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宁夏何老三 于 2015-12-3 14:15 编辑
最近著名艺术评论家饶宗颐老先生接受媒体采访,被记者问及他身边环绕的各种光环时,他淡然一笑:“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大师’与‘大猪’谐音)。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言外之意,在提醒当前那些披着“大师”外衣、热衷于借助各种媒介高谈阔论、靠故弄玄虚来愚弄公众的名不副实的从艺者们,“大师”这顶帽子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戴的。闻听此言,不禁让笔者又发一问:这些人为何不拿作品来说话呢? 作为作品最重要的展示场所,美术馆、博物馆等机构自然承担着展示作品的功能。要说一年来看过的大大小小的展览,成规模、上档次的真不少,但总能听到有人这样说:“有些作品是有意思,有些一点意思都没有。”寻思此话,确实有几分道理。试着回忆一下这一年来看过的展览,能够在心中停留一段时间的作品,少!令人过目不忘的,更少!而能称得上印象深刻的,少之又少!难怪有人这么说:有的展览,看一幅作品就不用再看了。为何?因为艺术是要创新的,千篇一律自然让人生厌。艺术家只有不断更新自身艺术语言,才会彰显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才能给观者带来新的感觉。归根到底,最重要的应该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