全然不知什么苦和累。



       在昏暗的车厢里,列车发出“哐啷-哐啷”单调的铁轨摩擦声,王克中躺在列车的一个角落,两行热泪流在他的脸颊,他担心着母亲的身体。他清楚地知道:战士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家乡、亲人这时候已经是一个遥远的符号了。
       经过几天的颠簸劳顿,只有当列车停下来,吃饭、放风、解大小便,兵们才知道经过了西安、宝鸡、天水、兰州、西宁,火车的终点是格尔木。
       在格尔木兵站,望着无精打采的新兵们,接新兵的指导员打起精神介绍:地处青藏高原腹部,幅员辽阔,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镇两块互不相连、中间相隔400多公里的辖区组成。“格尔木”蒙古语译音,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步行僧、车辆进出藏必经之地。看着新兵们不感兴趣,指导员又提高了嗓门喊道:"格尔木具有青藏高原的美丽风光,由于人口稀少,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同志们,你们说好不好?"
    “好,好……”稀稀拉拉地鼓了几声掌。新兵们已经没有了当初出发时的那种新鲜感了,仿佛一夜之间完成了蝉的蜕变,他们从心里到思想上已经脱离了孩子般的稚气,个个显得老实持重。他们没有心情也顾不上欣赏域外风情,又登上了军绿色帆布棚子的大卡车,在荒凉、寂寞中继续南行西藏。



    “西出阳关无故人”,他们如沙丁鱼般紧紧围坐在王克中周围,互相握着手,相拥着,鼓励着。在革命的这个大家庭里,此时此刻,共同的使命已经把他们拧成了血浓于水般的兄弟情谊。他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地奔向前线,任重而道远!
        汽车在起伏不平的搓板路上不停地上下颠簸、左右摇晃,翻越了一座座雪山,经过了一片片荒原沙滩。在发动机的轰鸣中,兵们疲劳、高原反应,个个头疼头晕、恶心呕吐,五脏六腑,翻江倒海般难受。
      车过唐古拉山兵站,停车加油、加水、检修,兵们跳下车,活动筋骨,吃饭、喝水、解手,休息。王克中默默远眺,万里蓝天无云,空气清新,阳光下,绵延着无数白雪皑皑的山峰,像尖刀利剑般刺向天空。从小山沟的家乡来到世界屋脊,他顿觉眼界大开,天将降大任于斯,一种新的生命体验从此开始。

藏北剿匪

       进入西藏境内,新兵们不适应高原气候,头疼、胸闷、恶心、睡不好觉,有的人嘴唇肿得比两个大拇指还厚,不敢吃饭,更不敢说话,一张口,血就会流个不停。一路上大家眯着眼打盹,默默无语,也没有谁再讲笑话,也没有前后车辆上的兵们互相啦啦喊叫唱歌。
      一周后兵们进了拉萨,拉萨是西藏的首府,也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拉萨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但是,拉萨城当时还处在上层反动分子统治下的奴隶社会,放黑枪、杀人的事情常常发生。部队对战士管理非常严,不准单人外出,一般都是在营房看书报,学习讨论,走队列,玩扑克象棋。
      拉萨城是什么样子,王克中和新兵们还不知道,就被分配到了日喀则,随即新兵就被投入了高原强化体能训练和战术训练,以增强体质和适应环境的作战能力。



       王克中和战友们经过军训以后,就在绵延数百公里的中印边境线上执勤巡逻任务。这里是沟壑纵横、气候复杂的寒带山岳丛林地带,在山顶上零下三四十度穿着棉衣和厚厚的军大衣还直打哆嗦,可是到了山脚下,火辣辣的太阳照得人穿着衬衣还汗流浃背,脸上的皮肤晒得褪了一层又一层。
       在边境“麦克马洪线”上巡逻,并不是王克中在学校里想象的那样是用水泥、砖块、土墩,或者界石隔成的边界。这里的边界可能是被一条小河、一道山梁、或者是一条自然的羊肠小道隔开的。最不明确的界线就是走在没有任何标志的地方,不经意间,吐一口痰也可能引起边界纠纷。有时两国巡逻兵遭遇在一起,一字儿排开,面对面,眼瞪眼,一米间的距离,持枪对峙,甚至连对方抽过的劣质烟草味道也能闻得到。但是谁也不会主动去开第一枪,事关国威,谁也不能退却!



      一次,不起眼的一块大石头,平时谁也不注意它。一方的士兵站在上面,另一方的士兵就非要挤上去,石头上只能站一个人,双方都说这石头在自己边界一方,都争着往上面站。双方就这样比意志,比毅力,直至有一天一个战士站在石头上坚持到我方换哨的士兵赶到时,这个战士已经像一尊雕塑样笔挺地站立着死在了石头上。全连官兵闻讯赶到,排成一列,向这位忠诚的战士行举手礼,表达崇高的敬意。那边的印度兵们畏缩在一边,互相看看,面露出惊讶复杂的表情。王克中此时此刻深切的感到:什么叫寸土必争,什么叫祖国的尊严!
       1959年3月20日凌晨2时,拉萨市内,一小撮西藏上层武装叛乱分子,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向我拉萨驻地党政机关、部队发起了全面进攻。我军立即实施了平叛,歼灭叛乱武装5300多人,击毙545人,伤、俘4800多人。叛首贡布扎西率领的叛军残部逃至山南地区隆子县,企图以印度为后盾,进行长期叛乱。
       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国务院命令,责成西藏军区彻底平息叛乱;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政府职权。3月29日,王克中所在的团也接到了平叛通知,从日喀则挥师赶往山南地区。



       达赖集团看到长期抵抗的企图化为泡影,于3月31日跑到印度提斯浦尔,并把一部分叛乱分子秘密送到赫尔营进行训练,然后迁回。这些死硬分子,基本上是藏人,他们从小在西藏长大,体质好,熟悉地理环境。他们穿行在林区或者峡谷雪地,如履平地。一旦交起火来,他们灵活机动,转眼间就逃得看不见人影,追剿起来难度非常大。
       王克中和他的战友们主要来自内地,強烈的高山反应,剧烈的头昏、头疼,他们的五臟六肺都快吐出來了,个个踉踉跄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难受。但是,一旦发现匪情,战士们立马打起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直打得叛匪哭爹喊娘、屁滚尿流。
       这时,西藏工委从在祖国内地学习的3000多藏族学员中,挑选了500名自愿参加平叛的学员补充到各连队。这些学员深受农奴制压迫、苦大仇深、立场坚定、体格健壮,在西藏平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4月,解放军发起山南战役。曾经饱偿叛匪蹂躏的山南人民,极其热烈地欢迎平叛部队。许多群众提着酥油茶壶来到部队说:“金珠玛米辛苦了,请喝酥油茶吧!”一些藏胞赶着牦牛、骡马为平叛部队运送粮食、物资。采访中,王克中告诉记者:可以说,没有广大藏族同胞的有力支持,在西藏的追歼剿匪要取得彻底胜利是很困难的。
       接续山南战役之后,解放军于7月2日举行了纳木湖战役,8月至9月举行了麦地卡战役; 8月至11月于昌都东南地区组织了进剿作战。很快击溃山南的叛军,迫使叛军残余逃往印度方向。山南地区平叛战斗,击毙、伤、俘虏叛乱分子近2000人。



       随后11月份,剿匪部队返回日喀则进入冬季休整训练。
       从60年2月起,王克中又随部队到阿里剿匪,阿里这个地方海拔高,有的地方终年积雪,温度常常冷到零下三、四十度。有个营在翻越冈底斯山时,一个晚上70多名战士被严重冻伤,不得已进行了截手、截脚手术。
       让王克中有生以来体会生死存亡最严峻、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剿匪进入无人区,皑皑大雪封住山口、道路,給養用完了,漫山遍野的赤褐色岩石寸草不生,铺着厚厚的一层积雪。在这个4000多米高海拔地区,缺粮就意味着死亡。部队号召自救,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就是胜利。战士们将皮带、破皮靴煮着吃,挖地老鼠吃。缺氧、饥饿、劳累,甚至生病,使战士们体能消耗很大,躺下连翻身的力气也没有了。有些体弱的战士经不住疾病和饥饿而牺牲了。
      王克中生长在陕北贫穷的沟壑地带,从小就吃糠咽菜,啥苦都受过,但这会儿也觉得扛不住了。他真切地体会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是啥滋味了。他为人忠厚、义气,干事总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即是一碗皮带汤也得让战友先喝。他体力消耗太大,趴在地上动不了,抓了几把雪咽下去,全身冷得发抖。突然间,他看到了空干粮袋,赶忙跌跌撞撞爬起来,将干粮袋子切碎煮了一大锅,连汤带布片一起喝。
       回忆到这里,王克中闭着双眼,斜靠在沙发上喃喃地说:香啊,真他妈的香,那是我今生吃的最香甜的一碗饭啊!



      七天过去了,一架军用直升飞机终于找到他们了,因地形复杂不能降落,运送的急救物资只能采取空投的办法。第一次空投,物资掉进了茫茫沟壑林海,不要说战士们没有力气去找,即便去找,也如大海捞针。第二次空投成功了,有了粮食,做饭却成了头等大事。海拔高,缺氧,七、八十度水温做饭是半生的,但战士们吃起来感觉象是极好的山珍海味。饿久了的肚子脾胃虚弱,如果不节制就会吃出病,甚至死人的。所以,战士们只好少吃多餐,先稀后稠,两天后才敢放开肚子吃压缩饼干、脱水蔬菜肉罐头。有个排长忍不住,一次吃的多了,眼睁睁撑死了。
       王克中对记者说,他们这还算幸运的。有支由135名汉、蒙、回、藏等七个民族组成的英雄连队,在进藏途中,遇上大雪封山的日子,缺粮,吃马料;马料吃完了,杀马,除过毛和粪统通吃;牲畜杀完,刮树皮砸成粉末拌糊喝;再就是用水灌地老鼠吃,能够进口的都试着吃遍了。吃下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战士们的肚子就翻江倒海起来,不是拉稀就是屙不出屎。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冻、饿、病而死,但他们仍艰苦卓绝地行军作战一年零两天。等被发现时,仅剩下79个官兵,个个瘦得像木乃伊,躺着扶不起来,地下扔着一片老鼠皮。
       1960年2月29日。恩达、丁青、嘉黎、扎木地区合围战斗。匪徒們凭藉熟悉地形,能骑善射的优势,疯狂反扑。我剿匪部队不顾長途跋涉的艰辛,与叛匪們進行了殊死的战斗。在我军的沉重打击下,匪徒溃不成军,仓皇逃窜。历时47天,击毙叛乱分子1100多人,伤、俘虏4800多人,争取投诚4100多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
       到60年4月底,温泉、黑河、巴青等地,战士们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对叛匪又进行了围剿战,历时38天,击毙、伤、俘虏叛乱分子5000多人,和空降特务7人。
       1961年,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对分散在昌都东南地区和林芝、拉萨、那曲接合部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残余叛乱武装展开搜剿、侦捕。



      剿匪中,许多地方的藏胞群众自发组成各种自卫武装,站岗放哨,监督不法分子,护秋护场护畜,为部队剌探情况,充当向导,积极协同解放军搜山,捉拿流窜隐藏的叛乱分子。如林芝县东久村的群众自卫武装,两个月中,搜查活捉了叛匪13名,配合解放军围歼叛匪140多名。
      平叛部队如秋风扫落叶般地打击叛乱分子,使叛乱分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有立锥之地。全区残余叛乱武装的许多重要首领,还有前两年漏歼的叛乱首领,平叛中,都纷纷投诚或投降。2月昌都地区叛首八角喇嘛投诚,3月申扎叛首保保阿工投诚,6月芒康叛首甲措本投诚,7月迫降边坝叛首阿旺洛桑等。残余的叛匪在西藏失去立足之地纷纷逃往印度。
      三年来的平息叛乱基本告捷,西藏百万农奴彻底翻身得解放,藏族人民就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1959--1961年的平叛,参战部队牺牲官兵1551人,负伤1900多人。虽然说部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对于西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的长治久安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中央军委评价西藏部队: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能吃苦、作风硬、纪律强的队伍。

自卫反击战

       从1961年到1962年9月,印军先后在西段边境的我国领土上建立了43个入侵据点,侵占我国领土4000平方公里。这些据点,有的距我军哨所仅几米远,有的甚至建在我军哨所的后侧,切断了我哨所的后路。西段形成了印军入侵据点和我军边防哨所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在东段1962年6月印军又越过“麦线”,侵入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克节朗河谷,建立入侵据点,企图改 “麦线”以北约11公里的拉则山脊作为边界(印方称“塔克拉山”)。
       9月17日至19日,印军30余人向择绕桥头我军位哨疯狂挑衅,以刺刀、步枪、冲锋枪逼我执勤战士后撤。对峙至20日,印军终于首先开枪,打死打伤我军干部、战士各1人,我被迫还击。双方交火至29日,我军从择绕桥头哨位主动后撤。



      印军得意忘形,得寸进尺。10月8日,印军越过克节朗河,于10日进攻我军各哨所。到20日前,共打死打伤我军边防干部战士47人。在西段边境,印军不断包围我巡逻小组,伏击我运输人员,射击我哨所。印军飞机频繁侵犯中国领空,在1959年至1961年的3年间,入侵进行军事侦察活动就达120余架次。
       印度方面错估形势,大肆占地设点,步步向前推进,疯狂挑衅,调兵遣将,集结部队,完全堵塞了和平谈判的一切渠道,严重威胁中国边防部队安全。
       为了打击印度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创造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解决的条件,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定:对入侵印军坚决进行反击。此次同印度反动派作战,事关国威军威,上级务求初战必胜,只能打好,不能打坏。
       西藏、新疆边防部队立即进入了战备状态。西藏军区组成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由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负责指挥东段。新疆边防部队组成了“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副军长何家产负责指挥西段。并按照中央军委反击作战的命令,迅速部署兵力,做好战前准备,迎击印军大规模进攻。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作战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
      10月20日至28日,我边防军对入侵印军发起全面反击,入侵印军有22000人,我军投入10300余人。
      在东段,以西藏军区8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的兵力,向达旺河以南西山口实施反击;以4个团的兵力向瓦弄地区反击。在西段,以新疆军区1个团的兵力,向班公洛地区反击。我军先后进行了“克节朗战役”、“达旺追击战”、“西段反击战”、“加勒万河谷激战”、“攻克红山谷”等五大反击战,给印军沉重的打击。
      王克中所在部队剿匪结束后,从62年3月份至7月份勘测完中尼边界,正在白朗县集训。10月20日,他们连奉命去纳恰尔邦参加反击战中段的战役。部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夜以继日地前进。吃不上熟饭,喝不上开水,吃冰雪,啃干粮,忍饥耐寒,以惊人的意志挥师南下,直插中印边界一线,对入侵印军进行反击。



      王克中是重机枪班班长,参军来的时候,黑铁皮军列车厢上白油漆写着的字样一直铭记在心。在作战动员会上,王克中向上级表决心:我们不是“废品”,也不是“棉花”!我们是印度兵的克星,是印度兵的死神!我们一定要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稳、准、狠地打击入侵的敌人!我们重机枪班一定要压制住敌人火力,掩护战友们冲锋前进!
      无线电报容易被敌人截获解密,传达中央军委的指令就只能用有线电报。为了保护军用线路的安全畅通,在零下40多度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每个电线杆下面都站立着一位战士,时刻用警惕的双眼环视着周围,防止敌人的破坏和捣乱。一次王克中和几位战友跑去换哨,令他们吃惊的是,有个战士像雪人一样直挺挺地靠在电线杆上被冻死了。
      王克中内心在哭泣:多么忠诚的战友啊,至死都在直挺挺地站着,那双警惕的眼睛还在睁得大大的,注视着前方。我的好兄弟!你妈望眼欲穿在盼着你回来,你还不知娶妻生子的幸福滋味,就这样为国捐躯义无反顾地走了。好兄弟,我一定替你报仇,狠狠打击入侵印度军!王克中满嘴虎牙咬的嘎嘣蹦响,一股复仇的火焰在胸中燃烧、腾起!



      中印反击战开始了,上级命令重机枪班班长王克中担任掩护营指挥所的任务。战斗打响后,印度兵在督战队的枪口威逼下,负隅顽抗。全国战斗英雄王立功营长袖子一卷,拿出当年抗美援朝的气派,对着王克中吼道:“王班长,这个所交给你了!”说完嗷嗷叫着,领了一群战士冒着枪林弹雨,互相掩护,交错前进,冲了上去,没有任何任命手续一句话就把个指挥所丢给了王克中。
      王克中一看这阵势,高兴地笑了,老子这下自由了!随后喊声:跟我来!全班9个人扛着郭洛夫重机枪一口气饱了一公里,冲到尖刀连突击排的队形中,架抢开打。突突突突突突,王克中全身随枪声剧抖,帽子打飞了,子弹从耳边“嗖嗖”掠过。郭洛夫重机枪吐出条条火龙,弹雨镰刀般的平割敌阵,中弹敌人以各种丑陋的痉挛动作,瞬间变为三四十具尸体。
      战斗胜利结束,王克中和战友押着一队俘虏走下战场,战地摄影师将电影摄像机镜头对着王克中。王克中一看拍电影,要注意形象啊,赶忙整理军容,扣好风纪扣,袖口却露出了军绿色新毛衣。摄影师再一看,全班战士袖口都如此,摄影师直纳闷,我军没有装备过这样的毛衣啊!
       这时敌人的炮弹报复过来,一个战士当场牺牲,俘虏们四下作鸟兽散。等炮击过后,王克中吹号集合,50多个俘虏一个不少。王克中笑了,妈妈的,你们印度军队当俘虏还蛮有经验,知道解放军不虐待俘虏!可王克中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切缴获要归公”却打了折扣。一个56年老兵张建民报告:印军房子里发现成捆的毛衣。王克中说,我们连命都是公家的,穿!每人只准穿一件,上级收就交,不收就装糊涂!
      有个叫D.R.曼克卡尔的印度人在《谁是62年的罪人》中写道:“据估计,停战和印度军撤退后,失掉的物资大概有足够两千名中国士兵用两个星期的。飞机空投的发给士兵的一包包针织毛衣也落入了敌人的手。”王克中爱看书,多年后,看到此,哈哈大笑:有有有,实事求是么,有这么回事。



        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中印边界全线停火。
       反击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敌人秋风扫落叶般节节败退。王克中不怕死,冲锋在前,立了一等功,赢得了王老虎称号。他和战友们同仇敌忾,英勇杀敌,乘胜追击,眼看就要打到印度首都新德里了。
       新德里的政府官员、有钱人家纷纷逃离,早已不见踪影。宾馆、饭店、商铺敞开着门厅如无人之境,工厂里机器轰隆隆响着,看不到一个老板和工人。城里乱得炸了锅,一些坏人乘机抢劫、杀人、放火,破坏各种公用设施。街道上各种车辆挤作一团,谁也不肯让步,司机们乱按喇叭,互相叫骂,甚至下车厮打。满街行人背着大包小包、哭爹喊娘,象没有蜂王的蜂儿不分东南西北乱窜……
       侦察兵将这大好消息传来,王克忠高兴得从地上捡起一个破面盆,孩子气一般用一块石头边敲边喊:“弟兄们,明天就要打进城了,忩管娃,咥羊肉泡馍,慰劳肚子!”王克忠的陕西土话惹得战士们哈哈大笑!
       突然,“中印边界全线停火!”命令传下来,不要说基层的班排连的指战员们想不通,就是军师团的首长们也想不通!敌人还没有赶进印度洋,战斗怎么说停就停了,而且我方还要后退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0公里!
       这算哪门子事!王克中一直想不通,一肚子的火。但是“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全线停火的现实意义和国际意义从军部领导到基层战士人人都要明确,坚决服从大局!
       中印反击战,历时一个月。我边防军全歼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俘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击毙印军第62旅旅长辛格准将,总计歼灭印军89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坦克10辆、汽车400辆、各种枪6300余支(挺),及其它军用物资。印度三易国防部长,最后尼赫鲁亲自指挥,也没能挽回他们的败局。



       在反击战中,我军共伤亡2400余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打击了印度入侵者的嚣张气焰,大扬国威军威。但为了和平解决两国边界争端,我军全面撤退到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0公里以后地区。并将将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俘虏等分批、分期地全部送还印度,从而博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菱 | 2015-7-10 0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菱 | 2015-7-10 00: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蓦然回首 | 2015-7-10 0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老师的作品,总让我看到的是一场气势恢宏的大片!向忠诚英勇的前辈致敬!

点评

向忠诚英勇的前辈致敬!  发表于 2015-7-14 17:52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宁静个人认证 | 2015-7-10 15: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352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品。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司马秦剑 | 2015-7-14 17: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菱 发表于 2015-7-10 00:58
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欣赏马老师佳作,水菱问好,祝您健康长寿!

谢谢版主,不忘先烈们给我们打下的江山!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司马秦剑 | 2015-7-17 18: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宁静 发表于 2015-7-10 15:37
您的此篇佳作已被《西部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西部文学微刊)第352期采编,手机“扫一扫”,分享您的作 ...

谢谢版主厚爱,定当继续努力!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司马秦剑 | 2015-7-17 1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玉虎 发表于 2015-7-10 16:28
欣赏司马老师的报告文学,不愧为老将,出手不凡。

谢谢版主夸奖,请多批评指正!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永春 | 2015-8-26 17: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起敬的将军,弘扬正能量!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晓汶个人认证 | 2015-10-22 07:5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覃戈个人认证 | 2015-11-6 15: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大神{:soso_e163:}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乌苏里江人 | 2016-1-17 1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致敬!他们与共和国共存,与天地同辉!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军人,他们身上蕴藏着无数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尊敬。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收顿 | 2016-10-26 1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英雄,生花妙笔!点赞学习欣赏了!
打赏鼓励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