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梅伴雪 万花竞相开
近日再看由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小说<<腊月>>改编的电影<<月月>>,感受颇深.这部电影二十几年前看过,当前作品如林,影视片浩如烟海再看旧片萌发了新的感受.贾平凹的作品都紧紧追随着日新月异的生活,独树一帜,创作了不少反映时代风貌的农村生活作品.电影<<月月>>就是作者一系列农村题材小说改编成功的佳片.影片中的内涵和可贵精神,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思想观念的撞击与革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部影片使我们看到了变革时代的农村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给我们展现了陕南农村淳朴的乡情,人情以及农民落后意识观念的种种表现.本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令人可信,可思,可敬,......
这部影片主要是通过女青年月月与彩彩,门门之间坎坷的恋爱经历,展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自由婚姻与旧的婚姻观念;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与磨合.影片开头看了使人马上产生了与片于与情中,与情于景中的感觉.在宏壮的陕南民歌<<山妹子>>的歌声中,朝阳渐升,山峦,河流,林木,村落清晰动漫地展现在洒满阳光的地平线上.于是你我还有大家一同被带入了清晰广袤,悠然的乡村壮丽天地之中.同时,影片又展现了这是一个经济落后,而科学文化又十分贫乏的偏僻角落.
顺江而去的排筏伴着<<山妹子>>的歌声,仿佛给这古老的大地,增添了更浓的古色,又仿佛是巨龙卷着狂浪猛烈的冲击着两岸那堆积的旧物,给这希望的一天带来一条清晰的河谷.这种场景的布置,给人以思考的启示,以追究的强大诱惑力.
"农民吗就要像个农民的样子,农民天生就是土命,命苦!".这是彩彩看不惯门门在外面搞贩运,对门门的抱怨."农民咋了,哪本书上说过农民就该像个啥样子哩!".月月对彩彩的说法极为不满,进行了批驳.着简单朴实的对话,使我们看到了持两种不同观念青年之间的巨大差异;道出了八十年代农村许多农民的心里;这正是愚昧无知的中国农民的自慰感之所在.几千年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封建小农经济意识意识的束缚,使中国亿万农民在骨子里形成了满足现状和甘愿忍耐的愚昧观念.那种农耕文化"男耕女织,"的曾被农民固化了的理想模式,在老一代农民种以根深蒂固了.他们对新事物总爱用旧观念来评判和阻挠.他们对旧的,落后的教条,落后的生产经验总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当新技术引进时,他们总是说:"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用犁耕,锄种,肩扛过来的,可不能坏了祖宗的章法呀!",也正是由于这种固步自封意识,长期影响着中国大多数农民的视野,禁锢着广大农民的行为.主人公门门的一番对话使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中国农民的未来希望.那是新一代农民向落后观念发出的一声呐吼是与小农经济意识的彻底决裂,他热爱新事物,渴望新生活.尖端的对话,使我们触摸到了新一代有志农村青年那颗跳动的心肺,他喊出了亿万农民渴望改变的心声.
围绕着对商品经济的阻挠和责难,有伴随着对自由恋爱观的不解和非议.中国千百年来的封建礼教在田家湾这块封闭的角落中似乎形成了一堵坚不可破的围墙,就连影片中的主人公月月也同样难以逃脱就婚姻观念的束缚.田家湾的村民们是那种死守着几亩薄田瘠地的人为诚实的人,他们赞之为农民的美德.而对于积极接受新事物,不甘贫苦,大胆投身农村商品经济大潮的门门,他们则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辈.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逻辑.可悲的是主人公月月在爱情问题的处理上,也同样受着这种观念的影响.他爱门门的有胆识;爱门门的新思想;爱门门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但她又认为门门不实在,怕受到乡亲们的责难,甚至还怕众人看不起.对彩彩的守规矩,肯吃苦,老实忠厚很满意,但对彩彩在感情方面表现的无情,冷落感到不满.当门门和彩彩两个青年同时向他倾注爱慕时,她迷茫困惑了.她在困惑,惆怅中直言自语地对彩彩说:"你和门门要是一个人该有多好啊!".这种不满足的无可奈何,正是主人公难以逃脱封建包办婚姻束缚的低叹.月月最后还是成了包办婚姻的牺牲品.这结局不是偶然的,是封建残余思想禁锢青年一代行为所致.
二十几年后再次看过此片后,我依然心情难以平静.整个影片留给人们的是对现实的探究,人生的体味,观念的碰撞.主人公的痛苦遭遇和展现的可贵精神,恰似一株雪中开放的腊梅花的气质,相信门门那种对新生活的不懈追求会对当今青年有所启迪.会有更多的农村青年勇于冲破旧思想的藩篱,张开双臂拥抱新时代,用探究立新的志向,奋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