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骊山 于 2016-1-6 15:28 编辑
本文系为太白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陕西知青档案·陕西知青文学与知青作家》卷作——转载者
丁 晨:交通文学的开拓者
文 金
丁晨,笔名奕言,河北省任县人。“老三届”知青,西安市五中高六六级毕业生,高级编辑。少年时卖过大碗茶、饿过肚子;青年长知识时代,历经“文革”内乱,在宝鸡县固川山村插队。 丁晨自1982年在《工人文艺》发表短篇小说《梨》迄今,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史话、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上百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秋叶》、《迟到的欣慰》、《幽敻含光门》《寻找》4部;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散文集、报告文学集、新闻作品集、交通史志达30余部。 丁晨创作的散文《永远的铺路石》获2001年《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三等奖;散文《乍见周庄》获中国散文学会2010年全国散文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编入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散文作家精品集》;散文《迟到的欣慰》获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并编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大词典》;与商子秦合著的报告文学《梦圆中国第一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纪实》,获2011年省作协主办的陕西首届”长河杯”报告文学征文大赛最佳文学作品奖。 综观丁晨的创作,以散文和报告文学为主。其中散文创作成绩尤为突出。他的创作走向大致可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属于记录历史、追寻思想深度的创作。 丁晨在他的多篇文章中强调散文不是作文,好的散文必须要有文化内涵、知识内涵、思想内涵和历史厚度,要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作家始终要保持独立、自由的精神。他的早期散文《我领儿子上钟楼》《面对黄河》《新世纪断想》就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文化和民族的沉重思考。《这里殿堂静悄悄——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大地原点在哪里》《大槐树下能祭祖》《文化的力量》《面对泾渭相汇处》《狂读﹒夜读,以及2015年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寻找》中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字》《散文:心灵真情流淌的文字》《中国梦与读书》《丝路史话》《“世界屋脊”上的彩虹——康藏青藏公路》《克拉玛依:一个动人的神话》等多篇散文,都保留了作者呼唤文化,敬畏历史,沉重思考,追寻思想深度的风格。作家子页评价说“读过他的作品后,我以为,丁晨寻找的是历史,是信念,是灵魂,是平平常常生活中的诗意,是普普通通人性中的美质。有了寻找,才铸就了他的作品的忠实。” 第二类属于怀念亲友、追寻人间真情的创作。 丁晨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作家,他写的《迟到的欣慰》《当爱情不再年轻》《病中杂记》《人生苦短》《每逢佳节倍思亲》《十年风雨 十年友情》《兄妹情》《方寸世界寄情怀》《为先考先妣扫墓》等多篇反映人生际遇与情感的散文,语言朴实,真情动人,感人至深。 第三类属于讴歌热土、体味人生百味的创作。 丁晨虽然是河北省任县人,但童年起就一直生活在中国13朝古都西安,他自小就跑遍了古城的角角落落。对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文化情结,也对滋养着自己的这片热土有着深厚的情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散文兴盛之时,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并选取沧桑、厚重的古城墙作为自己主要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文化层面上的深度思索。他的散文《幽夐含光门》系列篇,被收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型历史文化图书《西安城墙》文化卷。同时他还承担了书中《风流朱雀门》、《风烟勿幕门》、《城墙上的防空洞》、《西安都城隍庙》、《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和城墙的四关《东关》、《南关》、《西关》、《北关》等10篇文章的撰写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饱含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井勿幕先生的怀念和敬意,写下了纪实性散文《风烟勿幕门》。文中回顾了井勿幕先生波澜壮阔的革命一生,并对他的遗诗《秋感·步少陵<秋兴>》大加赞赏,“百年后我们读到这样的诗文,依然令人振聋发聩,心潮激荡!”作者对井勿幕先生的敬意不是停留在书桌前或者稿纸上,而是付诸于行动——2011年10日10日恰逢辛亥革命百年祭日,丁晨几经辗转专程寻觅到井勿幕先生之墓前静默,并撰文高呼——“呼吁和渴盼尽快恢复对勿幕门的命名,将‘勿幕门’三个大字,能早日醒目地镌刻在今日人们仍叫小南门的城门洞上”,让后人世代铭记为这片土地演绎过热血报国史剧的年轻人。 著名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读完丁晨有关西城墙的系列散文后,大为赞赏,称丁晨散文集《幽夐含光门》中的“城墙文化”写的同样是他在其中生活了40余年的西安。这些城门,几乎天天都经过,熟之又熟,而它们的历史及名字内涵,却很少为大家所知。“但是丁晨却将它们的历史和曾经的风貌,曾经的经历呈现在我们面前”。李星深刻地分析道,“丁晨散文中的历史掌故、地理变迁肯定都是从各种关于老西安的书籍、档案记载中来的。但能将它们从五花八门的历史档案、书稿中搜罗出来,赋予它们以情感、色彩、灵魂,却是作者思想的浸润,生活的酝酿,现实的激发。而如他对含光门早晚风光的描写,历史内涵的品味,人生哲理的抒发,却是任何材料都不可能有的。” 第四类属于唱响交通旋律、追寻人生价值的创作。 丁晨长期在交通行业生活,也因此,站在时代的潮头,为交通发展鼓与呼,是丁晨几十年文学创作的重点。 丁晨既倾心于对交通历史的勾沉与研究,发表了《雄关漫道话关中》《千年沧桑秦直道》《心驰神往古蜀道》《古老神奇的中国驿传制度》《中国最古老的桥梁——灞桥》《古诗词里觅蜀道》《交通文学断想》《诗化交通》等大量交通史话类文章;也深入基层单位,挖掘出许多鲜活的交通人事迹与故事,如《从来只有情难尽》《黄土高坡最后的北京知青养路工》《道班里走出的收藏家》《秦岭深山里的夫妻养路工》等报告文学,这些作品曾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在任《陕西交通报》副总编辑期间,他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到交通建设一线采访,组织作家采风,并撰写了《梦圆中国第一隧》《高速公路润三秦》《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希望》《从三农快客到通村客运》等一批有份量的长篇报告文学,获得了省内外作家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著名散文家、原西安市文联副主席商子雍认为丁晨的作品,“集中反映了陕西公路交通行业的历史和现实”,作者“远追三秦古道渊源、典故、史实;近写西部开发陕西公路建设盛况,使广大读者加深对这个特殊行业的深度了解”,“有着形象化的记史述志的价值”,应当说,这是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在老三届知青作家圈里,大家公认:丁晨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积累,从而形成了他洋洋大观的交通文学创作的群雕,他是陕西交通文学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在丁晨的文学创作成就中,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二者似乎可以平分秋色。若从长远来看,其文学活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或许更为重大。 和丁晨交往了20余年的著名作家莫伸曾经说过:“由于丁晨总是在为我们作家的采风活动以及交通系统其他种种的文学活动在组织、筹划和忙碌。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更多地是一位文学工作组织者。”毫无疑问,莫伸先生对丁晨文学成就的了解是深刻的。 由于前面已经评析了丁晨在文本上的创作成绩,以下仅对其文学活动的主要成就综合罗列如下: 一是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成功发掘和扶植培养了一批文学新人。 丁晨在《陕西交通报》从事新闻采编和编审工作22年,曾任报社副总编辑等职务。该报自1993年1月创办至今,已经成为陕西交通系统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其副刊的影响力已辐射至全国交通行业。丁晨作为创办这份报纸的元老之一,在20多年的编辑生涯中,他重才育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擅长写作的通讯员和文学新苗。光阴荏苒,早年的通讯员许多已经走上了基层单位的领导岗位,还有一些文学新苗则成长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交通作家。目前,活跃在陕西交通文学队伍中的骨干作家,绝大多数都是从《陕西交通报》副刊走出来的,并且曾接受过丁晨多方面的帮扶。 二是创建全国首个交通作协,助推陕西交通文学事业。 在丁晨的大力倡导下,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领导重视支持下,2007年11月,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应运而生,这是全国交通系统创办的首个省级作家协会,也是陕西省作家协会首个省级行业协会。截至目前,全国交通系统尚未成立第二家省级作协组织。 经上级审批,丁晨担任首届陕西交通作协主席。他带领团结作协主席团班子,积极主动,努力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几年来,交通作协会员由最初的六七十人,发展到200余人;作协成立初期,每年出版作品集三四本,现在会员每年出版的个人专著平均多达10余册。以至太白文艺出版社,也是陕西最大的文艺作品出版社,计划在陕西交通系统增设交通工作室,专门出版交通作协会员的文学作品集。交通作协成立8年来,会员累计出版个人作品集已经超过100余部,累计获省市级以上文学奖励及荣誉80余次,涵盖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和报告文学等各种体裁,涌现出了丁晨、蒲力民、宁颖芳、董邦耀、李孝希、刘峰、曹汉秀、周迎春、杜延军、王斌、王俊英、王永宏、李婷、何处放、杜会琴、文剑、郭忠凯、黄义、王玉平、郭少言、周亚娟、李虎、张永涛、余祖军、郝娟子等一批交通作家。 2015年,陕西省交通作协被陕西省作家协会评为先进作协单位,2015年,被陕西省职工作协评为先进集体。陕西交通文学发展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行业内一家独大,除了具有陕西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也离不开丁晨作为文学组织者的辛勤付出。 三是积极投身文化活动,打造陕西交通文化品牌。 陕西交通行业文化活动,凡是与著名作家有交集的,几乎都有丁晨在其间穿针引线。20年来,他30余次组织省内外著名作家、学者王蒙、陈忠实、肖云儒、贾平凹、刘成章、雷涛、叶广芩、莫伸、高建群、冷梦、赵熙、商子雍、子页、、和谷、朱鸿、商子秦、朱文杰、吴克敬、渭水、伊沙、冯积岐、陈长吟、王芳闻、邢小利、陈若星、王观胜、傅晓明、徐伊丽等到公路交通系统采风、采访和讲座。他任首届陕西省交通作协主席7年半,他积极为交通会员办实事,筹措资金,联系出版社,发挥和调动交通作协会员的积极性,组织、主编出版陕西交通文学丛书两套、20多册,向一线交通职工书屋捐赠图书4500余册。他自己多次给交通基层单位作《漫谈读书与写作》讲座。在他的帮扶下,交通作协相继成立了陕西省交通作协公路分会、陕西省心路文学创作协会组织,以及咸阳路缘文学社、汉中公路局路韵文学社。出版《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会刊》3期。 依托陕西交通作协,他广泛参与全省甚至全国性文学活动,宣传陕西交通发展和交通文化。许多人只要提起陕西交通作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丁晨为交通文学事业默默奔波的身影。从这种意义上说,丁晨就是陕西交通文学的旗帜性人物。
2015年1月1日
|